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结构施工图设计任务书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任务书一、制图要求1、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集水坑及各类预留孔洞的定位以及大小等)。

结施图应专门绘制留洞图,包括梁、板、剪力墙上各类预留孔洞的定位、尺寸、编号及标高特别注意电梯井壁的洞口,要求与电梯厂家沟通把相关电梯图纸上洞口落到结构施工图上。

3、结构平面图及梁平面整体配筋图应严格按照1:1的比例绘制,出图时宜采用1:100的比例;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平面图的出图比例按《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5-2001)执行。

4、当采用“标准单元+组合平面”的表示方法时,标准单元的梁、板图宜采用1:50的出图比例,组合图可采用1:100的出图比例,并标明相应的单元编号。

5、标准单元图中已表示清楚的内容,与组合图一致时,在组合图中可不再重复表示。

反之,则应在组合图中加以表示。

6、当标准单元图同时为不同子项所用时,则各相关子项结构施工图均分别纳入标准单元图。

7、在任何情况下,均绘出基础平面组合图8、标准户型的做法应该统一,选用图籍也应统一。

9、结构平面图应包括模板图和楼(屋)面配筋图。

简单的平面可以合并绘制。

较复杂的平面必须将模板图与楼(屋)面配筋图分别绘制并表示清楚。

10、轴线、轴线号应与建筑图一致。

设有温度缝、抗震缝的建筑应标出其缝的净尺寸。

11、模板图中应绘制出构件的布置、梁、墙的定位尺寸及梁的断面尺寸。

12、模板图中应标注楼(屋)面板的板面标高、板厚。

结构的标高标注统一比建筑低50mm,楼(屋)面板的局部标高、板厚不相同时,在板标高、板厚变化处绘制示意小剖面表示其变化,并标注相对高差或各自标高。

13、结构构件的配筋采用现行国标图集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梁的配筋不允许出现标准层梁配筋字样, 必须分层配筋。

14、板的负筋标注长度为水平下料长度(对于中间支座则为水平下料长度的一半)。

15、当墙、柱详图采用列表法时,墙、柱平面布置图应能清晰反映墙、柱尺寸改变位置所对应的标高或楼层号。

梁上柱、墙上柱除在墙、柱平面布置图中注明外,尚需在结构平面图中其柱根、墙根位置注明为“LZ”、“QZ”。

16、对于带地下室的建筑物,应详细绘出集水坑、电梯基坑、车道、侧墙等大样;明确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的平面位置并绘出相应大样,明确后浇带封闭时间;对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顶板、底板及侧墙应注明抗渗等级。

17、各相关专业在结构上的预留洞(如空调洞)、预埋件以及设备基础定位和尺寸需在结施图中表示。

18、在设计过程中结构计算工作完成后应向建设单位提交结构设计全套计算书,其中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依据;(2)结构计算总信息和周期、地震力、位移输出文件;(3)荷载取值;(4)楼地面(含地下室)、屋面荷载计算资料;(5)地基基础计算书;(6)地下室计算书;(7)每层梁、墙、柱的截面简图、荷载简图和配筋简图;(8)柱底内力图;(9)楼梯及屋面构件计算书;(10)结构计算模型电子文档。

(清理后刻成光盘)19、构造柱应在模板图上给出具体做法大样,及准确定位。

20、在出施工图前,须提供给建设单位建筑分隔与结构布置相应比例的叠合图(以颜色区分)。

21、有人防要求时,应及时无偿提供人防设计需要的地下室部分所有资料(含计算模型)给人防设计院,由人防院出人防部分施工图,由设计单位确认建筑功能。

二、设计要求1、结构荷载清理建筑各种类型墙体的荷载标准必须统一,当采用孔隙率大于等于25%的页岩多孔砖时,其立方容重取值不得超过15KN,页岩实心砖按规范取值,页岩空心砖立方容重取值装饰面层的荷载取值应严格按照荷载规范取值,不得随意增加,在计算梁上荷载时必须扣除门窗洞口相应的荷载,且必须按梁的实际高度进行扣减。

