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道德与法律》公开课教案:认清违法危害

《职业道德与法律》公开课教案:认清违法危害

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防微杜渐,远离违法行为;树立以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为荣、以违法为耻的观念。
懂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类别。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资源
教师:收集有关未成年人一般违法的案例、图片或视频,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印发20XX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学生:学生观察并收集可能有关导致违法犯罪的行为和现象的材料。
表二:教学实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具体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1,学生观看理解画片和视频.
2,学生思考,谈体会,交流发言。
PPT出示图片和美国航天飞机失事的一段视频,设问: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意外吗?对我们有何启示??引入本节课内容。
视频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违法行为含义、类别、后果、不同点与共同点
含义
类别
后果
不同点
共同点
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处罚
犯罪行为
承担法律责任
行政制裁
(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谨记:违法无小事
(2)用PPT出示问题: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不大,为什么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有助于分辨是非,杜绝违法行为。
有助于面对违法行为时维护自身权益。
知识运用:案例分析,琐事到.宠物咬人,主人挨罚
(材料)邓某与邻居王某一直不合,一日,王某因邓某家的院子里与邓某理论,后两人发生争执。争执期间,邓某放出院内拴着的狼狗,狼狗当场把王某扑倒在地。此案中,邓某纵容动物伤害他人的行为既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也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因此,公安机关可以对邓某按照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处罚。
探究活动二:违法行为面面观。
(1)学生阅读教材95~96页正文内容,小组讨论、填写PPT出示的“违法行为含义、类别、后果、不同点与共同点”的表格,推荐代表发言,谨记“违法无小事”。
(2)对“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比较小,为何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加深对“违法无小事”的理解。
探究活动二:违法行为面面观。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95~96页正文,小组讨论、填写下表(用PPT出示),请各组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完善表格内容。




刑事违法行为
违法无小事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清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违(治安管理处罚法)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警告
罚款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行政拘留
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处罚
探究活动三:违反治安管理案例。
(1)阅读教材第96页活动框中的三个案例,小组讨论问题、交流平时所见所闻,推选一名代表大组发言。
(2)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学生思考、交流,分析案例,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阅读教材第96~97页的正文,小组讨论,填写“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含义、危害、类别、学习的意义”表格,大组交流。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观点一、二是错误的,观点三是正确的;一个人如果缺乏道德、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
1、帮助学生要懂得: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守法光荣、违法可耻;严格自律,自我防范,杜绝违法行为。
2、培养各小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2、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别。
探究活动三:违反治安管理案例。
(1)出示一组《珍惜生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图片,说说图中各种交通工具属于什么违法行为?这些行为会有什么危害?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6页活动框中的三个案例,讨论、回答PPT出示的问题:你身边有类似事情发生吗?你知道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吗?
(3)针对学生举出的类似事情,一一点评属于哪类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三个案例中的行为都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规定,要认识到违法犯罪离我们并不遥远,要严格自律,防微杜渐。(用PPT出示)
知识运用:观看小品,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再次交流研讨、分析案例,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形象理解认同法律、自觉守法的深刻内涵。然后阅读教材第95~96页的链接,分析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性质,回答问题。
(2)聆听教师总结,进一步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类别与具体内容,时时告诫自己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防微杜渐。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一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第一框题认清违法危害
表一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11数控
班级人数
48人
授课日期
3月10日
教学内容
认清违法危害
授课课时
1课时
授课形式
新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运用目标
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别,了解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方式,认识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等违法行为的危害。
(4)设问过渡:什么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哪些类别?有何危害?为何要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我们一起来阅读教材第96~97页的正文,小组讨论,填写下表。(用PPT出示)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含义、危害、类别、学习的意义
含义
危 害
类别
学习的意义
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一般违法行为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害,有些一般违法如不及时给予处罚、惩戒,还可能发展为犯罪。(用PPT出示)板书: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危害;承担法律责任。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含义。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类别。
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危害性、学习的意义。
研习新课
一、违法无小事。
1、增强道德意识,杜绝违法行为
探究活动一:小兴打人案例
认真阅读教材第95页活动框中的案例和相关观点,各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分析评价讨论回答问题,增强道德、规则意识。
探究活动一:(案例分析)小兴打人案例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95页活动框中的案例和相关观点,同时用PPT出示问题:你同意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