XXX露天煤矿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2018年10月1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1.1 自然环境概况1.1.1 地势地貌铧尖露天煤矿行政区划隶属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准格尔召镇,矿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区域性地表分水岭“东胜梁”的南侧,属黄土高原地带。
矿田北部边界距“东胜梁”约10 km,矿田内地势总体趋势是北部高、南部低,最高点位于矿田西北角的边界邻近,海拔标高为1430.2m,最低点位于矿田南部勃牛川内,海拔标高为1279m。
最大地势相对高差为151.2m;一样地势海拔标高在1325~1400m 之间,一样地势相对高差为75m 左右。
矿田属高原腐蚀性丘陵地貌,大部分地区为低矮山丘,基岩(延安组J2y)大面积出露,植被稀疏,为半荒漠地区。
矿田内沟谷发育,将矿田分割得支离破裂。
一样季节干涸无水,丰雨季节大气降水在地表形成迳流后流入沟谷,这些溪流或洪流具有历时短、流量较大的特点。
暴雨时勃牛川在矿田西南部由西北向东南穿过矿田,店沟、黑桥沟分不在矿田的中部及东部由北向南汇入勃牛川,通过陕西省境内的窟野河,最终注入黄河。
1.1.2 气候特点本区属干燥的半沙漠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寒时刻长,夏热时刻短,秋季凉快多雨,春季风沙较大。
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霜冻期较长。
据准格尔旗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27.9℃。
降雨多集中在7、8、9 三个月,年降水量194.7-531.6mm,平均357.3mm;年蒸发量2297.4-2833.7mm,平均2457.4mm,是降水量的5-11 倍。
结冰期一样为10月初至次年4月底,冰冻期长达半年之久,最大冻土深度1.71m。
矿田内夏季风小,一样为2-3 级;春冬两季风力较大,常在4级以上,最大可达10级。
风向多为西北风,最大风速可达24 m/s。
1.1.3 地质灾难据调查,矿田内从未发生过较大的破坏性地震,亦无泥石流、滑坡及塌陷等不良地质灾难发生。
依照内蒙古地震烈度划分,本区抗震烈度为6度。
1.2 社会环境概况由于准格尔召距东胜区较近,近几年随着地点经济的不断进展,其周围投资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道路交通、电力设施已初具规模,部分居民开办乡镇企业,经济收入比较可观,已成为当地经济进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目前,所有行政村均通电、通邮,绝大部分村庄通电话、公路,有5个村接入自来水。
准格尔召镇现有耕地4254公顷,其中水浇地595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3322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3980千瓦,大小畜2.7万头(只)。
粮食总产量6918t,农民人均纯收入4197元,镇财政收入969万元。
镇内储存有鄂尔多斯地区最大的召庙群,准格尔召宝堂寺是自治区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位于准格尔旗西部、东胜区东南39公里处,位于本项目西南矿田境域20km。
召庙群地处项目区主导风向上风向,项目开发可不能对其产生阻碍。
1.3环境敏锐因素分析依照现场调查,评判区内没有铁路、公路、水库、水源爱护区、自然爱护区及国家珍稀动植物,要紧环境爱护目标为矿田范畴内及矿生产附属设施邻近的14个村庄的村民和耕地。
最终确定的环境敏锐区域及环境爱护目标见表1-3-1。
表1-3-1 评判区环境敏锐区域及环境爱护目标2 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地点、投资及建设性质项目名称:内蒙古北联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铧尖露天煤矿建设规模及目标:设计生产能力3Mt/a,打算2018年投产。
建设性质:新建工程建设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准格尔召镇,位于东胜煤田东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7′00″~110°23′30″,北纬:39°41′45″~39°46′30″。
总投资:92605.12万元。
2.2 项目组成及总平面布置本项目由采掘场、外排土场、地面生产系统、工业场地、组装场地、爆破器材库、油库及加油站所组成,占地面积见表2-2-1。
表2-2-1 铧尖露天矿占地面积一览表项目占地面积(hm2)采掘场61.21排土场119.94工业场地8.52组装场 2.00加油站0.80爆破器材库 2.50总计194.972.2 服务年限与工作制度铧尖露天煤矿工作制度为每年330d,每天工作 3 班,每班工作 8h 连续作业。
可采储量132.92Mt,设计储量备用系数为 1.1,设计服务年限40.3a。
露天矿建设工期为 12 个月。
露天矿达产后全矿在籍人数466人,全员效率25.90t/工·日。
3 矿区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判3.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判评判区共有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林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沙地生态系统和村庄矿区生态系统六种生态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由本氏针茅、克氏针茅、百里香、达乌里胡枝子等组成,为评判区最大的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要紧由糜黍、谷子、玉米、土豆为主,在矿田范畴内零星分布;其它生态系统分布面积相对较小。
评判区常见的哺乳动物要紧有:沙狐、獾、蒙古兔、酚鼠、仓鼠、和小家鼠。
通过调查共发觉鸟类48种,分11目、24种,其中雀形目种种类最多计有21种,其次是雁形目4种,鸻形目4种、隼形目4种、鸡形目4种。
由于项目区分布在草原带,因此,草原带的动物种类差不多上代表了项目区的动物种类。
评判区共有五个土类,八个土壤亚类,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亚类,并与黄绵土交错分布。
