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矩形的定义与性质(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矩形的概念,明确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 探索并能证明矩形的性质;会用矩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3. 理解“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这一重要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矩形的性质 难点:矩形性质的证明及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
矩形小纸片,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下面大家看这一组画面,它反映 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说明: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设计意图: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
2、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 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 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设计意图:在拉动的过程中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仍然保持了相等,所以不管怎么拉 都是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学会“动静结合”分析问题。
让学生体会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体会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包含与被包含关 系。
3、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通常也叫长方形).
4、 举例:生活中有很多具有矩形形象的物品,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矩形的一般性质:
1、 矩形具有哪些性质?从定义得出,矩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平行四边形所具 有的性质,矩形都具有。
2、 师生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一般性质:
继承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
1、展示生
边形的实际应
门、活动衣架、
一想:这里面应
边形的什么性 活中一些四 用图片(推拉 篱笆等),想 用了平行四 质?
(二)探究矩形的特殊性质:
1、提问:作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是否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特殊性
质?
学生活动:(探究性质)用已准备好的矩形小纸片进行分组讨论、探究、交流、猜想、小
结,最由个人汇报探究结果。
(鼓励各小组同学踊跃发言)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沿对角线剪下,观察,针对学情及时启发引导,并参入学生活
动。
2、你能证明这些结论吗?
学生活动:分别证明这两个结论,结论(1)由学生在定义的基础上进行口述证明。
结论(2)的证明由学生完整书写证明过程,并邀请学生进行板演。
再由师生共同完成分析,最后
肯定了这两个结论的正确性。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证明。
(如勾股定理等)
①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
求证:/ A=Z C=Z D=Z B=90°o
②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 求证:AC = BD。
3、师生共同归纳特有性质:性质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性质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4、用几何语言表示为
1. v四边形ABCD1矩形
•••/ A=Z B=Z C=Z D=90°
2. v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
(三)矩形的对称性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请学生演示。
学生活动:通过对折矩形来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动手折一折,发
现结论。
(四)师生活动:用类比的方法归纳矩形的性质。
(从边、角、对角线等方面概括)
(五)直角三角形性质的推导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研究了三角形的中位线,下
面我们用矩形的性质来研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展示投圈游戏)
这游戏公平吗?(公平)
(展示课件)如图,在矩形ABCD中, AC BD相交于点0,
1 1
由性质2 有A0=B0=C0=D0AC=2 BD.
C
学生活动:利用矩形的性质分析在Rt△ ABD中,A0和BD的关系,最后用文字叙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初步应用,巩固性质
1课件展示练习,学生即时解决。
2、例题解析:
例1如图,矩形ABCD勺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0,Z A0B=60,
AB=4,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解::四边形ABCD1矩形
••• AC与BD相等且互相平分
•••0A=0B
又/ A0B=60
0A=AB=4
••• AC=BD = 20A=8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说理,做好每一步依据的提问。
学生活动:先理解题意,弄清已知和所求,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思路,进行合理的表达叙述,同组评价和补充。
四、当堂训练
五、课堂小结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继承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
特有性质:①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4、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53页练习第2题;
习题18.2第9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