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诗归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5.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 什么样的评价?(6分)
• 2009年全国卷I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 注释: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 (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 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 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 (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 赏析。
• (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 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 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019全国1卷
•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手执纨扇,在庭园中徘 徊,面部表情神色忧郁。
• 请分析诗歌的深刻 主题
牧牛图①田锡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②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诗。②挽粟车,送军粮的牛 车。
• (1)第二句诗中的“似流水”值得玩味, 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
• (2)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
•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 河豚欲上时。”
• 一、问景物意境 • 2008年宁夏卷高考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 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 ⑵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 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 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 阅读下面一首题画咏物诗,思考: 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 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 独向斜阳叹白头。
惠崇 春江晓景
题画诗,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所 感而作之诗,即赏画者对绘画题材、内容、思 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或即兴, 或酝酿,或自题,或他题,或题画内,或题画 外。题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是 中国画与诗歌联姻的产物,把无声的画和有声 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 成趣,相得益彰,达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 界。题画诗往往寓情于物,抒情言志;再现画 意,点明主题;品评画物,赞美画家。题画诗 的共同特点大致有四种:化静为动;变无为有; 借题发挥;虚实结合。
•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
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 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 2011年辽宁卷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 • 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 • 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本诗是题画诗,诗中运用了多种表 现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加以赏析。
• 拓展3.秋风纨扇图
• 秋来纨扇合收藏
• 何时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
• 大都谁不逐炎凉!
• 注:画面是运用联想 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 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即使没见过画 的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甚至是如 果去掉诗歌的题目会让读者觉得这不是一 首题画而是一首写景诗。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 三、问手法技巧
• 全国新课标高考题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 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 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 3、借题发挥:在鉴赏题画诗时,不能单纯 的把诗歌理解为写景诗或状物诗,不同的 绘画题材在中国画家的笔下,往往是人格 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如梅之冷艳高雅、 竹之清雅高贵、兰之坚贞高洁、菊之不畏 风霜、山水之逸士优游、渔家之闲适自在 等等,因此读题画诗一定要体味诗人借诗 歌表达的思想情感。题画诗或谈论画作的 艺术造诣,或咏叹画面的意蕴抒发自己的感 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 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
• 2、变无为有: 画面由于受画幅的限制,不可能全方
位多角度的展现所画对象的内容,所以绘画的很多内容需 要我们面对画面,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应有而没有的景 物。而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这一不足,题画诗不仅写 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
• 首先要弄清哪些是画中之景,那些是画外之景。 回答这类问题时要答:这些景外之景的描写运用 了想象手法,使画面上的景物活动起来,变得有 声有色,体现了画外之景和画外之趣,拓展了画 面内容,使画面内容丰富多彩,便于诗人抒发自 己的思想情感。
• 《墨梅》诗人借诗表达了自身淡泊名利、一身正 气的思想。
• 4、虚实结合
• 题画诗毕竟是诗,是物象与心象的融合。题画诗 贵传画外之意,在好的题画诗中,诗人善于运用 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诗情与画意融为一体,创造 出优美深邃的意境。所谓实,就是指具体的景致 物象;所谓虚,就是指抽象的思维活动。以虚补 实,以情思突显景物,是题画诗的一大特点。
•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 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6分)
• 二、问情志主题 • 2006年全国卷Ⅰ诗歌鉴赏题: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 •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
甚有意态,戏咏。 •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 明人徐渭自题《墨葡萄》:“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人买,闲抛闲掷野 藤中。”
• 元诗人王冕自题《墨梅》:“吾家池砚池头树,个 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 坤。”
• 《墨葡萄》自己题自己的画作,当然,诗意与画 意浑然一体。作者把自己一生的怀才不遇、人生 的不平、郁勃之气,通过笔墨宣泄出来。
•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 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
•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 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