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定义家庭医生也叫私人医生。
1.家庭医生是指对服务对象实行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的新型医生;2.家庭医生是指具有全面系统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知识,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工作协调能力,能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人们极端热情的新型医疗顾问和健康管理者。
3.家庭医生也叫全科大夫,其以家庭医疗保健服务为主要任务,提供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和指导,使您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和保健需求、得到家庭治疗和家庭康复护理等服务。
家庭医生发展现状国内我国的家庭医生队伍发展缓慢,目前主要在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出现了家庭医生队伍,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中高收入家庭。
发展缓慢的原因有三方面:第一是周边的社区建立医疗服务中心。
第二是国家医疗保险患者及社会医疗保险的患者不能享受在家里治疗的报销政策。
第三是如果病人过多,没有过多的医生参与进来,不能使家庭医生的队伍壮大起来。
第四是医院没有在家庭医生这方面过多的宣传,许多人对此还不了解。
国外家庭医生制度在国外已经发展的很成熟。
如(持有医疗保险的一部分)美国人看病先找自己的家庭医生。
如果需要,由家庭医生安排病人住院或联系专科医生继续为病人服务。
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负责经过家庭医生同意的继续治疗费用。
医生、保险公司、医院之间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互相制约。
(另一种医疗保险不需要家庭医生的同意也可以看专科,但保险费用要高一些。
)在中国,不论自费公费,病人看病任意选专科,选医生。
病人很盲目,医生也希望有更多的挂号收入。
在加拿大,由于医学专家的缺乏,许多人把医疗和保健方面的工作都交付给家庭医生进行处理,这在许多情况下都超出了家庭医生的能力所及。
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医学生都希望把他们的学制改为三年,以使得他们能够掌握一些额外的知识,诸如产科、麻醉、急诊、老年病、临终关怀以及普通外科等方面的技能。
但是遗憾的是,能够接受这方面教育的人数不到25%。
加拿大的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增加接受三年制教育的医学生的重要性,有关部门已经修订了教学计划,以保证接受三年制教育的医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医疗保健方面的高级技能。
医学院校也已经提供不同的医疗保健技能方面的培训科目。
我们强烈建议政府和医学院校能够认识到支持这些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希望医学生能够把他们掌握的这些高级技术应用到他们的工作实践当中去,也希望这些高级的医疗保健技术能够为提高社区医疗技术水平、保证从事社区医疗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为广泛、更为周到的医疗保健服务做出贡献。
家庭急救知识赢得时间赢得时间意味着留住生命。
掌握更多急救自救方法,让脆弱的生命坚强起来。
家庭急救七项注意一旦家中发生危重病人,现场人员(含家庭人员)的及时救护,对病人的安全与预后至关重要。
家庭急救须注意以下七项:一、救护人员自身要镇静。
切忌慌张,慌张易出差错。
臂如遇人触电,首先应切断电源,用木棍等绝缘物拨开电线,再行抢救。
二、首先观察病人的生命活动体征。
如心跳、呼吸、血压以及瞳孔反应。
一旦心跳呼吸停止,则应立刻做人工呼吸(如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不要忙于包扎伤口和止血,否则连病人死了也不知道。
三、不要随意推摇病人。
如遇骨折、脑出血,随意搬动会扩大病情。
四、不要舍近求远。
伤病员呼吸心跳停止时,应在就近医疗单位进行初级急救,之后再送大医院,避免病人在途中死亡。
五、切忌乱用止痛药。
有些家庭备有药箱,若急性腹痛服用过量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诊断。
六、严禁滥进饮料。
胃肠外伤病人不可以喝水进食,烧伤病人不宜喝白开水,急性胰腺炎病人应禁食,昏迷病人强灌饮料会误进气道引起窒息。
怎样拨打120电话1、拨打120电话时,应切勿惊慌,保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易懂。
2、呼救者必须说清病人的症状或伤情,便于准确派车;讲清现场地点,等车地点,以便尽快找到病人;留下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以及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以便联系。
3、等车地点应选择路口,公交车站,大的建筑物等有明显标志处。
4、等救护车时不要把病人提前搀扶或抬出来,以免影响病人的救治。
应尽量提前接救护车,见到救护车时主动挥手示意接应。
5、教育子女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向急救中心电话求助,不要随意拨打120电话以免影响他人使用。
七、在医院外(在家、在单位、在公共场所)发生了急重病人和意外受伤时,请立却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发出呼救。
急救中心会立即派出医生和救护车,到现场进行抢救,并把病人送到医院。
打"120"报警电话要点①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确切地址、联系电话。
②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目前的主要症状和现场采取的初步的急救措施。
③报告病人最突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
④过去得过什么疾病,服药情况。
⑤约定具体的候车地点,准备接车。
内出血急救要点①尽早识别严重的内出血:受伤后,病人皮肤苍白、湿冷、表情淡漠、少言寡语、呼吸变浅、烦躁不安、口渴,但身体上无伤口。
②胸部内出血,取半坐位;腹腔内出血,下肢抬高。
③向"120"急救电话呼救。
④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密切看护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
现场急救应采取的初步措施①初步检查病人神志、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并随时观察它们的变化,5分钟观察一次。
②必须保持病人的正确体位,切勿随便推动或搬运病人,以免病情加重。
*昏迷发生呕吐病人头侧向一边;*脑外伤、昏迷病人不要抱着头乱晃;*高空坠落伤者,不要随便搬头抱脚移动;*哮喘发作或发生呼吸困难,病人取半卧位。
③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初步急救。
*将病人移到安全、易于救护的地方。
如煤气中毒病人移到通风处;脑中风病人摔倒在卫生间,移出来。
*选择病人体位,安静卧床休息。
*吸氧疗法。
病人身边备有氧气袋或氧气瓶,在很多类型的急症发生时均可首先应用。
