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方作者:日期: 22011/2012年江苏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为加速我省消除麻疹工作进程,努力实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的目标,根据省卫生厅印发《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今冬明春消除麻疹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11〕52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进一步减少易感人群,形成更大范围的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
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县区,要求以乡(镇、街道)为单位,8月龄〜4周岁应种儿童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5〜6周岁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2 剂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的县区,要求以乡(镇、街道)为单位,8月龄〜17月龄年龄组应种儿童的含麻疹成份疫苗1剂接种率达到95%以上; 18月龄〜6周岁年龄组应种儿童的含麻疹成份疫苗2剂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二、目标对象根据省卫生厅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参考部分市上报方案,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名单见附件)。
1、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县区,所有8月龄〜4周岁儿童,即凡是在2007年1月1日〜2011年4月30日期间出生的儿童(包括外来流动儿童),除非在强化免疫接种前28天内有明确的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史者外,不论其既往麻疹疫苗接种史和麻疹患病史如何,不管其居住地与出生地,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儿童均作为本次强化免疫对象。
所有强化免疫对象均接种1剂次(0.5毫升)麻疹疫苗。
同时对5〜-3 - / 286周岁儿童即在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儿童(包括外来流动儿童),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2、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的县区,对于8月龄〜6周岁儿童,即在2005年1月1日〜2011年4月30日期间出生的儿童(包括外来流动儿童):以接种证为准(注:无接种证家长述免疫史不清的视为未接种),8月龄〜17月龄年龄组儿童0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者,18月龄〜6周岁年龄组儿童未达到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者,不管其居住地与出生地,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儿童均作为查漏补种免疫对象。
所有查漏补种对象均接种1剂次(0.5毫升)麻疹疫苗。
如18月龄〜6周岁年龄组儿童补种后仍未达到2剂麻疹疫苗的,则应另行安排时间完成2剂麻疹疫苗接种。
3、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及缓种原则。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均为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不能接种麻疹疫苗:(1)已知对麻疹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2)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过敏性疾病;(3)正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4)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5)曾患或正患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病、癫痫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暂时不能接种麻疹疫苗,可在以后条件适宜时予以补种:(1)已注射免疫球蛋白者,至少应间隔4周以上方可接种麻疹疫苗;在接种麻疹疫苗后,至少间隔2周后方可注射免疫球蛋白。
(2)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期间如遇有28天内注射过减毒活疫苗者,可暂缓接种,并在间-4 - / 28隔满28天后再尽快补种麻疹疫苗。
-5 - / 28(3)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期间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待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
三、时间安排本次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分为宣传发动、调查摸底与预约、现场接种、评估验收等四个阶段进行。
现场接种时间统一安排在2012年1月5〜10日,如果还需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如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的儿童,应当安排在同一天同时接种。
具体安排如下:(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2月中旬逐级开展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的宣传动员与培训,完成应接种人数的估算、各种统计报表的印发、疫苗采购、储备等各项准备工作;以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的意义。
(二)摸底调查与预约阶段:2011年12月下旬进行强化免疫/查漏补种适龄儿童的调查摸底、登记与核查工作,做好疫苗分发和冷藏运输等工作,填写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应种儿童登记表,确定应接种对象,并告知接种时间和接种地点。
(三)现场接种阶段:2012年1月5〜10日,全省统一开展现场接种工作。
(四)评估验收阶段:各市、县(市、区)和基层接种单位在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结束后,开展接种率快速评估,并及时汇总填报相关报表,录入电子表格并逐级上报。
四、技术措施(一)人员培训各地必须高度重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的业务培训,按照逐级培训的原则,省培训到市级,市培训到县级,县培训到乡、村两级。