2、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1)选择合理的结构受力体系、计算模型、计算参数、配筋方案等,在满足结构的安全和建筑的功能、使用及品质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

(2)在施工图设计前期,设计单位应无偿提供两种不同的结构方案供建设单位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提供相应电算成果资料供建设单位决策时参考。

(3)当建筑方案作轻微调整而对建筑造型、品质及使用功能无明显影响即可在结构方面产生显著经济效益时,请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共同对建筑方案调整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4)对于住宅的客厅、餐厅、卧室等室内空间应尽量保证无梁无柱,如有梁、柱凸出时,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取得书面认可后方可设计。

(5)避免因厨房、卫生间楼面降低导致梁出现在室内墙脚处,靠近厨、卫房间的梁边与厨卫隔墙的内表面应严格保证位于同一铅直面上。

(6)外墙、屋顶的造型构件应采用混凝土结构,如特殊情况下采用钢结构,应另行通知建设单位,取得书面认可后方可设计。

(7)对于无地下室的高层住宅,当一层室内为回填土时,设计单位应明确提出对回填土的具体要求。

3、地基基础(1)在施工图设计前期,设计单位应无偿提供两种型式的基础方案(视场地地质情况,浅基础两种、深基础两种或浅基础及深基础各一种),必要时提供四种型式的基础方案(浅基础及深基础各两种)供建设单位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2)如需地基处理,设计单位应无偿提供不少于两种处理方案,供建设单位进行技术经济的比较。

(3)对于带地下室的建筑,当需要采取抗浮措施时,设计单位应提供不少于两种措施,供建设单位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4)对于基础埋深大于3米而无地下室时,应与建设单位研究增设地下室的可行性。

(5)基础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按0.15%考虑。

(6)独立基础平面尺寸超过2.5米时,钢筋长度取0.9倍基础长度,并交错布置。

(7)筏板基础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冲切计算下外挑长度应尽量减小。

筏板厚度应经多次试算确定,确保筏板设计经济合理。

(8)地下室抗浮板与独立柱基相交,抗浮板下部钢筋锚固在独立柱基中,不能全部连通。

4、地下室设计(1)消防车活荷载只在消防车道上和扑救面停车处考虑,不能满布。

(2)地下室挡土墙顶不设暗梁。

(3)地下室挡土墙厚度应合理选取,迎水面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30mm (4)地下室外墙迎水面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密间距的作法,钢筋间距≤150mm。

4、梁(1)框架梁断面取值应经济合理,梁高应控制在其跨度的1/12-1/8以内;外墙框架梁高度与门窗洞口高度应协调一致。

(2)设备专业要求管道穿梁时,应设计管道穿梁加强大样,并提出穿梁的具体要求。

电梯机房的梁要有吊钩大样。

(3)梁通长角筋尽量选用小直径。

地下室顶板梁上部不设通长筋,在跨度中间用小直径钢筋连接;下部钢筋不全伸入支座,部分钢筋按03G101-1图集在距支座0.1Ln处截断。

5、板(1)现浇板的厚度与跨度的比值应控制在:单向连续板1/35~1/40;双向连续板1/45~1/50(板厚模数按10mm递增),并满足最小厚度要求。

当有设备管从板中水平穿过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两侧的裂缝。

(2)板受力钢筋能满足计算和构造要求即可,不能随意增大配筋。

(3)当挑檐板的连续长度大于12m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横向温度裂缝。

(4)电梯机房楼板必须标明预留洞口的位置尺寸及加强大样。

6、框架柱(1)柱截面的变化:可每3-5层改变一次,并与混凝土强度等级错层变化。

(2)对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底下若干层)框架柱,箍筋在满足计算、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率及最小箍筋直径要求的前提下,建议采用大直径外箍、较小直径内箍的配筋方式。

(3)框架柱的纵筋和箍筋应在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计算结果的钢筋面积选择最接近该面积的钢筋直径、根数及间距,不得随意加大配筋值。