如:心脏病、脑中风、哮喘、呼吸困难、胸外伤、脑外伤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已昏迷的病人,应将呕吐物、分泌物掏取出来或头偏侧向一边顺位引流出来。
*呼气道异物阻塞,运用腹部冲击法等急救手法,使异物排出来。
*心跳呼吸停止,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采用安全可靠的药物口服。
应尽量采用过去已用过的、证实无过敏反应的药物。
记好药名、药量、服药时间,以便向医生陈述。
*外伤病人给予初步止血、包扎、固定。
④清理楼道、走廊,移除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方便急救人员和担架的快速通行。
⑤待救护车到达后,应向急救人员详细地讲述病人的病情、伤情以及发展过程、采取初步急救措施,以保证急救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救护车到来之前急救要点①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初步检查,保持正确的体位。
②向"120"呼救的同时,在场人员应积极进行初步救护。
③准备向救护人员介绍病情及救治经过。
气管吸入异物急救方法症状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儿童,成年人中也偶有病例。
由于不小心或着急,不慎将花生米、瓜子、枣核、图钉、别针、钮扣、硬币等吸入气管,致使气管受到刺激,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啸鸣。
异物堵塞气管时,可有憋气、声嘶、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急救:首先清除鼻内和口腔内呕吐物或食物残渣。
排除气管异物方法之一:救护者站在病人身侧后,双臂转绕患者腰腹部,一手握拳,用拇指侧顶在心口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另一手重叠在握拳的手上,向上向内猛烈挤压上腹部,挤压要快而有力,压后放松,反复操作,以驱除异物为止,但应注意不要按压中线两侧。
手法二:立位急救时,抢救者站在病人侧后,一手臂至于病人胸部,围扶病人,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的四次拍击,以利异物排出。
对卧位病人,让病人屈膝蜷身,面向抢救者,而抢救者用膝和大腿抵住病人胸部,用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连续有力四次拍击,使异物排出。
儿童急救手法 1.拍背法让小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4下,使小儿咯出异物。
也可将患儿倒提高地拉背。
2.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3.迫挤胃部法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
上述方法未奏效时,应分秒必争尽快送医院耳鼻喉科,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切不可拖延。
呼吸停止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何紧急止血急性出血是外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保障。
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血液约有4000亳升。
外伤出血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
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现场抢救时,首要的是采取紧急止血措施,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因而判断出血的性质对抢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出血的特点按损伤的血管性质分类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喷射,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不停地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危险性小。
出血的种类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一、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
二、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血。
三、失血的表现失血量达全身血量的20%以上时,则出现休克症状: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急促,心慌气短,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血压不降或测不到。
四、止血方法1、指压止血(压迫止血):用手指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的动脉压迫点上,用力将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中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目的。
指压止血是较迅速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后,需立即换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颞动脉止血: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
用于头顶及颞部的出血。
②颌外动脉止血: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处,将颌外动脉压在下颌骨上。
用于腮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③颈总动脉止血:把拇指或其余四指,放在气管外侧(平甲状软肌)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可触到颈总动脉,将伤侧颈总动脉向颈后压迫止血。
用于头、颈部大出血。
此法非紧急时不能用,禁止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防止脑缺血而昏迷死亡。
④锁骨下动脉止血:拇指在锁骨上凹摸到动脉搏动处,其余四指放在受伤者颈后,用拇指向凹处下压,将动脉血管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上止血。
用于腋窝、肩部及上肢的出血。
⑤尺、桡动脉止血:将伤者手臂抬高,用双手拇指分别压迫于手腕横纹上方内、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止血。
用手手部出血。
⑥肱动脉止血:将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即可止血。
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⑦股动脉止血: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大腿根处可触摸到一个强大的搏动点(股动脉),用两手的拇指重叠施以重力压迫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