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作文写作指导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成为富民强国的动力,语文是小学生极其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中阅读写作是语文知识的主体,掌握好阅读写作的方法并形成这一技能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因此,如何指导小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较为棘手而又极其重要的教学工作,写作困难是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丰富生活,使学生有话可写
“作文离不开生活。
”作文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反映生活,它是作者心灵的流露,是对生活的思考,而不是矫揉造作。
如果学生整天呆在教室里,教师只重视写法,学生势必兴趣缺乏,言之无物,诉之无情,久面久之,学生感到写作文太难了,思想压力增大了,未写先怵,就形成了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
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对作文概念的理解上必须在讲清作文的本质特点同时,应该丰富学生的生活,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
如春天了,老师可带领学生到郊游去走走,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五彩缤纷。
如三月份,老师可组
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
四月份,学校可组织学生在当地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老师还可组织学生观看些革命战争影视节目,组织学生参观文体娱乐比赛活动等等。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作文的本质特点,不要要求太高,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不再害怕写作文,这是学生走向写作成功的第一步。
二、指导学生多做读书笔记,多积累
“积水成渊,积土成山。
”就是说在多看书看报的同时,应养成勤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要将捕捉到的材料,好词,好句或所想所感随时记下。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如果不用笔记,单用脑记,那么,脑子记多了,时间长了便会忘掉,那就等于白看。
因此,要做到何时有感悟就用纸笔记下,这样眼、心、手三到位,效果更佳。
如语文课上,每篇课文都有好词好句,我要求同学们每人买一个新笔记本,将那些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要求学生背诵,以积累书面语言。
第节阅读课上,我都让学生读一读,品一品,评一评名篇中的优美词句,欣赏精彩片段,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
课外我要求学生多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刊,并要求学生将好词佳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学生一旦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材料自然就多了,写作时脑子里就不会有空荡荡的感觉。
文章总是由“字”组成“词”。
由“词”组成“句”,由“句”组成“段”,由“段”组成“篇”。
肚子里有“货”,写作时
需要什么材料,要用到什么词句,就可随时择来,采得百花方能酿出蜜来。
因此,字、词、句运用恰切,就不必承受绞尽脑汁之苦,轻轻松松可顺利作文。
三、激发情感,拓展思维
情感是写作的粘力,小学生作文实质上是一个认识世界的过程。
儿童认识世界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情感过程。
在情感的作用下,儿童会联想到词,会用思维编织语言,也会用强烈的情感渲染语言,由于情感的作用,他们会将复杂的创造性的活动,当作一件无与伦比的乐事,达到一吐方快,欲罢不能的境地。
正如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者莫过于情”。
如:要求学生观察一个熟悉的人,注意她的相貌,身材、动作、衣着、爱好等,并用一段话把好的特点记下来。
教师可用谈心方式进行提问,激发她们的情感。
如老师问:“你家有几口人?有哪些人?谁最疼爱你?她一般都买什么东西给你?她喜欢什么样的衣服?”等等,引导学生了解他的相貌、衣着、爱好等,教师的谈话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因为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激情勃发,跃跃欲试,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真可谓“真情”源于“实感”,“实感”才能真情。
四、留心观察,做个有心人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观察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对观察目的和侧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观察时才会有所侧
重,不会偏离重点。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在人们的眼前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生观察多了,就自然而然地产生联想。
联想多了,学生便乐于动脑筋去分析,去思考,去钻研。
随着他们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同时也促使语言能力的发展。
著名大画家文与可因为对自家后院竹子天天进行观察,后来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因为对蟋蟀进行长期细致地观察,才写成著名的文章《蟋蟀的住宅》。
法布尔对昆虫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察,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
魏格约因对世界地图的观察,发现了南美洲巴西的一块突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相吻合,通过继续观察后,大胆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魏格纳通过考察,寻找证据,创立了大陆漂移说。
这些都说明观察能力对于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平时,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观察事物时,无意注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比较差,观察事物时,往往是走马观花,不注意细节。
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心发现身边任何事,引导学生做生活有心人。
要鼓励学生写身边的人
和事,特别是自己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事,不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发生的事情,只要感受深刻都可以写,只有来自真情实感,作文才会写得有声有色,所以在平时,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五、及时批改。
正确评价
叶圣陶早在1963年就曾经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
”学生辛辛苦苦地完成一篇作文交给了老师,都急于知道老师是如何评价自己,这种渴望老师指点迷津的心理正是激发学生把作文写得更好的动力。
老师无论多忙,也要及时批改作文,并将批改后的作文纷纷发给学生。
让优秀的学生尽快尝到写作的甜头,让差生重新修改或重写。
对重新修改的作文或重写的作文,老师随批随改,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及时满足。
适时的点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得有句话是:“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
”老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差生在作文时写得一些好词好句,老师在批改时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也可在讲评时作为范例,对于有点进步的学生要及时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批改作文时,我主要采取互批互评和个别讲评的方式,让同桌之问互相批改找出对方错误的地方。
我要求学生在批改作文时说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对方哪该详写,哪该略
写,并让个别学生在全班说说自己的观点,老师适当点评指导。
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
”浓厚兴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有力的刺激,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心智开启创造意识萌动,才能产生出最富有情趣的,最有新意的闪着智慧光芒的独特感受,写出优秀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