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开展化学开放性实验的思考探索摘要:目前,高中化学课程正在逐步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开放性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的精神。
通过分析开放性化学实验的涵义、特点,并根据教学实际构建了有效实施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开放性;涵义;特点;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
新课程标准要求:“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向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要鼓励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进行化学实验仪器的研制和开发。
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设计富有特色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在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最初都是来自于实验,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也依赖于实验。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而通过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更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一、化学开放性实验的涵义
所谓的化学开放性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之一,主要内容为将化学实验室开放,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出现,学生根据已掌握的与化学相关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选择一个主题,设计方案,完成实验过程。
化学开放性实验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激发学
生的自身潜能,更好地检查学生对书本各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的特点
高中化学教学阶段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性实验教学与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能够更好地符合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通过观察等方式被动地接受化学知识和技能。
这样一来,就造成学生缺乏设计和准备实验的能力,对化学实验的运行原理等理解不透,甚至失去进行化学实验的兴趣。
而在高中阶段开展开放性实验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一问题,能够凸显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实验教师的角色都进行了转换,不再是实验教学的主体,而更多地扮演学生进行实验的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亲自来选定实验课题,选择实验设备,并且制定实验步骤,最后还能够分析实验结果。
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化学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学习者。
2.突出实际性和探究性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理论性和内容的单一性,由于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材存在滞后性,造成教材中的实验往往与生
活相脱离,不具有实际性。
另外,一些教材将实验原理、步骤以及某些实验现象都给学生展现出来,造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按部就班,缺乏思考和探究精神。
高中化学开放式实验内容往往由学生根据所学章节自行选择实验主题,一方面,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更好的结合;另一方面,由于学生需要设计化学实验,对实验的原理、步骤等环节都需要进行思考,从某种程度上讲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实施的策略
1.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思想
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与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实验教学主体的不同。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看待师生关系,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
对于高中化学开放式实验教学而言,教师要改变主体地位,要以学生进行实验的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出现,也就是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也不能简单的作为实验秩序的维护者,要更多地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地参与到每个学生的化学试验中去。
另外,由于高中学生认知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但是教师不能将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教给学生,更多的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努力,要留给学生思考和动手的空间。
因此,教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理念是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有效进行的保障之一。
2.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很高。
因此,教
师要在平时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将一些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开放性化学实验教学实施奠定基础。
在平时的教学中,能由学生动手来完成的,教师就不要包办;能由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的,教师就不要轻易下结论。
另外,教师还要留给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准备,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等等的机会,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
3.转变实验教学内容,加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高中化学开放性实验的最大特点在于在固定的实验主题背景下,学生可以根据生活实际来设计实验内容。
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时,要注意转变教材中实验的内容,在不更改主题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实验内容。
例如,在处理“环境污染”这一主题的化学开放性实验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为学生制定具体的实验内容,要注重将环境污染实验与生活相联系,可以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原理的选择、化学反应装置的设计、尾气的吸收、废液废渣废气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就更有兴趣,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留下了思考和动手操作的空间,更好地实现了开放性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锡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5(6).
[2]蔡秀慧,李平,张欣.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实验与创新思维[j],2001(5).
[3]张文华,童建军.化学实验教学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6).
(作者单位西安市东元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