在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正式实施前,各县(市、区)必须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完成对乡、村两级所有参加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工作人员的培训。
业务培训要就适龄儿童摸底登记、接种点设置、接-6 - / 28种准备、接种技术和异常反应处理、安全注射、注射器管理、相关表-7 - / 28格填写、汇总等内容进行具体、详细的讲解,以确保强化免疫/查漏补种顺利进行。
(二)目标儿童摸底登记和预约全面掌握目标儿童人数,提前做好所有应种儿童的调查登记工作,是搞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的前提。
摸底登记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周,并在接种前5天左右完成,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摸底时间。
要求摸底登记儿童数应超过登记在册建卡儿童数。
1、摸底登记方法:(1)入户摸底:农村和城市社区的8月龄〜4周岁散居儿童应由摸底登记人员挨家逐户地拉网式摸底调查,将目标儿童分自然村(居委会或街道、楼群)、分年龄组登记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同时给家长发放预防接种告知书(通知单),告知家长接种时间和地点,对学龄前儿童应告知家长接种时携带接种证。
(2)托幼机构摸底:在园儿童由托幼机构分年级、分班级提供名单,登记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由托幼机构将告家长书统一发放给学生家长,告知其接种时携带接种证。
(3)人口流动较频繁的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摸底登记方法。
2、摸底调查时,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以及边远地区儿童的登记。
对发现的未建卡、未完成常规免疫接种的儿童,应予以补建卡、证,并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单位应对摸底登记结果进行核查、汇总,填写《摸底与接种情况汇总统计表》,并根据摸底和应种儿童数、接种点数,计算各接种点每日可接种儿童数,以工作日为单位制定详细的接种实施时间表,上报县级疾控中心。
4、市、县级督导人员要对摸底调查质量进行评估,对未达到要求的地方进行补充调查或重新开展摸底登记工作。
-8 - / 28(三)疫苗运输和后勤保障疫苗的储存、运输要符合有关法规、规范的要求,凡不符合冷链储运要求的,不得储运疫苗类药品,建立严格的疫苗储运管理制度。
为保证疫苗冷藏储存、运输质量,开展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前,各类冷链设备应保持制冷系统的良好状态。
省级负责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所需疫苗、注射器的采购和有关表格的设计工作,在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前送达各地。
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预防接种单位要做好各种物资的分配计划,保证疫苗、注射器合理分配和相关材料的印刷、分发,避免浪费。
各县(市、区)应在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前,将疫苗、注射器等物资下发至乡镇。
乡、村两级应在开展接种前2〜3天做好疫苗、注射器、表格等物资的接收和储存工作,并记录收、发情况。
由于本次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应种儿童多,工作量大,各地要切实做好人力、物资、车辆等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各县应做好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准备急救药品、救护车等抢救器材,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四)现场接种方式、接种点及人员配备1、现场接种方式:以定点接种为主,同时辅以巡回接种、入户接种等方式。
散居儿童的接种一般应安排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预防接种单位内进行;在托幼机构内设置接种点,对在园的适龄儿童进行接种。
对于未到接种点接种的儿童,要采取再通知、再动员等措施,确保所有应接种儿童到指定地点接种。
边远地区如有少量漏种儿童可米取入户接种等方式上门补种。
接种期间如发现未登记在册的目标儿童,应作为应种儿童进行登记、接种,并计入应种汇总数。
2、接种点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预防接种单位一般应利用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接种点。
托幼机构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选择适宜的、符合预防接种条件、能保证接种安全有效的场所设置接种点,禁止在进行教学-9 - / 28活动的教室内开展接种。
各接种点应合理设置等候、登记、接种、观察、疑似异常反应处理等功能分区,按要求配备接种工作所需的消毒器材、体检器材、安全注射器材和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等;要有醒目的标记,张贴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宣传画、横幅、接种禁忌告知等,并切实维持好接种现场秩序。
3、接种点人员配备:每个接种点应配备现场组织员、现场记录员和现场接种员等3类工作人员,现场工作人员数量要根据每天预约的接种对象数量进行适当调整。
现场组织员一般由村(居)委会干部、学校班主任或校医担任,负责应接种儿童的通知、接待及接种现场的组织工作,并负责在现场向儿童家长宣传强化免疫/查漏补种相关政策和知识。
现场记录员由乡村医生或防保医生担任,负责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禁忌症,对可疑发热儿童测量体温,对无禁忌症的应种儿童进行核实和接种登记;对已接种儿童进行标记。
现场接种员必须由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具备预防接种人员资质的医护人员担任,负责对应种儿童进行接种,并在接种前再次询问儿童禁忌症情况。
接种现场还必须备有急救药品,配备1-2名临床医生负责疑似异常反应的处置。
(五)设立巡回搜索组在农村或城市社区,根据人口数量设立巡回搜索组,在强化免疫/查漏补种集中接种的后期,分片包干负责搜索所辖区域的适龄儿童,并通知儿童到指定地点接种。
在集贸市场、车站、码头、城郊结合部都要设立巡回搜索组,反复巡回搜索未接种的适龄儿童,通知其到指定地点接种。
(六)现场接种1、核实接种对象。
接种工作人员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确认是否为本次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对象。
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者,工作人员应对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告知预防麻疹的相关知识,并在接种卡和接种证上记录。
对于应缓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交代补种的地点和时间。
-10 - /282、接种前告知和健康状况询问。
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麻疹疫苗的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