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与监管模式及其启示

德国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与监管模式及其启示


万方数据
‘398’
生堡匿医璧壅盘查垫!;生!旦差垫鲞箜i塑坠也』旦!!P垒i型!:!鱼z垫!!:№!:垫!垒垫:i 件;二是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如医院规划等);三 是进行直接投资(如医院建筑、大型设备等);四是依
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其主要职责在于国家卫生政策 领域,包括制定卫生法律草案、条例法规、行政规定, 确保和维持法定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的良性运作和 发展,推行卫生系统的改革等u]。因此,在医疗服务 监管中,联邦卫生部主要承担宏观管理与协调职能, 且与州卫生部门无垂直领导关系。 2.州卫生部:各州卫生部的组成形式不一,医疗 卫生管理职能常与环境、劳动、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 职能综合设置(如柏林市卫生、环境与消费者保护 部)。这种大部制的政府管理体制把多种内容有联系 的事务交由一个部门管辖,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
万方数据
生堡匿瞳篁堡銎查!盟!至!旦筮;!鲞筮!塑曼堕垒!H!!P垒型j!丛!z垫!;!№!:;!!№:;
接去医院,而是根据病情需要由门诊医师转诊后入院
接受后续医疗服务。因此,医院(Krankenhaus)基本以
・397・
数的增加不会造成门诊总费用的上升。对住院医疗 费用的支付采取总额预付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系统
structure on
system in Germany.It also covered the regulatory model and its service,which
are
and
role
of the
German medical
charaeteri2ed of‘‘Society-led self-governance”.Based
Medical service.medical
insurance and the regulatory
自我管理;启示
model in Germany and the inspirations
ZHOU Y}
zhong。,CAO Xiao-hong‘,Lj Li-da‘,CHEN Ying-yao.‘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e of Shanghai
Municipal Health Bureau,Shanghai 200031,Cllina
Correspondingauthor:CHEN Ying-yao,j勋础以:y∥^绷@曲m“8d弘c以
[Abstraetl
insurance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medical services and medical
疗保险参保者的家庭成员(无工作的配偶和子女)不 需缴纳额外费用,可一起享受医疗保险的各种待 遇E71。目前,法定强制疾病保险已覆盖德国88.o%的 人El[2|。年收入高于法定界限的就业者及自由职业 者等,可在法定疾病保险和私立疾病保险之间进行选
择。私立疾病保险目前覆盖了德国总人口的 10.6XE 2|。公务员、法官、警察和军人等则享受政府 图1德国医疗服务监管运行模式
DI。I;10.3760/cm&j.issn.1000-6672.2012.05.027
地医疗保险签约医师协会(Kassenarztliche
Vereini-
gung)签约的有12.14万人(即签约医师,
Vertragsarzte)[4]。开业医师成为签约医师后,才能 为法定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提供门诊服务并获得保 险机构的费用支付。因此签约医师是门诊医疗服务 的主力军。2010年底,门诊签约医师中,全科医师有 5.71万人,占47.03%;专科医师6.43万人,占
每位签约医师。由于预算总额是固定的,因此服务点
(一)政府医疗服务监管体系:德国的社会管理体 制以联邦制为特征,其政府医疗服务监管体系可分联 邦、州、区3个层面。按照德国《联邦基本法》确立的 政府分权决策机制,联邦政府管理国防、外交、货币、 海关等重大事项以及与国民关系密切,且需要集中管 理的事项;其他一般事项由州政府负责管理(如医疗 卫生事务),以实现区域性的自治。因此,与我国相对 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不同,德国各州政府(州卫生部 和卫生局)在区域医疗资源的调控、筹资及监管中发 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1.联邦卫生部:联邦卫生部是德国政府管理卫生
所接受检查和治疗。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门诊
合4760美元)[2]。现通过对德国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及监管模式的阐述分析,以期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的大背景下,为我国构建新形势下的医疗服务、医
医师会通过转诊方式安排其到相应医院进行检查和 治疗。因此,开业诊所担当着居民健康与医疗服务利 用“双重守门人”的角色。据德国联邦医生、药品管理职 能外,还承担移民管理、残疾人救助、弱势群体帮抚等 社会服务职能。其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具体管理职责 包括:组织各类医学专业资格考试、核发医师等的开 业(职业)许可、承担医院新建及改建项目、诊疗科目 准入以及处理日常医疗举报投诉。同时,作为政府部