在河谷阶地和丘间洼地,以及极度腐蚀的沟坡,要紧分布有草甸土和粗骨栗钙土。
矿区处于黄土丘陵沟壑区,评判区域范畴内土壤腐蚀的特点是以水蚀为主,风蚀为辅,属于极强度腐蚀区。
评判区生态环境质量EI为49.74,评判区域内草地拼块占有较大的优势,草地为评判区的模地。
尽管区域内自然体系仍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受干扰以后的复原能力,但随着人类活动和开发的加大,区域生态系统存在向低级不生态系统演变的趋势。
3.2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判铧尖矿田内除散布零星村庄外,无工业企业。
矿田外西侧分布永利、和泰、三鼎石等地点小煤矿及砂石厂。
此外无其它工业企业,各地点煤矿多无采暖设施,没有燃煤污染。
本次环评监测托付鄂尔多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8年9月进行。
结果讲明,SO2、NO2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均不超标,PM10、TSP日均浓度各监测点均有超标现象,超标率20%~40%。
讲明评判区空气污染较轻,植被稀少、气候干燥引起的地夸奖尘是造成本次监测结果超标的要紧缘故。
3.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判矿田范畴内沟谷一样情形下干涸无水,形成散居村户的乡路,仅在丰雨季节产生短暂的溪流或洪流。
黑桥沟自露天矿工业场地至勃牛川入口处约10km,勃牛川由西北向东南汇入陕西省境内的窟野河,最终注入黄河。
本次地表水现状监测为雨后第二、第三天。
监测结果讲明,勃牛川地表水水质优良,各项水质指标均满足《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多项水质指标均低于检出限。
且勃牛川在黑桥沟入口上下游水质相同,讲明期间无污水混入。
3.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判目前,区内居民用水多采纳在地势较低的沟谷地段分散打井的方式取用地下水,取水量较小。
本次环评托付鄂尔多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区内可采典型水样进行了现状监测。
监测结果讲明,区内地下水水质良好,不存在超标现象,各项水质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3.5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判本次噪声监测共布设13个噪声监测点,分不为工业场地四周、排土场四周、采场四周、道路及噪声敏锐点闰家圪堵和补花沟。
监测结果讲明,各监测点昼夜间噪声监测结果均符合相应的标准限值要求,未见超标现象。
区域内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4 矿区环境阻碍推测与评判4.1 生态环境阻碍评判评判区生态系统要紧为草地生态系统,草地面积约129.48km2,占评判区总面积的91.90%;其次为农田生态系统,面积约7.27km2,占评判区总面积的5.16%。
项目在开发后生态环境的主体变化将表现出如下趋势:(1)项目开发总体上可不能引起评判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但在局部(如工业场地周边、采掘场、排土场、场外运输道路及管线工程区)会使人工生态环境的比重有所加大。
(2)采煤造成的挖损地貌和堆垫地貌会对矿田内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不利阻碍。
(3)由于露天矿的开发建设,评判区景观破裂程度将增加,生态系统各类型的比例将发生变化,但可不能大幅度改变,生态系统的异质性略有增加。
(4)评判依照目前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阻碍的分析结果,按照《生态环境状况评判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对项目实施后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判,得到本矿田全部开采终止后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48.77,相比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减少0.97,ΔEI 仅为0.97讲明露天矿的实施对当地生态环境状况没有明显的阻碍,当地生态环境状况仍可坚持在一样的水平。
同时随着土地复垦等减缓措施的实施,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阻碍可得到进一步的修复,对当地生态环境状况的阻碍将进一步的降低。
4.2 空气环境质量阻碍评判(1)外排土场扬尘:阻碍时段包括建设期及运行初期,由于与各居民点保持了距离,外排土场扬尘对居民点阻碍程度轻微,可不能造成居民点TSP超标。
(2)采掘场扬尘:阎家圪堵距首采工作面仅约150m,在E风条件下扬尘可能对其形成显著的不利阻碍,建议在建设初期即对其进行搬迁。
此外,本项目首采区可能阻碍的区域为工业场地生活区;六采区末采掘场可能阻碍的区域为北界外区域及黑桥沟、武家渠零散分布的居民。
SW风条件下首采区采掘场、六采区末采掘场下风向扬尘厂界外浓度值分不低于0.10 mg/Nm3、0.20 mg/Nm3,符合GB16297-1996中规定的厂界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1.0 mg/Nm3)。
采掘场扬尘对居民点短期浓度奉献值在0.1 mg/Nm3以下,阻碍程度轻微,可不能造成居民点TSP超标。
(3)场外道路扬尘:扬尘阻碍要紧表达在运营期,可能阻碍的区域为道路沿线及邻近道路的零星居民。
本工程场外道路原设计方案为砾石路面,其表面覆尘量较大,导致运输车辆扬尘将在较大范畴内造成明显的不利阻碍。
本次评判提出:关于场外运输道路应采纳起尘量较小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案,以爱护沿途环境空气质量。
采取该方案后,在距离路肩10m以远,其TSP浓度值差不多可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级标准日均限值,沥青路面方案相应的场外道路扬尘对环境阻碍程度轻微,且显著优于原砾石路面方案,环评单位就此对业主单位提出建议,业主单位已承诺采取优化的沥青路面场外运输道路设计方案。
(4)工业场地锅炉燃煤烟气:可能受不利阻碍较显著的散户居民敏锐点分布在锅炉的NNW方向, 5、10月主导风向为SSW风,现在可能对工业场地北侧、东北侧零星居民构成较不利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