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I.请指出下列过程需要破坏的作用力①离子键②极性共价键③非极性共价键④氢键⑤分子间作用力(1)干冰熔化; (2)氢氧化钠溶于水________;(3)过氧化钠溶于水; (4)氯化氢气体溶于水____;(5)冰熔化______________;II.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1)N2(2)Na2O2(3) NH4Cl(4) MgF2(5) CO 22、对于周期表中下列位置的①~⑩十种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1) ②③④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
(2)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物质的化学式,该物质与⑤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常温下为液态的单质,写出该单质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1g ⑦的单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9.25KJ,写出⑦的单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1)请写出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2)由X、Y、Z、W四种元素可组成酸式盐,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E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单质Z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的氢化物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① N2(g)+2O2(g)= N2O4 (1) △H1= -195kJ·mol-1② N2H4(1) + O2(g)= N2(g) + 2 H2O(g) △H2= -534.2kJ·mol-1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二、选择题4、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5、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Li<Na<K<Rb<Cs B.密度:Li<Na<K<Rb<CsC.熔点、沸点:Li<Na<K<Rb<Cs D.还原性:Li>Na>K>Rb>Cs6、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A.OH-、H2O、F- B.NH3、NH、NHC.HCl、F2、H2S D. H3O+、NH、NH7、科学家最近制造出第112号新元素,其原子的质量数为277,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
关于该新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其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12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C.其原子质量是12C原子质量的277倍D.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七周期,第IVA族8、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 B.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Cl-的结构示意图:9、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形成的是:A.Na2O+H2O=2NaOH B.SO2+H2O=H2SO3C.Cl2+H2O=HCl+HClO D.4Li+O2=2Li2O10、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n 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A.(A-N+2)molB.(A-N+10)n/(A+16)molC.(A-N+8)n/(A+16)molD.(A-N+6)n/A mol1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水玻璃、水银、水煤气②电解质:明矾、醋酸、石膏③酸性氧化物:CO2、CO、SO3④同位素:1H、2H2、3H⑤同素异形体:C80、金刚石、石墨⑥干冰、液氯都是非电解质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②⑤⑥ D.②⑤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13、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 BeCl2B PCl5 C.NO2 D N21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C(s)+O2(g)===CO2(g) ΔH1 C(s)+O2(g)===CO(g) ΔH2②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3NaOH(aq)+HNO3(aq)===NaNO3(aq)+H2O(l) ΔH4③H2(g)+O2(g)===H2O(l) ΔH52H2(g)+O2(g)===2H2O(l) ΔH6④CaCO3(s)===CaO(s)+CO2(g) ΔH7CaO(s)+H2O(l)===Ca(OH)2(s) ΔH8A.①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15、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种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B3A2 B.BA2 C.A3B2 D.AB216、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 -1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mol-1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B.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C.1/2H2SO4(aq)+1/2Ba(OH)2(aq)=1/2BaSO4(s)+H2O(l) ΔH=-57.3 kJ•mol-1D.3H2(g)+CO2(g)=CH3OH(l)+H2O(l) ΔH=+135.9 kJ•mol-117、铊(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六周期。
Tl3+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2Ag=Tl++2A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Tl+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B.Tl+的还原性比Ag强C. T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D. Tl3+的氧化性比Al3+弱18、氯的原子序数为17,氯有两种同位素37Cl、35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B.mol的1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C.3.5g35Cl2气体的体积为1.12LD.已知自然界中氯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35.5,则37Cl的质量分数为25%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②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则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③VIIA族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越来越高,则IA族单质的熔沸点也越来越高④H2O分子间存在着氢键,故H2O分子比H2S分子稳定⑤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均不能导电的物质称为非电解质⑥HClO4酸性比H2SO4酸性强,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⑥ D.②⑤20、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的验证.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A.由“Cl2+H2O===HCl+HClO”反应可推出“F2+H2O===HF+HFO”反应也能发生B.HCl的水溶液是强酸,推出HF的水溶液也是强酸C.由“2Fe+3Cl2===2FeCl3”反应可推出“2Fe+3I2===2FeI3”反应也能发生D.Na、K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主族,化学性质相似,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K常温下也能与水剧烈反应21、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22、符合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当X、Y、Z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存在焓变△H=△H1+△H2。
满足上述条件的X、Y可能是①C、CO ②S、SO2 ③Na、Na2O ④AlCl3、Al (OH)3⑤Fe、Fe(NO3)2 ⑥NaOH、Na2CO3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④⑤⑥2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中一定正确的是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C.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D.有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三、推断题24、甲、乙、丙为常见单质,乙、丙两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
X、A、B、C、D、E、F、G 均为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A、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1) 写化学式:丙_________,E________。
(2) 用电子式表示X的形成过程______ 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与H2O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4)写出B与G溶液反应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在上图的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
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
(已知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A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烧杯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___;C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