提供的医疗津贴和免费医疗待遇。德国通过上述两 类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仅0.2%的人I=I 无医疗保险覆盖[2]。 (二)法定医疗保险对于医疗费用的支付:德国法 定疾病保险基金对于医疗费用的支付根据门诊和住 院服务而有所不同。对门诊服务的费用支付采用总 额预付与服务计点的方式。通常由疾病基金会 (Krankenkasse,即医疗保险机构)按地区的参保人数 等确定费用总额,然后拨付给当地的医疗保险签约医 师协会(以下简称签约医师协会)[71;签约医师协会 根据门诊医生的服务内容,按照统一的价值标准测算 点数,按点数的多少每季度将总预算费用分配支付给
的数量比重相当,分别占医院总数的31.1%(648 家)、36.9%(769家)和32.0 0A(667家),总核定床位
503
341张,当年共收治全日制住院患者1780万人
次,总床位使用率为77.5%,平均住院天数为8.0
天[5]。 二、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一)医疗保险的种类与覆盖率;德国是第一个推 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医疗保 险可分为法定强制疾病保险(Gesetzliche
Krankenve—
rsicherung)和私立疾病保险(Private Krankenversi—
cherung)。德国法律规定,所有获得收入的人群和其 他特定群体(如失业者、养老金领取者、农民、学生 等),凡年收入不超过法定界限(2011年为年收入
49
500欧元[63)的,都必须参加法定疾病保险,法定医
(diagnosis related group system,DRGs)相结合的方
提供住院医疗服务为主。按所有制划分,德国医院分
为公立医院(Offentliche Krankenl埴user)、非政府举办
式。预算总额参照往年的费用总和、人院患者人数等 确定;对医院收治的病例(除精神类疾病外)采用 DRGs方式支付,即根据患者的主要诊断、次要诊断、 主要手术、重要合并症、年龄等因素以及病情严重程 度和医疗服务强度对疾病进行编码,确定系数,并计 算相应价格,患者出院后疾病基金会按此价格向医院 支付。 三、德国医疗服务的监管模式 德国医疗服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高,行业组 织健全。因此,其医疗服务监管与我国不同,遵循社 会主导的自我管理(Selbstverwaltung)模式,强调社 会与公民的自我管理[8]。在整个监管体系中,以管理 对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实现自我管理(自律)为基 础,以社会自治组织(行业组织)的行业管理为主导, 而政府在医疗领域的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宏观管理 层面,如参与立法、制定规划、实施投资和协调各方利
主堡医医蟹里盘查!!!;生!旦墓;!鲞筮!搠坠受』堕!墅垒垫堕!丛!¥垫!;!№!!垫!盥!:!
・国外医院管理・
德国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与监管模式及其启示
周益众曹晓红李力达陈英耀
【摘要】介绍了德国门诊、住院医疗服务以及医疗保障体系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德国医疗 服务的监管模式,即社会主导的自我管理模式及其结构、特点和作用。结合对德国医疗服务、医疗保障 和监管模式的启示与思考,提出了完善我国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监管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德国;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疗服务监管;
计(不包括牙医),2010年底,德国共有门诊医师 14.15万人(占在职医师总数的42.42 0A),其中与当
疗保障体系,完善医疗服务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 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德国的医疗服务体系 德国医疗服务体系主要由门诊和住院(医院)服 务两大系统构成,此外还包括从事康复和护理服务的 专业机构(承担患者出院康复以及老年人群和残疾人 的护理服务)。与我国不同,德国的门诊和住院医疗
(B舣)、联邦签约医师协会(KV)、德国医院协会
(DKG)等;地方层面有州医师协会、牙医协会、签约
医师协会、医院协会、药师协会、护理委员会、疾病基 金协会等。作为社会自治机构,行业组织的职责、权
利和义务通常由专门的法律法规规定,其既代表行业
院与医疗管理相关法律规范,开展政策研究、医院投 资以及制定卫生与医院发展规划等。
52.97%[4]。
基金项目: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国际领导力培训(医院
管理)项目(9510800800)
作者单位t 200031上海。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餐所(餍益众、 曹晓红、李力达);复且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英耀) 通信作者l陈英耀,EnudlIyychen@shmu.edu.cn
(二)住院医疗服务:在德国,患者就诊一般不直
Ca_rne
the observation
and inspiration of this model,the authors
up
with reeommendations
to
improve
China’S medica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