(4)结构专业应按西南05G701(四)布置构造柱,反提给建筑专业在建施图上示意出构造柱的布置。

7、剪力墙(1)结构布置应遵循对称、均匀、周边、连续的布置原则,剪力墙墙肢截面应简单、规则。

结构布置方案应反复试算,以保证结构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在满足计算与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剪力墙的数量应尽可能少。

对于平面不规则的高层剪力墙结构体系,可使平面端部、角部的一些剪力墙形成围合状,以分别形成端筒、角筒,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

(2)同一户型层数不同时,应根据电算结果确定竖向构件布置。

(3)对于剪力墙结构,平面中间区域的剪力墙(包括楼、电楼间墙)应适当予以弱化,以免刚度过大而轴压比过小,造成资源与成本浪费。

(4)大部分剪力墙应沿建筑外墙和分户墙以及楼、电梯间设置,必要时,少数剪力墙也可沿户内隔墙设置,尽可能考虑业主要求取消隔墙的可能性。

(5)剪力墙的厚度在满足受力要求的情况下,墙厚由下而上逐步变小,双排配筋最小厚度为160mm,单排配筋最小厚度为140mm。

(6)在不增加墙厚及配筋的前提下,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自下而上宜分段降低。

(7)剪力墙结构的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宜控制在1/1000~1/1200之内。

8、剪力墙的配筋要求(1)约束边缘构件的纵筋和箍筋应在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计算结果的钢筋面积选择最接近该面积的钢筋直径、根数及间距。

(2)构造边缘构件的纵筋和箍筋及剪力墙的分布钢筋均应按规范要求选择最接近该面积的钢筋直径、根数及间距。

(3)剪力墙的连梁高度在不小于400mm的前提下,不宜大于其计算跨度的1/4。

必要时,可在建筑门、窗洞口上方附加一根钢筋混凝土现浇过梁。

(4)剪力墙钢筋锚入基础要求:暗柱纵筋伸至筏板底,墙身竖向钢筋锚入LaE。

9、楼梯:当楼梯跨度大于5000mm,在不影响建筑品质的条件下,宜采用梁式楼梯。

10、荷载取值(1)对于上人屋面,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单位提出屋顶花园布置及装饰构件布置,设计单位算出荷载值后报建设单位认可。

(2)对于地下室顶板,建设单位提供高大乔木栽种、游泳池以及消防车等位置时,设计单位算出荷载值后报建设单位确认。

(3)在建设单位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荷载取值应严格按荷载规范执行。

11、结构用材料(1)混凝土a、同层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宜统一,方便施工浇筑。

本项目梁板的砼强度等级尽量控制在C30以下。

b、独立基础、筏板、地下室外墙、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宜超过C30。

c、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根据轴压比验算结果隔几层变化一级。

(2)钢筋a、普通楼、屋面板受力钢筋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分布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b、独立基础、灌注桩、框架柱、地下室外墙、剪力墙边缘构件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c、梁、基础梁的主筋宜采用HRB400级钢筋。

d、框架柱、剪力墙边缘构件、梁、桩身的箍筋应采用HRB400或HPB235级钢筋。

12、结构计算各项参数的控制设计单位应针对本工程项目编制结构技术措施和荷载清理计算书并提供给甲方。

甲方可对技术措施及荷载清理计算书提出质疑和建议,设计单位应对此给予合理的解释和做出修改;提供给甲方荷载清理计算书(墙体及楼面恒载),分梁分段清理梁荷载,扣减梁高及门窗洞口荷载,计算结果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要求:框架不得小于1/600(规范最小截面组合除外),框剪不得小于1/900,剪力墙不得小于1/1100,位移比要求:高层部分的位移计算结果参数Ratio-(X),Ratio-(Y),Ratio-Dx,Ratio-Dy值均不得大于1.2:边缘构件轴压比小于0.3时均应全按构造处理 (当建筑有特殊要求时除外)13、其他要求(1)D户型采用纯框架结构总高超高,且柱截面较大,建议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柱截面隔3-5层一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