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摘要: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当货币处在不同形式的价值运动中,其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分别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这一句话所说的就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关键词: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职能;资本论
一、货币的概念
货币往往和商品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它的产生要比商品晚的多。
在经历了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四个阶段后最终形成了货币的概念,其含义即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资本论》中说:“由于这种社会过程,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被分离出来的商品的特殊社会职能。
”就说明了货币的本质。
货币有着与普通商品的共性和自身的个性。
货币是商品,而且是特殊的商品,这是货币的本质。
说货币是商品是因为它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说它是特殊的商品是因为它是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是由一种合适的商品来独占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二、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的由来
《资本论》中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就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使其他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货币商品一定的量,从而能比较它们价值大小的职能,是价值尺度的职能;在商品买卖中充当媒介的货币是流通手段。
两者来源于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与使用价值。
所谓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既然是商品,也就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即能满足人们生活中的某种或某些需要,而所谓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指货币的使用价值,而所谓货币基本职能,即货币所起到的基本作用。
同时,既然是商品,就具有一定的价值,故能用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
(2)两者的概念
1、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所以货币具备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能力。
这就如同尺子之所以能衡量其他一切物品的长度,是因为尺子自身也具有尺度一样。
自身没有价值的东西,是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
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凝结在该商品中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时间来测量的。
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实际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例如,一台电脑为5000元,一条裤子价格为100元。
不过,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只要人们在观念上想一下某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它所做的只是给商品以价格形态,即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真正用商品与货币相交换。
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者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决定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
”值得注
意的是:他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有价值实体的金属货币,而不是指西方经济学所指的现实流通中的纸币。
因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是衡量价值的标准。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第一个表现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转化为价格,这是商品流通前的一个准备阶段。
商品本身是没有实际退出流通领域,还是属于商品生产者,货币也没有实际出现,只存在于观念中。
如果说价值尺度是用于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而流通手段是用来实现价值尺度,二者是相互独立的过程。
2、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也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我们平常从商品买卖过程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就是属于这一种。
在这个时候,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就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在的货币。
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允许有人用空想来拿走他的商品。
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这一作用的情况下,商品与商品不再是互相直接交换,而是以货币为媒介来进行交换。
商品所有者先把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交换其他的商品。
这种有货币作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由物物交换过渡到商品流通,意味着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卖与买被分成了两个独立的过程,如果出卖了商品的人不立刻去买,就会使另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
也就是说,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就已经包含了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起初是贵金属条、块,以后发展成铸币,最后出现了纸币。
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
三、两者之间的关系
(1)、两者的不同之处
1、含义不同:价值尺度是指货币用来衡量商品的价值大小,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2、货币形态不同: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则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价值要求不同: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必须本身有价值,不能用纸币或价值符号代替。
(2)、两者的联系
对于任何一次具体的商品交换过程来说,首先要确定商品价值的大小;于是货币就充当了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工具,即具备了价值尺度这一基本职能。
其次在交换双方就商品价值大小的问题上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再通过货币这个中介进行交换,使商品交换得以顺利进行,因此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基本职能:流通手段。
所以可以说,流通手段这一职能是建立在价值尺度的基础之上的,价值尺度职能的行使为流通手段职能的执行创造了前提条件;而流通手段职能则是价值尺度职能的目的和归宿,两者同时具备、共同构成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共同但当货币的两项基本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