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分析报告编写办法
1 目的
,以最经济手段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亦为评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提供手段,为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提供依据。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成本管理。
3 职责
3.1财务部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质量成本核算,编制《质量成本财务报表》,汇总
编制《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报告》。
3.2 各职能部门负责收集、整理质量成本数据,填制《质量成本统计报表》,报至财务部。
3.3 技检部负责质量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
4 工作程序
4.1 工作流程
各职能部门按4.2条款有关内容按月或按季度收集、整理质量成本原始数据,报财务部;
财务部凭借会计帐目和统计帐目,分别对控制成本和控制失效成本填制有关成本报表;财务
部将统计结果报技检部,并与技检部共同对质量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并报告结果;技检部对分
析结果与计划指标进行比较,或评估趋势和变异,视需要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
施。
4.2 质量成本:为了达到产品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和产品发生不合格所支付的费用。
其一
般包括控制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控制失效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两部分。
4.3 质量成本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4.3.1 预防成本
a)质量工作费:开展质量管理所发生的办公、咨询、宣传、收集情况等活动支付的费用。
由财务部负责。
b)培训费:为提高员工素质,对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意识、质量管理、检测技术、操作水平等的培训费用。
由财务部负责。
c)质量评审费:二方审核、产品审核和制造过程审核---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体系审核、监督审核等费用。
技检部负责。
d)质量奖励费:为确保并改进质量而支付的各种奖金,如:质量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奖。
由财务部负责。
e)质量改进费:为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技术改造、工艺调整、产品特性改善、过程控制改进等费用。
由各责任部门负责。
f)工资及福利费:质量管理相关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
由财务部负责。
4.3.2 鉴定成本
a)检测试验费:对进厂的原材料、外协件及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半成品、成品进行检查、测试、试验时所发生的费用。
质量部负责。
b)试验设备折旧费:检测、试验等专用设备的折旧费——由财务部负责。
c)工资及福利费:专职检验人员、试验人员(如实验室化验人员)、专职计量人员的工
资及提取的福利费——由财务部负责。
4.3.3 内部损失(内部不合格成本)
a)报废损失:因在制品、半成品、成品达不到质量要求,无法修复造成报废的净损失;外购原材料、配件、外协件、外购件因管理不善达不到质量要求而报废所造成的损失。
由技检部负责。
b)返修损失:对不合格的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进行返工、返修所耗用的材料费和人工费。
生产车间负责。
c)过程重复检验费:生产过程出现第一次质量事故,经过返工返修后再次检测发生的费用。
由质量部负责。
d)设备故障损失费:机器设备出现故障或停电等其他原因造成产品质量事故,给公司带来的经济损失。
由车间负责。
e)运费损失费:由于其他原因造成产品未能及时正常发运,需经过两次以上(含两次)或采用其他运输方式而额外负担的运输费。
由营销部负责
f)新品开发损失费: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未能达到用户要求,产品开发失败而发生的费用。
由技术部负责。
4.3.4 外部损失(外部不合格成本):由营销部负责。
a)索赔损失:产品出厂后,因达不到质量标准而支付的赔偿费。
b)退货损失:产品出厂后,由于质量问题造成顾客退货、换货所发生的损失。
c)质量处理费:出现外部质量事故时,用于调查原因、分析问题所造成的费用。
d)产品降价损失:产品出厂后,因低于质量标准而降价所造成的损失,或用户返回产品修复后折价出售造成的损失。
e)产品责任:产品出厂后,因出现产品安全事故而造成的损失。
f)追回产品:产品出现安全事故后,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而追回同批产品所带来的费用。
g)现场服务费:产品出现事故后,我方派人去调解质量问题所发生的差旅费、应酬费等,以及现场采取补救措施所发生的雇工费等。
4.4 质量成本核算方法采用“质量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具体步骤如下。
4.4.1 资料收集与汇总
a)每一个责任部门均应设一名兼职统计员,专门负责本部门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汇总、呈报等工作。
b)部门统计员每月或每季度5日前将上月相关数据报送财务部汇总。
4.4.2 质量成本统计
4.4.2.1财务部对控制成本建立三级会计帐目,根据各部门汇总或呈报的有关数据进行核算,分别形成《预防成本报表》、《鉴定成本报表》。
4.4.2.2财务部对控制失效成本建立三级统计帐目,根据各部门汇总或呈报的有关数据进行核算,分别形成《内部损失成本报表》、《外部损失成本报表》。
4.4.2.3财务部核算出各类产品质量成本及其构成项目的分析数据,分析质量成本构成情况及相关比率和趋势。
包括但不限于:
a)内部损失占质量成本的比率;
b)外部损失占质量成本的比率;
c)预防成本占质量成本的比率;
d)鉴定成本占质量成本的比率;
e)内部损失与产值的比率;
f)外部损失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g)质量成本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4.4.2.4财务部将统计核算结果报质量部,与质量部获得及时、有效地沟通。
4.4.3 质量成本分析结果及处理
4.4.3.1质量部与财务部,需要时相关部门参加,对质量成本统计结果报表进行分析,形成《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4.4.3.2《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形成后报总经理批准,然后分发到相关部门。
4.4.3.3质量部组织有关部门对分析结果与计划指标进行比较,或评估趋势和变异,视需要组织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具体执行《持续改进管理程序》、《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4.5 各部门按《记录管理程序》的要求保存好本部门质量成本的有关记录。
4.6 每月15日前由生产车间向员工公布质量成本分析数据。
5 相关文件
5.1 AB/AB-4.2.4-01《记录控制程序》
5.2 AB/AB-8.5-01 《改进管理程序》
6 记录
6.1 AB/8.4-01《预防成本报表》
6.2 AB/8.4-02《鉴定成本报表》
6.3 AB/8.4-03《内部损失成本报表》
6.4 AB/8.4-04《外部损失成本报表》
6.5 AB/8.4-05《质量成本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