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蓄热技术PPT精选文档
2.冰蓄冷:潜热蓄冷方式
蓄冷蓄热技术发展前景:
1.20世纪30~60年代,削减空调制冷设备装机 容量为主要目标,适用于教堂、体育馆等;
2. 20世纪70~90年代,转移高峰用电负荷为主 要目标,适用于办公楼、商场等;
3. 20世纪90年代至今,同时提供高品味冷能为 主要目标,适用于研究中心、实验楼、工厂、 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等;
3.空调负荷高峰与电网负荷高峰时段重合, 且在电网低谷时段空调负荷小于电网高峰时 段空调负荷的30%;
4.有避峰限电要求或必须设置应急冷源的场 所;
蓄冷蓄热技术的现状
➢ 国内现状
✓ 台湾:1984年从美国引入,1995年底已有225套 系统,总蓄冷量为200万kWh,转移高峰负荷5.2万 kW; ✓ 大陆:1993年深圳电子科技大厦采用冰球蓄冷系 统正式运行,截至2005年,已建成和在建的系统共 计400余家,转移高峰负荷20万kW。
1.全部或部分转移制冷机组用电时间,可转移高峰负 荷,减缓电力建设,减少电力投资,提高电厂利用 率;
2.制冷设备容量和用电功率小于常规空调系统,可减 少用户配电容量30%~50%;
3.增加蓄冷装置和辅助设备,初投资高于常规系统;
4.利用电网峰谷分时电价差,节省系统运行费用;
5.制冷设备满负荷运行比例增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 运行的灵活性;
➢ 国外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率先采用以作为电力调 峰的有效手段,随后获得较快的发展;
1990年以前日本主要采用水蓄冷,1990~1998 年期间冰蓄冷空调系统增长迅速,预计到2010年可 移峰742万kW。
蓄冷技术分类:
1.水蓄冷:利用3-7°C的低温水进行蓄冷,可 直接与常规系统区配,无需其它专门设备。 其优点是:投资省,维修费用少,管理比较 简单。但由于水的蓄能密度低,只能储存水 的显热,故蓄水槽上地面积大。
蓄冷蓄热技术
概述 基础知识 蓄冷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概述
电力蓄冷技术
➢ 定义:在电力负荷低谷时段采用电动制冷机 组制冷,利用水的潜热(显热)以冰(低温 水的)形式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 段将其释放,以满足建筑物的空调或生产工 艺需冷量的部分或全部,从而实现电网移峰 填谷的目的。
➢ 特点:
✓ 制冷原理
以制冷为例,压缩机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 压的氟里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氟里昂气体, 然后流经热力膨胀阀(毛细管),节流成低温低 压的氟里昂液体,然后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液体在 蒸发器中吸收来自室内空气的热量,成为低温低 压的氟里昂气体,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体又被压 缩机吸入。室内空气经过蒸发器后,释放了热 量,空气温度下降。如此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反复循环,制冷剂不断带走室内空气的热 量,从而降低了房间的温度。
基础知识
蓄冷蓄热技术指标 ➢ 制冷单位及换算
✓ 制冷功率:设备的制冷能力,单位为瓦或千瓦,也常 用冷吨(RT)。
1RT=3.517kW; 1RTh=3.517kWh; ✓ 制冷性能系数:制冷功率与系统输入功率之比。
➢ 蓄冷量:系统在空调使用时段蓄冷装置释放 的全部冷量。
蓄冷蓄热模式
➢ 全量蓄冷:将电网高峰期空调所需要的负荷全部转 移到电网低谷时段,如果是全量蓄冷,利用低谷电最 充分,但设备装机容量也最大,投资大 ;
②系统配置及概算
ⅰ螺杆式冷凝机组NJF290,2台,110kW/台, 31.4万元/台,合计220kW,62.8万元; ⅱ冷却塔,1台,300m3/h,11kW/台,6.3万 元/台,合计11kW,6.3万元; ⅲ冷却水泵, 2台,200m3/h,45kW/台,1.5 万元/台,合计90kW,3.0万元; ⅳ冷冻水泵, 2台,120m3/h,22kW/台,0.9 万元/台,合计44kW,1.8万元; ⅴ蓄冷装置, 1套,5661kWh,101.9万元/ 套,合计101.9万元;
推广蓄冷蓄热技术的意义
1.有效利用空调(制热)系统的设备容量, 缓解对于电网负荷的叠加影响;
2.有效利用间歇运行的新能源发电
蓄冷蓄热技术的适用范围:
1.建筑物空调的冷、热负荷具有显著的不均 衡性,在电力低谷时有条件利用闲置设备进 行制冷、制热的;
2.空调建筑面积大于3000m2,且空调逐时负 荷的峰谷差大于60%;
➢ 分量蓄冷:将电网高峰期空调所需要的负荷部分转 移到电网低谷时段,因为部分蓄冷方式可以削减空调 制冷系统高峰耗电量,而且初投资夜间比较低所以目 前采用较多。
控制运行策略 ➢ 制冷主机优先运行 ➢ 蓄冷装置优先运行 ➢ 优化控制运行
蓄冷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例:南京市某建筑冰蓄冷空调项目,该建筑建 筑面积为5000m2的综合商业建筑楼,经计算设 计日的最高冷负荷为837kW,常规系统冷水机 组的装机容量为1315kW。夏季空调时间为120 天,白天空调时间为9h(9:00~18:00),夜间 制冰时间为9h。采用白天由制冷机组和蓄冷装 置联合供应冷负荷需要的分量蓄冷策略,基本 电价为12元/kW月,南京地区电度电价采用三 段分时电价,如图,,电力增容费用为1000元
8:00~11:00 16:00~21:00 11:00~16:00 21:00~23:00 23:00~8:00
电价/(元/kWh) 0.974 0.649 0.325
(1)冰蓄冷空调方案 ①系统参数计算 全日冷量=10059kWh 机组容量=645.8kW 主机白天工作时间5h 蓄冷量=5661kWh 蓄冰率=56.2%
6.可实现高效制冷送风,节省空调末端输送系统的设备 容量、材料投资,降低输送系统运行能耗;
电力蓄热技术
➢定义:在电网低谷时段运行电加热设备对 存放在蓄热罐中的蓄热介质进行加热,将电 能转化成热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段将 其释放,以满足建筑物采暖或生活热水需热 量的部分或全部,从而实现电网移峰填谷的 目的。
➢ 特点:
1.全部或部分转移制热机组用电时间,可转移高峰 负荷,减缓电力建设,减少电力投资,提高电厂利 用率; 2.制热设备容量和用电功率小于非蓄热系统,可减 少用户配电容量; 3.增加蓄热装置和辅助设备,初投资高于常规系 统; 4.利用电网峰谷分时电价差,节省系统运行费用; 5.电锅炉及其蓄热技术无污染、无噪声、安全可 靠、自动化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