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政治高频考点总结

2019高考政治高频考点总结

2016高考政治高频考点总结高中正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而高中政治课程的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面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还能带领学生们逐步增强主人翁意识,以下是本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2019高考政治高频考点总结,欢迎参考阅读!2019高考政治高频考点总结一1.城镇化问题中农民地位、权利的提升。

2.“一国两制”相关的问题,中央授权普选的问题。

3.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问题,因为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

4.考查古田会议,背景是主席率领中央军委的委员再次重温了古田会议精神。

5.国家安全观的问题,背景是在2014年4月份提到。

6.中东局势。

7.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采取更新的方式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框架下那些农村富余的土地转租给种粮大户(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没有改变,也没有损害群众利益,相反使农民获益,能够使农村经济做大,做强)。

8.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相关的问题。

10.APEC相关的问题。

2019高考政治高频考点总结二(一)国家的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还具有主权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国家性质即国体①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具体说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②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因此,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容。

③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④按照国家性质划分:历史上存在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三)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民主的含义: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通常又叫“民主制”,它是与专制制度相对的国家制度。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佳。

对国家的管理只是统治阶级的事,被统治阶级不可能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因此,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

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2、专政的含义:专即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都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实行民主制的国家同样具有专政的职能,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和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相结合,是民主与政的统一体。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是国家权力的两个方面,是国家阶级性质在国体方面的具体体现。

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和优点(1)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首要标志: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社会基础:人民→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新型的民主: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新型的专政: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特点(优点)①广泛性:A、民主主体(人民)的广泛性;B、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②真实性:A、制度、法律、物质保障;B、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3)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载入我国宪法之中。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并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受到国家的保护,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加强国家政权的建设,加强国防建设和人民军队的建设。

2019高考政治高频考点总结三◆考点一:货币的本质●知识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注意:①商品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④交换体现的是买卖关系而非赠送关系;)(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

是社会属性②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

(涉及到商品的质量)③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对立: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两者。

▲④注意:A、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有使用价值;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知识运用:商品两属性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食品安全、药品安全)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必须重视商品的质量②A消费者:购物就应追求“物美价廉”B、生产者:要销售产品,实现价值,就必须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质量观念C、国家:重视产品质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的行为●知识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产生:商品和货币不是同时产生的,但将来会同时消亡。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知识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1)基本职能:(货币产生就有的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①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即购买手段,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A、主要特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时空不分离)B、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2)其它职能:①贮藏手段 (必须是足值的货币)②支付手段(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时空分离)适用情况:税收、利息、债务、租金(房租、地租)、工资的支付③世界货币 (现在某些纸币也具有了这个职能)●知识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1)纸币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②职能: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③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授权)。

A、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

(国家有权决定纸币发行的数量、面值(面额)、但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B、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 (待售商品量× 商品价格水平) / 货币流通次数。

▲④注意:硬币也是纸币、纪念币为法定货币,纪念币只是用作纪念手段,不直接流通。

(2)通货膨胀①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②表现:物价上涨③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④原因:A、发行过多的货币B、需求拉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近年来我国油价、食品(猪肉)不断上涨,成本推动;⑤解决方法:A、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商品供应量,B、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减少财政支出、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增加税收)C、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D、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

E、及时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3)通货紧缩:①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②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③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考点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知识点1:货币与财富:货币代表一定的财富,代表着人们过去的劳动。

●知识点2:结算与信用工具(1)结算:包括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2)信用货币:(职能: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3)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①信用卡:含义: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支票:(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知识点3:外汇与汇率:(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注意:外币不等于外汇,外汇能够用于国际间结算,外币不一定能。

(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①汇率的实质是反映不同国家商品的相对价格。

②我国的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3)汇率波动的影响(汇率成为各国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①外汇汇率上涨:外币升值,本币(人民币)贬值,出口扩大和进口减小,国内物价上涨,国内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国际外汇储备增加,资金外逃。

②外汇汇率下跌,外币贬值,本币(人民币)升值,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国内物价稳定、国内就业下降和国民收入下降,国际外汇储备减少,吸收外资流入。

(4)人民币升值①影响: A、利:a、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

b、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有利于出境旅游,c、有利于我国进口(进口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我国企业升级转型,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d、外债压力的减轻,B、弊:a\不利于我国出口(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内销困难;b\不利于引进外资和吸引外国游客;c\会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贬值和缩水。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热点:①我国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经济意义。

A、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B、有利于推动国家及区域间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也有利于反对贸易与投资保护主义,推动改革开放;C、对稳定国内物价及人民币币值,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D、有助于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人民币日元直接交易的经济意义A、有利于便利中日贸易和节省成本。

B、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

有助于中日韩贸易区的建立和强化人民币区域货币的地位,第二课◆考点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知识点1:价值与价格(1)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影响价格的因素: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供小于求,价格上升。

)③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习俗等(间接因素)④市场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⑤流通环节的多少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

⑥纸币的发行量影响价格。

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即通胀。

(币值与通胀)(3)★知识运用:①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A、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