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知识产权管理手册编号:CM-09-0004编制部门:法律事务部编写:邓伟、王媛、韩祎复核:赵廷军审核:王醒春、丁红批准:张云版本号:ABC/1105-00发布日期:2011年5月0 修改记录1 基本规定1.1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中国农业银行知识产权管理和风险控制。
1.2 定义(1)知识产权:民事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2)商标/商标专用权:商标包括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或者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者服务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反之为未注册商标。
例如,我行的行徽、行名(中国农业银行、农行)、金穗、金钥匙、金光道、金e顺、95599在线银行等商标均在第36类上获得注册,为注册商标。
商标专用权是指国家商标局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在核准注册的商品或者服务类别上专有使用的权利,排除第三人在相同商品、服务或者近似商品、服务上使用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行为。
(3)专利权: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专用权与独占权。
①发明创造: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例如,我行的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例如,我行的世纪通宝借记卡即获得了外观设计专利。
②职务发明创造: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指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本单位包括临时单位)以及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申请主体应为所在单位。
例如,我行的集中分布式操作型数据系统和方法,为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主体和专利权主体是农业银行。
③发明人、设计人: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做出贡献的人,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4)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的独占权利。
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
①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②职务作品: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我行目前主要的职务作品是计算机软件作品和公文、书籍等文字作品。
③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ⅰ.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ⅱ.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ⅲ.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ⅳ.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ⅴ.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5)网络标识:包括CN域名、中文域名、通用网址、无线网址及其他互联网信息传媒标识。
(6)商业秘密:是指农业银行在工作中形成或者拥有的,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农业银行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采取了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7)员工:是指与农业银行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
劳务派遣人员参照适用关于员工的规定。
1.3 分类我行知识产权分为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网络标识、商业秘密。
1.4 岗位职责无1.5 办理条件无1.6 基本要求(1)归口管理和分工协作规则。
各级行法律部门是知识产权的归口管理部门,履行相关知识产权管理职责。
办公室、产品研发、信息科技、电子银行、个人金融部、信用卡中心及其他部门与法律部门实行分工协作,履行相关管理职责。
(2)强化事先论证规则。
对于相关知识产权事务,如商标、专利等,负责研发的部门应当事先会同法律部门进行有关专业性的论证。
(3)开展法律审查规则。
对于相关知识产权事务,业务部门应及时提交法律审查。
法律部门应以提交材料为限开展审查,以知识产权查询日信息为审查依据进行判断。
(4)及时提请注册规则。
业务部门应及时提请法律部门进行知识产权申报登记或注册,法律部门虽不主动发起但如认为确有必要进行权利申报的,则可以告知业务部门发起上述申请。
(5)纠纷监测报告规则。
法律、办公室、产品研发、信息科技、电子银行、个人金融部、信用卡中心等业务相关部门是知识产权的监测部门,其他部门和员工发现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应及时向监测部门报告。
对可能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知识产权纠纷,应及时报告。
