⑩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
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
新的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 解决土地的方案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历程
1、资产阶级维新派
2、资产阶级革命派 3、激进民主主义者
(2)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 座里程碑,也是20世纪初期亚洲民主宪政 运动史上最民主、最具影响的资产阶级民 权宪章。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 失败了。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请说明理由。
做到 (作用) 革命成果(政治上):推翻清王朝,结束两千多 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反封)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地打击了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反帝) 思想文化: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生活习俗上:革除封建陋习,人们生活习惯、生 活方式、语言习俗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国际影响: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有力的推动力量,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6、“二大”的召开
(1)必要性: “一大”的纲领不符合中国国情,因为中国人民 的最大痛苦来自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压迫和统治。 (2)时间、地点 1922年7月 上海 (3)中心内容 ①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 主共和国 ②规定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4)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地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性质 意义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失败原因:
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性质
意义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
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是农民革命运动的最高峰; 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二)经过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口号
外争国 第一 1919年 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A 北京 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5 月 4 日 学生 罢课 权,内 阶段 惩国贼 B 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第二 6月5日 C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工人 D 上海 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三罢斗争 阶段 起 阶级
1)概况:1912/1/1 孙中山 南京临时政府 国旗:五色旗 纪年:中华民国纪年 2)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3)政策: A、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法令;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4点、体现原则、性质、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的主要目的 袁世凯 的专制,确保中国走上 防范_______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2、主要内容: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工人阶级
五 四 运 动 登台 马克思主义 传播 中国共产党 成立
(一)历史条件
1、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发展 ——经济根源
2、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
运动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5、共产国际的帮助
——阶级基础
——思想和干部基础
——组织基础 ——外部条件
(二)中共“一大”
• 1、时间: 1921年7月23日 • 2、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 3、人物: 毛泽东、董比武、张国焘、李达等13人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共认识到统一 战线的重要性 1923年中共“三大” 确定合作方针
1、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2、实现标志: 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 广州
1859年
政; 内容: 经; 发展工商业,„„ 设立新式学堂, „„ 文教: 以法治国,„„
评价:
进步性: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先进中国人最早出发 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世界潮流 局限性: 缺乏实施的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主观) 迫于当时形势未能推行(客观)。
失败原因:
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没有做到 (局限)
革命任务: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结论: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 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 1921年 1924—1927 (第一次国共合作)
(1)确定党的名称
(2)奋斗目标
• 4、内容: (3)中心工作 ——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4)成立党的中央机构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
5、历史意义
(1)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 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 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政党; (2)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 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3)影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 和希望,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感悟五四
新时期的“五四精神”
解放思想 勤于学习 开拓创新 勇于奉献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
提示:与辛亥革命作比较 新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 新的理论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 新的群众力量—— 广泛群众性
新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
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 会 核心: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土地 问题
评
价:
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 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思想 结晶。 空想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违背社会 发展规律;均贫富,圣库制度,无法调动农民 的劳动积极性. 落后性:把封建自然经济作为理想化的追求目标, 与工业化、近代化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
起
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
罢免
拒绝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三)、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体现了: 1、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的三大信誓是:改造强盗世界,不承认秘密外交, 实行民族自决。 ——李大钊
2、民主和科学的精神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解放就是压制的反面,也就是自由的别名。 —陈独秀
3、组织基础:各地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全国 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4、军事条件: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 一系列武装起义,打击了清王朝统治,推动了 革命形势的发展。
条件:
辛亥革命的经过
2、发展:全国响应
1、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武昌起义→武汉三镇光复
3、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纲】
1、1840至1900年左右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 斗争,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五四运动
近代中国的主题:
近代前期“中国的抗争”
地主阶级 爱国将领奋起反抗,前赴后继:林则徐、 魏源;洋务运动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Biblioteka 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形势焕然一新)
国民大革命
分 裂
解放战争
1946—1949
(分 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
1937—1945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五四爱国运动
(一)背景
国际方面: 帝国主义加紧侵华 反帝情绪高涨 国际 俄国十月革命 指明方向 国内方面: 阶级矛盾尖锐(根本)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工人阶级壮大 (阶级) 国 民族工业的发展 内 新文化运动 思想解放 (思想)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火线
1、资产阶级维新派(19世纪末)
维新变法
背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提倡西学
思想特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 相结合 施政纲领: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 组织: 1898年保国会成立(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
认识: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 和作用: ①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②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和时代局限,不能领导 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③中国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广泛支持同样 不能取得胜利,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 了的。
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 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 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和以往的农民起 义相比,你知道 太平天国具有哪 些新特色? 时代新: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任务新:反侵略反封建 思想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案 败因新: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地位高: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1900年)
1.爆发背景
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教会势力猖獗
(2)不同点 ①兴起主要原因不同: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 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义和团运 动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尖锐矛盾,民族 危机的空前严重; ②斗争的对象不同: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是清 朝的封建统治,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帝国主义; ③组织形式不同:太平天国运动有统一的领 导和统一的斗争纲领,义和团运动没有形成 统一的组织和斗争纲领;
无产阶级
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