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第五单元第十八课 杨修之死(一)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文本,搜集、整理文言词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
3、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体验学习】
朗读交流
一、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庖.官( ) 夏侯惇.( ) 主簿.( ) 恃.才放旷( ) 麾.
军( ) 分食讫.( ) 大簏.( ) 伺.察之( )谮.害( ) 弃弓绰.
刀( ) 三、解释下列词语。
庖官: 班师: 号令:
恃才放旷:
分食讫:
佯:
谮害:
麾: 诈: 绰:
新知探究
探究一:阅读链接材料,根据小说文体知识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小说主要情节。
探究二: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七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并分别写出对每一次犯忌,曹
探究三:(1
(2)曹操在历史上被称为“古来第一奸雄”,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分析曹操性格特征。
综合提升
你认为本文中曹操的形象和你在历史上学的曹操一致吗?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你在课外搜集一些有关曹操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曹操的看法。
【当堂检测】
一、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庖.()官分食讫.()佯.()惊问谮.()害
麾.()军绰.()刀恃.()才放旷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适.庖官进鸡汤②数犯曹操之忌.
③人皆不晓.其意④丕如.其言
⑤植然.其言⑥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二、试以下边两件事为例,讨论曹操的性格。
1.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亦欲斩之。
众官告免。
操乃叱退夏侯,下令来日进兵。
……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
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2.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学后反思】
收获了:
不足的方面:
【知识链接】
小说文体知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1、人物描写
a.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b.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2、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
3、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作用:衬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为后文内容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人物身份、刻画人物形象;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作用:交代或暗含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课后精练】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于碑背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彘臼”八字。
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
”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
”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
”令修记所知。
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彘臼,受辛也,于字为‘辞’。
所谓‘绝妙好辞’也。
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
1、这是《世说新语》中关于杨修的一则故事,文中表现了杨修的什么特点?
2、文中的“魏武”指谁?表现了他什么品格?
3、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应如何对待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