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含历年考试题(必修一4-6专题)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含历年考试题(必修一4-6专题)
1、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周恩来任政务院总理。 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制定: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 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中 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5.(2010年广东会考11 题)“一 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统一大业的指 导方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 成为 A.经济特区 B.民族自治区 C.特别行政区 D.经济开放区
6.(2010年江苏会考14题)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 建国前夕,毛 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 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 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 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 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3.(2010年1月新疆会 考7题)右图反映的重 大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召开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4.(2010年6月广东会考45题)1949年1月, 毛泽东、周恩来向宋庆龄发出邀请电报: “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 的末日……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 民历史伟大的事业。”“人民历史伟大的事 业”是指 A.筹建新中国 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C.召开中共七大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3、祖国统一大业 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 (1979年); 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解决提出“一国两制”(20世纪80年代初)。
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 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 英国:主权换治权;中国:主权不容谈判。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收回主权。 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 1987年中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恢复行使 主权。
13.(2010年6月广东会考11题) 1995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 奋斗》的重要讲话,强调祖国和平统 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荣辱与共 B.一个中国 C.和平共处 D.求同存异
14.(2010年广东会考45 题)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 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 A.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B.标志着新中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C.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D.是新中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放弃霸权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与中国发展
外交关系的是(
A.美国 C.英国
)
B.苏联 D.日本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被台湾国民党集团占据; 事件: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恢复中华 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提案; 意义:中国外交重大胜利。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大门;美国总 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12月,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1979年,中美外交关系正式建立; 意义:中美关系开始走向关系正常代;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 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 交关系;意义:翻开中日睦邻友好新篇章
1954年后起政协职能:政治协商、出(1956年)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 劳动者的政党; 目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 会主义;
意义: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 一个新阶段。
特点:我国民主政治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 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 动。 200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 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会议期间,在 中国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中、法、俄、英、 美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 会晤。
11.(2010年1月黑龙江会考 6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定了国家 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体现这一规定的我国 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宗法分封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2010年1月福建会考8 题) 澳门回归祖国十年的实践,证明 了“一国两制”构想具有强大的生命 力。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 泽 民 D.胡锦涛
理解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建国后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 成为迫切需要,人民当家作主需要一个具体形式; 2、过程:一届人大召开(1954):制定新中国第 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多党合作政协制度:
原因:
①在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最后选择了与中共并肩战斗,在中共领导下,完 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共同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恢复和 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 用;
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1949年至1954前代行人代会作用,
17.(2010年浙江会考11题)实现祖国的完全 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求 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79 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80年代初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 资保护法》1994 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1992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了解1982年和1999年我国宪法修订的情况 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经 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 程。 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第五次第一款,正式把 这一治国方略义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了解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首次外交活动 1993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 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局举办了高级别的国际会 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地点在上海); 2001年6月,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2010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和平共处五项原
了解《告台湾同胞书》和“九二共识”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 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 旅游。 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 峡交流基金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 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一、选择题
1.(2010年浙江会考8题) 图2所示文献是在下列哪一 会议上制定通过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 D.中共八大
2.(2010年6月广东会考10题) 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主席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周恩来
15.(2010年1月新疆会考8题)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是 A.“九二共识” B.两岸实现“三通”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香港、澳门的回归
16.(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11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 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
9.(2010年湖南会考13题) 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 共同繁荣,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 愿望,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 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2010年1月山东会考8题) 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20世纪80年 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 构想。这一构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A.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B.香港回归 C.海峡两岸实现了通邮、通商、通航 D.澳门回归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确立完善: (1)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 (2)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984年通过法律。 3、五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 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4、意义: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 的的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 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的积极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0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中 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的时间是( A.1949年 ) B.1954年
C.1971年
D.1978年
(2010年1月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
系史上的里程碑,该事件标志着(
A.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