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学生表达自我、倾诉感情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所以它应该成为每个小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学习行为。
只有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才会产生写作的动力,在训练的过程中,才能更加主动,因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
一、创设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由易到难的逐步展开。
首先,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师”,如果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了,作文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了。
1.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是学生有选择的积极愉快的写作的一种心理,也是写作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写作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写作感兴趣了,才会喜欢,写起来才会乐此不疲。
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情景使学生内心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自觉地获取知识进行写作。
(1)利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写作文,首先要有材料,这样才能解决有话可说的问题,而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对于那些直接来源于生活的材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来获得,有的间接来源于生活。
于是我就利用多媒体来展示那些优美的画面,让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
在着美。
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从而积累写作的素材。
例如:在引导学生写作有关“秋”的文章时,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秋之美,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有关的图片和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导学生间接积累了资料。
总之,只要教师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措施引导小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观察生活、积累材料的良好习惯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由练笔、勤于练笔的良好习惯,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积累写作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积累丰富的素材。
那么,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因此我们要引导他们进入多彩的生活来开阔学生的眼界引导他们学会积累材料,活跃他们创作的欲望,具体做法:①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做好深入地了解。
②说出自己的感悟。
③整理成通顺的文字。
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的心也会随之“活”起来。
例如:在班内举行小品表演、口头作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学生本身经历多了,视野开阔了,积累的写作素材丰富了,学生再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因而增加了写作的兴趣。
2.传授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1)通过仿写,激发写作兴趣
教材中的课文是习作的例子,也是学生进行仿写范文,通过让
学生仿照课文的例子来进行写作,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习了写景的文章,我就让学生训练写景的文章;学习了写人的文章我就让学生进行人物训练的写作。
这样既能解决材料的问题,又能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2)利用看图写话,培养写作能力
看图写话是小学生练习书面表达的简单有效的形式,因为图画形象直观,具有情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经常进行看写话训练,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较好的审美观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采用多种批阅方式,提高写作兴趣
1.学生自批、互批相结合
学生完成文章以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批改和他们之间的相互批改相结合。
先学生自己批改找出优缺点,然后再交给小组进行互批。
从而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这样教师把批改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书面批改、面批相结合
学生批过的文章,教师再围绕目标进行批改。
可以采用书面批阅和面批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关注学生写作中的问题,也要注意批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打造展示平台,巩固写作的兴趣
教师讲评以表扬为主,只要作文中无论是在语言表达,在构思、还是在选材方面有可取之处,我就给予积极地鼓励和表扬。
还可以
采取讲作文进行打印张贴的形式,让其他同学来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会得到很大的鼓励,并且在今后的写作中会更加的努力。
同时将一些好的佳作引导投稿,这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只有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第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