2 操作流程2.1 平级间知识产权申报、流转管理2.1.1 商标权2.1.1.1 流程图2.1.1.2 风险控制2.1.1.3 重点提示商标管理中应重点关注如下事项:1.商标设计环节。
(1)我行自行设计的,最好使用原创作品;使用他人作品的,应获得他人授权许可使用的书面协议。
委托广告公司设计的,如果是广告公司原创作品,则应该要求广告公司提供原创证明并通过与广告公司间的合同协议尽量约定该作品著作权归属我行或双方共有;广告公司使用他人作品的,我行应要求广告公司提供著作权人的授权许可使用的书面意见,并尽量要求广告公司保证在此许可使用的作品基础之上的合作作品(委托作品)设计和利用期间,许可使用的作品能够正常被我行使用,否则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广告公司事先披露了他人作品的使用期限,则应提醒业务部门合理安排在该作品基础之上我行合作作品(委托作品)的使用期限。
此外,我行还要在与广告公司的合同中约定知识产权条款,即广告公司设计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果发生他人向我行主张知识产权权益的,由广告公司负责处理,并承担由此产生所有费用。
(2)对于设计和研发作为我行标识或者品牌的,在银行卡卡面上使用,作为业务(或者产品)名称使用的以及其他重要文字或者图形商标的,在商标设计完成后、确定之前,业务部门应当及时提交法律部门予以查询和检索,以了解我行准备使用或者申请注册的该商标是否存在法律禁止使用或者不予注册,以及与他人已经注册或者申请在先的商标近似或者混同等情形,从而为是否决定使用该商标、是否对该商标进行申请注册提供依据。
商标检索可以委托商标代理人通过商标检索数据库系统进行,或者自行登陆商标局官方网站进行检索。
需要提示的是,由于商标检索是以已经注册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为检索范围,对于申请在先没有初步审定的商标,是无法检索出来的,这就是商标检索盲区,其范围大约是近4个月左右向商标局提交的全部申请注册商标。
为此,商标检索只能提供一种参考。
通过上述措施,防止商标设计环节可能发生的侵权法律风险,并可以将商标申请注册的失败概率将到最低,节约成本。
2.商标注册环节。
对于确定即将使用的商标,业务部门应当在正式推广和使用前,及时提请法律部门予以注册,最好是在已获得注册商标后,再行推广产品和宣传,避免出现“不注册,即使用”、“先使用,后注册”的现象,防止商标被人抢注,我行使用存在法律障碍的风险。
3.商标维护环节。
(1)商标注册后,应当予以正确使用,主要防范使用中出现以下两种情形:一是连续“三年不使用”被法定撤销的情形;二是改变商标而使用的情形(改变商标而使用,例如更改字体进行使用,更改商标要素的组合等情况)。
(2)对于商标到期续展的,应当对商标是否仍在继续使用征求业务部门意见,如果不再使用的,征得业务部门同意后,经主管行长审批可以不续展。
(3)商标的日常监测,考虑我行的人员和技术条件。
应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为主。
(4)对于与我行以许可、转让等方式发生关联的商标专用权,法律部门应当一并进行日常监测;对于与我行以质押贷款等方式发生关联的商标专用权,法律部门可以一并进行日常监测,发现权利人主体资格变更、名义地址等变更情况,及时提醒业务部门加强贷后管理。
4、商标专用权质押环节。
他人向我行质押商标专用权的,业务部门应当确保商标专用权质押合同及时登记,防止脱保。
法律部门除了对出质权利的有效性、有效期间、既存和可能发生的纠纷、关联知识产权、评估价值、贬值风险、质权实现、质权变现等进行全面审查外,在审查商标专用权质押合同时,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商标专用权有效期与贷款期限的关系,贷款期限超过商标专用权有效期的,应提醒业务部门加强贷后管理,监测质押商标专用权及时续展;二是对于相同或近似商标,最好要求一并质押;三是要求商标专用权人放弃许可他人使用商标的承诺书,如果商标质押后又许可他人使用的(例如许可集团子公司的),应当经过质权人同意;四是如果商标专用权质押后经我行同意又许可他人使用的,应当要求被许可人在我行贷款满足借款合同条件行使质权时,承诺放弃被许可使用权;五是如果质权人或出质人名称、地址发生变更及因主债权债务转移或者其他原因而发生质押转移的,提醒业务部门及时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押变更登记、补充登记或者重新登记。
另外,在商标专用权质押给我行后,又许可他人使用的,我行必须严格审查许可协议的内容,由业务部门敦促商标专用权人及时对许可协议进行备案,此外许可费用必须提前清偿我行债务或者提存。
因商标注册、使用引发的诉讼或者仲裁的,按照农业银行关于诉讼或者仲裁的有关规定处理。
2.1.2 专利权2.1.2.1 流程图2.1.2.2 风险控制2.1.2.3 重点提示专利管理中应重点关注如下事项:1.专利研发环节。
(1)我行自行研发的,最好研发前进行专利检索,并对专利检索的结果进行研究。
专利检索有几个目的:一是防止自行研发的技术侵犯他人专利权,二是对于已经过期的专利技术,可以直接使用,三是确保自行研发的技术满足新颖性、创造性等专利授权条件,四是通过专利检索的积累,发现技术热点及同业专利布局。
如果在研发前,没有进行专利检索,则应当在确定初步技术方案时,进行专利检索。
在研发的始终,应当注意对技术方案的保密。
(2)如果与他人合作或者委托他人研发,应当注意先签订合同,后进行研发;必要时,应当先签订保密协议,后进行相关研发合作事宜的磋商。
合同条款约定中要注意(法律部门重点审查之处):a.重点对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做出约定,必要时,应当具体指出知识产权指哪些(例如,商标申请权(商标专用权)、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著作权等);b.保密条款;c.成果利用条款,例如是否允许许可、转让、质押他人使用,在该成果之上的研发成果归属;d.对于合作方提供的技术,应当要求其担保权利无瑕疵,否则,由其负责处理纠纷,并赔偿损失;如果合作方提供的技术是许可而来的,要求业务部门令合作方提供许可合同,并要求合作方保证在此许可技术基础之上的合作成果研发和利用期间,许可技术能够正常被我行使用,否则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