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文化一年级 下册教案

传统文化一年级 下册教案

6、引读:哪些人住高楼大厦?哪些人住草房?让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二.细读,感悟诗意。




1、请生读第一句。
陶尽门前土。尽是什么意思呢?(平常我们说,用尽了所有的力气)那么陶尽呢?我们说陶就是烧制瓦片的意思,这里的陶也是这个意思。尽,挖完。挖完了门前的泥土用来烧制瓦片。
2、读第二句。屋上无片瓦。
请看插图,那房子上都是些稻草,没有一片瓦。那就奇怪了,陶尽了家门前的泥土用来烧制瓦片,烧制出的瓦片去哪里了呢?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句,你就能明白瓦片到哪里去了?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3、读第四句。住高楼大厦的人是那些人呢?
预设:有钱人,有权人„„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达官显贵。鳞鳞:瓦片很密,叠在一起像鱼鳞,说明房子很漂亮,(看课文插图)
4、读第三句。十指不沾泥
谁来说说“十指不沾泥”的意思?手指都不碰到泥,说明什么?(他们平常不用干活,鳞鳞居大厦)干活的是谁呢?
我们的劳动人民一年四季,无论酷暑还是寒冷,他们一直都这么干着,辛不辛苦?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教学目标板来自书设计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齐读诗歌。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备课卡
学校:
科目:传统文化
年级:一年级
教师:
使用时间:
备 课 卡
课 题
《陶者》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
2、编故事理解诗意,采用换词,补充等方法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内容。




陶者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板书“者“字。给者字找朋友,“作者、记者、读者”。总结得出,者就是„„的人。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2、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一、复习导入
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前面学过的唐诗:
《咏鹅》、《静夜思》、《春晓》、《早发白帝城》
二、学习新课
1、 带领学生一起观看一幅月亮从山升起的图画。
2、 出示标题《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
牧童何处去? 牛背一鸥眠。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题画》,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2、师板书“陶”字。
3、师解释《陶者》课题
陶:烧制瓦片,用黏土烧制成一片片瓦。
陶者:烧制陶器的人。(结合插图,师简单介绍怎样烧制瓦片)请生在来完整地说一遍。 4、简单介绍作者。这首诗是由宋朝的一位大诗人叫梅尧臣的。 他是安徽宣城人。他写的诗从各个方面反映人民的疾苦。
5、看课文插图。图上画了两件房子,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是 两件怎样的房子?(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高楼大厦 破草房)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渡玉门关。




3、 先老师带感情地读一遍,然后领读,让学生跟读。
4、 反复不断地领他们读几遍,当他们有进步时,及时地给予表扬。
5、 让学生单独读,不会之处老师引导,当他们表现比较好时,进行奖励。
6、带领学生分析每句诗的意思。并动笔画一画。
三、全课总结
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希望下一次继续,表现不好的学生,希望改正。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出示古诗《画鸭》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收集描写图画的古诗。




备 课 卡
课 题
《池上》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5、师:哪个小朋友可以把我们刚才讲的串起来,编个故事?(指名学生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