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思考工商1101 潘泓1101100124一、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形势1、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
首先,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近期美国经济出现改善苗头,但长期增长的势头依然微弱,欧盟经济今年只能蹒跚前行。
日本经济长期靠外需拉动,但受日元升值、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2011年日本出现了30多年未见的贸易逆差,加上国内部分产业呈现外迁趋势,日本经济今年增长前景黯淡。
在新兴经济体中,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国经济虽然保持增长态势,但由于通货膨胀困扰,在控通胀和保增长方面面临两难选择。
其次,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欧盟长期高福利政策以及巨额开支使财政赤字、公共负债难堪重负,但这些国家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政策调整,自身根上的问题和全球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就出现了欧债危机。
希腊等高负债国家历史遗留问题严重,经济持续负增长,政局普遍动荡。
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政治的影响还在继续发酵,看不到彻底解决的希望。
风险正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向银行业扩散。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主权信用尚好的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大国也受到冲击,市场信心较为脆弱。
再次,全球物价走势不容乐观。
当前,供需矛盾尚未有效缓解,多种商品实际仍处于脆弱的紧平衡状态,加上发达国家持续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埋下了通胀的种子。
在经济复苏放缓、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同时,发达国家通胀水平却在逐步攀升,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大。
总之,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面临诸多变数,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变化的过程极其复杂。
世界经济完全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2、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自2008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总体走势经历了一次由2010较快复苏到2011再次减速的变化。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既不平衡,又很脆弱,经济下行风险有所抬头。
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复苏步伐明显放缓,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这种不确定性对于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在“二次衰退”的悬崖边上“蹒跚前行”。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的三分格局出现,一个富国,世界经济的龙头老大仍然是美国。
二是欧元区,三是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2011年的上半年,世界经济显示出可持续复苏的态势,进入下半年后,世界经济坏消息频传,欧洲债务危机深化,市场信心走弱,日本面临灾后重建。
发达国家经济基本面数据再现疲态。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减速,通胀压力普遍较大。
在全球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虽仍维持了9.2%的增速,进出口贸易仍增长了22%,但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下行压力也日益凸显,投资和消费增长动力不足。
如何在稳定增长中力求通过深化改革寻求新的增长活力,已成当务之急。
所以,密切跟踪掌握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吗,主动应对,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的指导思想,继续发挥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优势,确保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2012年面临的艰巨任务。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前景(一)发达国家增速放缓,经济复苏动力不足1、美国经济复苏显著放缓,经济复苏乏力。
金融危机以来的2010年,美国经济有一定的改善,但2011年的增速却比我们原先预想的要低的多。
美国的经济以目前的经济增速的水平,很多人仍然找不到工作,失业率仍然比较高,失业是美国经济的大问题。
美国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它的需求不足,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的增速非常非常的缓慢,这两者是息息相关的,而它增速缓慢反过来又使消费者的需求不足。
他们的收入不足,他们不得不储蓄更多的钱,因此,消费不足。
美国经济增长75%以上来自私人消费,受房地产低迷和失业率高的双重影响,消费增长很慢。
从这两个数字相比较你就可以看出美国经济方面遇到的巨大问题。
美国是世界经济的龙头老大,目前美国国内总需求不足,市场信心不足,表现为投资疲软,美国的私人投资基本停滞,有钱人囤积货币,等待投资,这就出现矛盾,因为投资才能促进经济复苏,这种现象势必对整个世界经济造成极大影响。
现在,还有一个挑战美国的问题,就是它的赤字问题。
美国财政状况持续恶化,财政赤字攀上历史高峰。
2、欧元区经济身陷债务危机,自身难保。
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2011年欧元区经济整体动荡。
包括德、法、英在内的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同期经济增速均出现下降。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扩散,今年3月20日,希腊政府开始债务重组。
目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拖累整个欧洲。
法国国债规模高达1.59万亿欧元,占GDP 比重高达81.7%,预期未来几年债务负担都难以下降,为此,穆迪调低法国农业信贷评级,显示市场已开始警惕法国银行业所存在的危机。
2012年将是欧债危机“肆虐”的一年。
2012上半年,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三国的到期债务额将达5190 亿欧元。
如此庞大的偿付压力,可能在短期内给金融和经济体系带来新一轮剧烈冲击。
欧元区与中国关系密切,对中国影响较大。
3、日本经济缓图复苏由于受到东北部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影响,2011年3月起,日本经济再现衰退迹象。
这次大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万亿日元,企业生产遭受重创,出口大幅减少。
日本内阁府公布的CDP统计结果显示,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日本实际GDP环比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
尽管如此,日本内阁府和日本央行对日本经济充满乐观情绪,预计下半年日本经济温和复苏,特别是生产和出口有望回升;预计个人消费增长0.2%;但国际社会对日本经济仍不看好。
