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波传播

电波传播


4) 存在盲区效应(寂静区):天地波线高度和发射功率。
3 船舶常用中短播天线简介
一、天线的基本概念 1.含义:辐射和接受电磁波的装置,是一种能量转换器。 2.特点 1) 互易性,收发互换。 2) 方向性。 3) 效率: PO PO ηA = ———— = ———— < 100% Pi PO+Pn
3) 电离层对电波的衰减: f↓→吸收↑, f↑ →吸收↓. f≥fmax →穿透电离层;f≤fmin →被电离层吸收 fmin<f天波< fmax →天波(电离层波—中短波) fmin——最低可用频率 fmax——最高可用频率 f天波——最佳工作频率
2 各波段电波传播的特点
一、中波(MF)、长波(LF) 1.长波:以地波传播,工作稳定。 2.中波:白天—以地波传播,不能以天波传播,D层对
Pn—天线损耗电阻消耗的功率
4) 等效电阻
PO Rr = ——IO2 IO 一定, Rr↑→ PO ↑(天线上各点电流是不均匀
→ Rr不同)
二、船舶常用中短波天线的种类 1.T型和倒L型天线—装卸货不方便(用于MF/HF波段) 1). 天线加顶→提高天线的有效长度→ Rr↑ 2). 单根T或L型天线效率低→采用多根水平导线→提 高辐射效率。 2. 直立桅杆天线—用于MF/HF波段 3. 鞭状天线—用于MF/HF/VHF波段 天线内部绕有螺旋铜线→增加天线的有效长度。 4. 垂直半波偶极天线—用于VHF波段
电波传播与天线
电波传播与天线
概要 1 电波的辐射和传播途径 2 各波段电波传播的特点 3 船舶常用中短播天线
1 电波辐射和传播途径
一.电波的形成与波段划分
1.电波的形成—交变电磁场的传播. 2.波段划分: λ= ν T= ν /ƒ ν= ƒ λ ν=3x108m/s
波段名称 极长波 超长波 长波 中波 短波 超短波 微 分米波
厘米波

毫米波
波长范围 >100km 100~10km 10 ~1km 1000 ~100m 100 ~10m 10 ~1m 10 ~1dm 10 ~1cm 10 ~1mm
波段名称 极低频(ELF) 甚低频(VLF) 低频(LF) 中频(MF) 高频(HF) 甚高频(VHF) 特高频(UHF) 超高频(SHF) 极高频(EHF)
1) 极长波\超长波\长波: λ =1km~100km,传播几千~几万 km. 2) 中波(MF): λ=100m ~ 1000m,传播几百km. 3) 短波(HF): λ=10m ~ 100m,传播<100km. 4) 超短波\微波: λ < 10m,不能以地波形式传播. 2.空间波传播:电波在空间沿直线视距离或沿地面反射传 播.收发天线尺寸越大,传播距离越远.
MF波吸收。 夜间—地波与天波并存,E层对天波反射,但存 在衰落, 这是由于天地波在接收点叠加造成的。
二、短波(HF) 1.传播:地波和天波,主要靠天波传播,在F层反射。 2.特点 1). 地波传播衰减大,传播小于100km。 2). 天波传播距离远,但受电离层变化影响较大,传播不 够稳定。 3). 存在衰落:F层不稳定,不同路径天波在接收点叠加→ 衰落。
思考题 1.电离层是怎样划分的? 2.中、短波传播各有那些特点? 3.电波传播有那些途径?
1) 短波及波长更长的波段:不能以空间波形式传播. 2) 超短波和微波:以空间波传播. 3.电离层波(天波):电波经电离层反射达到接收端. 1) 电离层:60 ~300km大气层中气体分子→太阳紫外线辐 射→产生电离→正负离子和自由电子→形成电离层. 高度↑ →电离度↑. 2) 电离层划分: D\E\F1\F2层,在夜间D和F1层消失.
频率范围 <3kHz 3 ~30kHz 30 ~300kHz 300 ~3000kHz 3 ~30MHz 30 ~300MHz 300 ~3000MHz 3 ~30GHz 30 ~300GHz
3. 船用通信波段 MF; HF; VHF; 微波. 二. 电波传播途径 1.地波传播:电波沿地球表面传播,波长越长绕射距离越远.地 面电性能参数随时间变化小,地形地物稳定,地波传播可 靠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