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3) 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
济,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
(4)从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息息
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药学等方面。
2.中国古代科技到明清时期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是什么?
(1)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
性,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 进了欧洲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 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
早期有利于航海
指南针 事业的发展,但 后来却成了进行 迷信活动的工具
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重要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最 火药
火药传到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
早发明火药、使
用火药武器的国 家
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火药广
4、 [归纳小结] 活字印刷术的创造与发明,是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
上实现的,其特点比雕版印刷术经济、方便和节省费用,是 印刷史上的一场革命。 活字印刷术经历了 泥活字宋 → 木活字元 → 金属活字明 的演变历程。
5、中国古代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
括的科学思想是造成中国古代科技在发展 过程中未能产生近代科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与西方文艺复 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并不等同,我国明 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是 近代科技。
材料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
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 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 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 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 学的解释与推广。”
应当怎样理解材料中的李约瑟的这段话?
答案
其核心思想是儒家把人本身作为研究
二、重难点突破
主题一 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我国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 四大发明 对我国的影响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
造纸术 和古典文化的保存,是中华 播,推动了欧洲文化 民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普及和推广
印刷术
有利于文化传播 和发展
(1)你怎样理解材料中“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这句话? (2)材料中“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所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答案 (1)新式火药武器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
战胜封建贵族的力量。 (2)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欧洲国家的早期殖 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唯物史观看待四大发明西传的影响
专题二
第 1课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并非发明造纸 术,教材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
图证明西汉早期已经出现了纸。而且造纸
术在中国四大发明中外传最早。
2、“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古代四大发
明中历史最为久远。但指南针在我国古代社会主 要功能不是用于航海,在军事和经济生活方面未
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推动了欧洲社会的
进步,但是绝不能夸大其作用。欧洲社会的
进步和转型其根本推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和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四大发明只是外
部因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主题二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 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 律的探索不够。 (2) 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 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的唯一对象,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究和
技术的推广。指出了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
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
的总结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的弊端。
图解法归纳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一、二、三、四”
一大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两大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 三大特征:重经验,轻实验;重综合,轻分 析;重实用,轻理论。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政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3) 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使近代科学在中
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
(4) 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使教育相对落后。
(5)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重道轻器”的传统观
念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和推广。总之,日 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出现 的最根本原因。
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大程度上是应用于封
建迷信——占卜。宋代以后,因能辨别方向,才
开始用于航海。
3、从商周到唐朝火药发明创制的漫长过程来
看,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
践有关。长期以来火药被中国人用来制造
烟花爆竹,而对于制造武器并不是特别重 视。传到欧洲后,主要用于军事和开山炸 石,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泛流行,扩大了对生铁、铜、钢 的需求,促进冶金业进一步发展
材料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 这是预兆资
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 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 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 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 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