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
要达此目的,就要在教育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的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尊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只有被唤醒、被培植起来,才能发挥其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
1. 以培养学生做人为本为教育目标。
在教育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经常以讲古今名人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感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通过细致深入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思想上进、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全的人。
2. 以服务学生成长为本为教育思想。
在学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引导者,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们应该时刻以服务学生为主,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为学生撑起一片发展的天空,让学生们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愉快地学习。
3. 以引导学生思考为本为教育方法。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以激起学生兴趣为本为教育形式。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心理学也证明,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持续的注意,并且激活学生思维的潜能,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教师采取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灵活有趣的形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以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思想内容为主题,开展个人教育等,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教育以育人为本,实际教学以学生为本,才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检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最具说服力的指标,要看是否真正做到切实保障和促进了学生主体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