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命题范围(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二章离子反应结束 )2、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3、第Ⅰ卷为客观题48分;第Ⅱ卷为主观题52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 -16 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B.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

D.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故A错误;B.酒精灯失火,可马上用湿布扑灭,故B正确;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可以用抹布擦,再赶紧用水冲洗,故C错误;D.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浸泡,应用大量水冲洗,故D错误;答案为B。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2.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振荡应上下颠倒,左手托住,右手食指和中支按住塞子,该操作不合理,故A正确;B.量筒不能作溶解仪器,故B错误;C.制蒸馏水时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位置是支管口,故C错误;D.NaOH有强腐蚀性,不能放在纸上,应放在玻璃器皿中,故D错误,答案为A。

考点: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不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

B.光线透过胶体时,发生丁达尔效应,是因为粒子对光的散射造成的C.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所以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D.胶体能发生电泳,所以胶体带电荷,不在呈现电中性。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布朗运动是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故A错误;B.光线透过胶体时,发生丁达尔效应,是因为粒子对光的散射造成的,故B正确;C.胶体粒子也能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故C正确;D.胶体能发生电泳,是胶粒带电的缘故,而胶体是电中性的,故D错误,答案为D。

考点:考查胶体的性质4.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Mg2+、Cl-、OH-B.H+、Ca2+、Na+、NO3-C.Cu2+、K+、SO42-、NO3-D.Na+、SO42-、OH-、Ca2+【答案】B考点:考查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5.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 A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 AC.通常状况下,N 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 N 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标准状况下H2O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 A,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N 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故C错误;D.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其微粒的数目,故D错误;答案为B。

考点:考查阿伏德罗常数的应用6.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6.72 LN2 B.6.02 ×1023个 CO2 C.6 g H2 D.196 g H2SO4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B.6.02 ×1023个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C.6 gH2的物质的量为3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L;D.硫酸在常数下为液体;故体积最大的为选项C,答案为C。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基本计算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蒸发。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蒸发操作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蒸发,故A正确;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D.选择萃取剂与密度无关,故D错误;答案为D。

考点: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8.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孔雀石 B.硝酸烧碱绿矾C.醋酸乙醇碳酸钙 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类,故A错误;B.硝酸,烧碱,绿矾分别属于酸、碱和盐,故B正确;C.乙醇属于非电解质,不会发生电离,不属于碱,故C错误;D.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类,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酸、碱、盐的概念以及物质分类。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C.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D.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但原子数不等,故B错误;C.没有指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判断,故C错误;D.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的摩尔质量相等,故D正确,答案为D。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10.某10%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水后得到80 mL 20%的溶液,则该20%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6.25 mol/L B.12.5 mol/L C.7 mol/L D.7.5 mol/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x×10%=(x-100g)×20%,解得x=200g,蒸发后溶液质量为200g-100g=10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得20%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25mol/L,故选A。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晶体中含有Na+、Cl-,所以NaCl晶体能导电B.C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BaSO4难溶于水, BaSO4是非电解质D.Cl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但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答案】D考点: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2.VL硫酸钠中含Na+质量为m g,则A.m/23V mol/L B.23/mV mol/L C.2m/23 V mol/L D. m/46Vmol/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Na+质量为m g,则Na+的物质的量为mg÷23g/mol=m/23mol,VL硫酸钠中含则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23mol÷L=,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23Vmol/L÷2=m/46Vmol/L,答案为D。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13.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一一区别开来的是( )①Na2SO4、BaCl2、K2CO3、KNO3②NaCl、AgNO3、Na2CO3、CaCl2③CuSO4、BaCl2、NaOH、NaCl ④MgSO4、Na2CO3、Ba(NO3)2、H2SO4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①Na2SO4、BaCl2、K2CO3、KNO3可选用稀硫酸鉴别出BaCl2和K2CO3,再用BaCl2鉴别剩余两种溶液,有沉淀生成的为Na2SO4,故①错误;②NaCl、AgNO3、Na2CO3、CaCl2可选用稀盐酸鉴别出AgNO3和Na2CO3,再Na2CO3用鉴别出CaCl2,故②错误;③CuSO4、BaCl2、NaOH、NaCl可用观察溶液的颜色鉴别出CuSO4,再用CuSO4鉴别出NaOH和BaCl2,故③正确;④MgSO4、Na2CO3、Ba(NO3)2、H2SO4无法不用试剂将它们全部鉴别出来,故④错误,答案为C。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H+===H2O+CO2B.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C.硝酸与氢氧化钡反应:OH-+H+===H2O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钙是不溶性的盐,不可拆分,故A错误;B.铁跟稀硫酸反应生成Fe2+,故B错误;C.硝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故B正确;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u +2 Ag+ =Cu2+ + 2Ag,故D错误;答案为C。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15.某溶液中只含有Na+、Cl-、Fe3+、SO42-等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1:2,则溶液中Fe3+与SO42-的个数比( )A.1:2 B.1:4 C.3:4 D. 1: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溶液中电荷守恒,也就是说所有正电的总数应该等于所有负电的总数,即:n(Na+)+3n(Fe3+)=n(Cl-)+2n(SO42-)(乘的系数就是它的电荷数),设SO42-的离子个数为x,所以3+3×2=1+2×x,解得x=4,所以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2:4=1:2.故选A。

考点:考查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知识16.将VL HCl 气体(标况)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d g/ml ,则该盐酸的物质量浓度是( )A.Vd/22400 mol/L B.V/22.4 mol/LC.Vd/22400+36.5Vmol/L D.1000Vd/22400 +36.5V mol/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标况下V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VL÷22.4L/mol=V/22.4mol,质量为V/22.4mol×36.5g/mol=36.5V/22.4g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d g/ml ,则该盐酸的物质量浓度是(V/22.4mol)÷=1000Vd/22400 +36.5V mol/L,答案为D。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基本计算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17.(10分) 常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A.萃取B.分液C.过滤D.升华E.蒸馏F.洗气G.蒸发H.加热分解I.渗析J.重结晶,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选用的哪种方法最合适?(填字母序号)(1)除去水中的泥沙,(2)从碘水中提取碘(3)分离碘和铁屑(4)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5)用海水晒盐(6)海水淡化(7)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8)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9)分离植物油和水 (10)分离淀粉溶液中的氯化钠【答案】(1) C (2)A (3) D (4) H(5) G (6) E (7) F (8)J (9)B (10)I 【解析】试题分析:(1)除去水中的泥沙可选择过滤,答案为C;(2)从碘水中提取碘可选择萃取,答案为A;(3)分离碘和铁屑可利用碘升华,答案为D;(4)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可利用高温使石灰石分解,答案为H;(5)用海水晒盐可利用蒸发结晶,答案为G;(6)海水淡化可利用蒸馏操作,答案为E;(7)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可利用NaOH溶液洗气,答案为F;(8)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可使用重结晶法,答案为J;(9)分离植物油和水可利用分液操作,答案为B;(10)分离淀粉溶液中的氯化钠可利用渗析操作,答案为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