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教学大纲
一.专业名称、类别、学习形式、学制及招生对象
1.专业名称:会计
2.专业代码:620203
3.专业类别:财经会计类
4.学习形式:全日制
5.学制:五年
6.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二.专业培养目标
1.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胜任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通过本专业的教学,使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素养,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业务方面,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熟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金融业、银行业、工商、国家税务局的财经政策、法律、法规。
4.具有熟练地进行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的能力。
专业职业能力——学习分析表
三.职业目标与就业选择
1.工作岗位:会计、出纳;
2.职业:会计;
3.就业范围:国家企、事业单位;集体、民营公司,金融业;银行业等。
四.实训教学安排
五.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1.会计学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着重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和方法,,熟悉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账户和借贷记账法、会计核算、会计报表及组织活动范围内问题的解决程序和有关规定,具备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進行做工业与商业会记账。
2.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本课程主要介绍企业及管理的一般原理及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概况,介绍现代企业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职能及其相应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针对现代企业最基本的业务活动,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财务管理,进行企业财务环境与分析,财务预测与预算、资本结构优化,长期投资与流动资产管理,成本费用与财务成果分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实务等各方面的知识。
3.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专业理论、方法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主要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分析,会计信息系统与SRP的关系,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账务处理与总账子系统,销售与收款核算管理,釆购与收款核算管理,存货核算与管理,其它业务核算与管理,会计报告与管理决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会计信息系统安全与风险控制等知识。
4.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描述、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着重掌握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统计数据的描述,概率与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时间数列分析,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基本总量统计等的基本理论、业务和方法。
5.中级财务会計
本课是本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
主要介绍会计目标与分类,企业财务会计归范,货币资金运行,应付款项、存货、投资、固定资产与流动负债,无形与递延资产,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核算,会计报表及分析等知识。
6.成本会计
本课程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核算理论体系,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与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生产费用汇集与分配,简单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产品、联产品、副产品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理论体系,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事后反馈控制等方面知识。
7.会计模拟实训
本课程主要介绍簿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凭证的审核,明细账、总账的设置与登记,出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银行结算业务,现金出纳日常核算业务,会
计岗位模拟实训,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会计核算软件应用等方面知识。
8.税法
本课程主要介绍税法的一般概念及形式特征,现行税法体系,增值、消费、营业、关税、企业所得、个人所得、资源、土地增值、城建、房产、车船使用等税法,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稅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印花、契税法,熟悉税收程序、处罚、税收争讼法等方面的知识。
9.会计电算化
本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账务处理系统,会计报表处理系统,会计报表格式设计,会计报表的生成与输出,其他核算系统,应收/应付系统,工资核算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会计软件的特性及操作方法,应用软件做账等內容。
10.国际金融学
本课程主要介绍国际收支与平衡,国际收支分析与国际收支调节,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和措施,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储备,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金本位体系,外汇与汇率,外汇市场业务,国际资本流通。
六.教学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