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单元主题设计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单元主题设计
活动三、由近代前夜的危机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评价要点
评价的学习要素:
1.能否理解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能否了解鸦片战争的大体过程。
3.能否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理解其危害。
4.能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活动是否积极主动。
评价方法:
教师评价,学生结合小组活动评价量规进行自评互评,测试。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外国列强发动了几次侵华战争?分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的条约?
2、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斗争?
3、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专题划分
专题一:鸦片战争的烽烟(1课时)
知道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预习交流了解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经过及签订不平等条约。
通过小组合作理解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通过列表归纳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影响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事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外国列强的侵略、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
2、常规资源:历史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历史《同步学习》
3、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学习活动设计Biblioteka 活动一、播放有关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视频,出示问题:如果林则徐不销毁鸦片,就不会爆发鸦片战争,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学生思考、小组探讨。
活动二、图片展示,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适用年级
八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用4课时一周2课时课外用1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从本单元开始学习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侵华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的历史,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外国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据侵略时间的先后分为四个专题:一、鸦片战争的烽烟二、劫难中的抗争三、甲午中日战争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习重点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邓世昌的主要事迹,《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学习难点为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通过自主先学、小组合作、智能检测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中国晚晴的悲剧,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侵略与反抗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史上外国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原因、经过及结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归纳的能力;
通过学习,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通过学习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专题问题设计
1、如果林则徐不销毁鸦片,就不会爆发鸦片战争,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你能分析一下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吗?
专题二
劫难中的抗争
所需课时……
1课时
对应课标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表3-1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主题单元标题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作者姓名
马爱平
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专题二:劫难中的抗争(1课时)
专题三:甲午中日战争(1课时)
专题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课时)
专题五:画地图讲历史(1课时)
专题一
鸦片战争的烽烟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