日本频繁换相的“走马灯怪圈”,20年换15个首相,难以保持政府政策的连续性。
(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增速仍将继续放缓,整体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力量有限。
金砖五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加南非)2011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增长9.4%,俄罗斯经济上半年增长3.7%。
1--8月,中国和巴西出口增速超过20%,印度一季度出口增长率同比超过50%。
联合国《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报告指出,今后两年内,中国、印度、巴西将领跑全球经济复苏。
(法国一本书的书名《中国不高兴,世界就会哭》)。
但新兴经济体国家也面临经济发展的诸多压力,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压力增大以及随着货币政策收紧和利率上调可能诱发的热钱涌入等。
(热钱又称游资,是投机性短期资金,只为追求高回报而在市场上迅速流动。
热钱炒作的对象包括股票、黄金、其他贵金属、期货、货币、房产乃至农产品例如红豆、绿豆、大蒜。
从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流入中国的热钱平均为每年25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同期外汇储备的9%。
热钱与正当投资的最大分别是热钱的根本目的在于投机盈利,而不是制造就业、商品或服务。
)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平均通胀率已经超过5%。
三、世界经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虽已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主要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指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比如直接发行货币,货币量多了,需要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就更容易贷到款,一般能使经济更快发展,是促进繁荣或者是抵抗衰退的措施),但内生的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失衡、债务危机、财政赤字等问题频出。
主要发达国家非但没有认真反思其政策失误,反而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结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结果导致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合作动力不足,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很不牢固,复苏进程仍面临多重矛盾,致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受到重创,消费和投资增长乏力,主要国家纷纷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上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大幅上升,并使债务危机的隐患迅速膨胀。
此外,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特大地震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也增加了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世界银行2011年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1年及2012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为2.8%和2.9%;欧洲为1.4%和2.0%,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为负,发达国家将进入低速增长期。
经济学家洛嘉尼在《金融与发展》发表题为《失业的悲剧》的文章中指出:“当前,世界正面临失业危机。
估计目前全球失业人口达到2.1亿”。
国际劳工组织称,全球就业恢复到2007年水平还需5年。
大规模失业正在威胁世界经济。
2.欧元区继续深陷欧债危机泥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世界经济前景面临的最大风险。
欧洲问题国家债务规模史无前例,欧债危机尚在持续发酵,2012年,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陆续进入偿还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时出台有效的救助措施,一旦欧洲银行业风险集中爆发,必将对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新的重大冲击。
欧债危机还要持续多久、恶化到什么程度、最终会是怎样的结局,仍需密切跟踪研判。
实际上,主权债务危机仅仅是一个表象,核心问题是整个系统出现了机制性的问题,希腊仅仅是个缩影,现在已经发展到它的核心国家。
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问题就是,欧元区的高工资、高福利没有建立在劳动生产率增长上,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你的一切报酬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常常就会出问题。
欧洲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欧洲经济的稳定对我开展经贸合作有利,所以采取适当的方式,通过加大经贸合作,力促欧洲经济的稳定复苏,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
3、地缘政治风险将影响全球应对经济危机能力。
北非、中东等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各国经济不振导致执政者垮台及政局不安的连锁效应,更影响全球合作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
比如石油供应问题,今后1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量的90%也需要由中东地区承担。
当前国际原油供需仍处于脆弱平衡的状态,一有风吹草动,市场很容易产生供应可能发生短缺的恐慌心理,进而推动石油价格上涨。
有专家估计,国际油价每上涨15美元,美国经济增长率将降低0.5个百分点。
同时,许多国家也将面临严重的通胀压力。
如果国际油价走势居高不下,很多国家将被迫采取更严厉的紧缩政策,以防通胀恶化。
这意味着,2012年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将会进一步放缓。
4.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增大面对世界经济贸易环境趋紧,也可能促使某些经济体采取更多的保护主义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上升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发达国家经济低速增长,国内消费和投资疲弱,需要通过国外需求的增加来弥补国内需求的低迷,为此各国都在强化出口支持政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第二,经济低迷、高失业率、财政紧缩、贸易失衡、汇率问题等将会继续成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
第三,部分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与选举政治周期叠加,为转嫁危机和转移国内矛盾,经贸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可能采取更多的保护本国产业的措施,以满足国内各种利益团体的保护主义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