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膏固定技术PPT演示幻灯片

石膏固定技术PPT演示幻灯片


3
石膏的特点
• 自然界中多半为生石膏,加热至107-130℃后,失去3/4结晶水,成为熟石膏 • 熟石膏遇水,可重新结晶硬化
• 熟石膏再加热,其中水分完全消失,成为死石膏,加水后很难再硬化
5/16/2020
4
石膏的特点
• 石膏粉吸收水分而结晶硬化,此过程中不能用 外力重复搅动,否则结晶形成不完全,包扎时 亦需注意保护
有衬垫石膏:主要用于创伤后和手术后可能发生肿胀的固定 无衬垫石膏:多用于损伤较轻或手术较小,一般肢体不会发生严重肿胀的肢体固定
• 包扎形状与部位分类
石膏托:将一定层数的与宽度的石膏条带托置于患肢背侧或后侧 石膏夹板:将两条石膏条带分别置于肢体的伸侧和屈侧 石膏管型:用石膏绷带和条带结合缠绕包扎肢体 躯干石膏:用石膏绷带和条带结合缠绕包扎固定躯干,如头颈胸石膏、髋“人”字石膏等 特殊类型石膏:如U形夹板、肩外展石膏等
石膏固定技术
5
1
目录 Contents
5/16/2020
1 概述 2 石膏的特点 3 石膏的分类 4 固定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5 固定的范围、位置与方法 6 注意事项与并发症
2
概述
• 1798年,Eaton首次描写用石膏作硬化物质固定创 伤
• 1851-1852年间,石膏绷带卷应用于战伤治疗,并 记载用水浸泡来拆除石膏
• “临界点”:石膏在硬化程序中不许搅动而能 确实硬化和变得坚固的阶段;各种材质石膏粉 临界点不同
• 临界点之后不能再抚摸和改变位置,否则结晶 不完全
• 石膏变成厚的糊状时,表示临界点开始到达; 石膏失去湿而发光的状态或变成颗粒状时,表 示临界点已过去,操作需熟练迅速
• 所有多余水分平常状态下完全蒸发约需7d
5/16/2020
6
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 骨折、韧带损伤的固定 • 关节脱位经复位后的固定 • 骨、关节急慢性炎症的固定 • 成形术后(血管吻合、皮瓣移
植后等)的固定 • 先后天性畸形(小儿马蹄内翻
足等)的矫正或治疗
5/16/2020
禁忌症
• 全身情况恶劣,如休克病人 • 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不宜
• 特别注意膝轮廓及足横弓及足纵弓的塑形
• 塑形和缠绷带是同时进行的
• 修齐边缘
12
注意事项
• 暴露清楚,避免石膏固定远近端有卡 压,如衣服袖口,戒指等首饰
• 绷带包扎时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 运,过松影响固定效果
• 做好清洁工作,擦除肢体上石膏粉, 美观、血运观察
• 抬高患肢,早期临近关节功能锻炼 • 定期复查
行躯干石膏固定 • 患部伤口确诊或可疑厌氧菌
感染者 • 进行性浮肿患者 • 怀孕妇女绕胸腹部包扎 • 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固

7
固定的范围
➢关节内及关节周围骨折,关节近端及远端骨干均需固定 ➢关节外骨折,临近的上下两个关节均需固定
• 腕部骨折(桡骨远端)
其上骨骼=桡骨;管型石膏/夹板固定应起自肘关节之上,防止前臂(桡侧)在腕部旋转
5/16/2020
10Biblioteka 固定的位置• 图5片/16引/2自02《0 石膏固定操作手册》2014年,【加拿大】Stephen R. Thompson 【美】Dan A. Zlotolow 著,赵宇 张保中主译,人民军医出版社:P130-11131.
固定方法
准备 浸泡 包扎 塑形
5/16/2020
• 厚度:上肢一般是10-12层,下肢12-14层 • 宽度:包围肢体周径2/3为宜 • 衬垫:在骨突及神经走行部位放置衬垫,防止压迫性溃疡及神经受压
• 1872年,St.John提倡在石膏和皮肤之间衬以棉花, 预防并发症
• 1894年,Korsch认为不加衬垫的石膏型更加密贴 肢体,并采用“U”形铁条固定于下肢石膏型上作 步行镫
• 1914-1918年间,Boehler指出石膏绷带包扎的并 发症多半因包扎技术不良引起
• 图5/片16/引202自0 《创伤骨科学》【美】Browner等主编 王学谦等主译:P6.
• 窗口肿胀:局部开窗后未正确处理,形成局部压力薄弱区
• 肢体畸形:固定位置不当
• 神经麻痹:石膏长期压迫神经所致,如腓总神经
• 图片引自5/1《6/A20t2la0s Of Plaster Cast Techniques 》 Second Edition,1974,E.E.Bleck et, P:P146.
13
石膏固定并发症
• 血液循环、淋巴回流障碍:包扎过紧或肢体持续性肿胀,应松紧适宜,抬高患肢,鼓励活动
• 压迫性溃疡:局部凹陷长期压迫或固定过松,局部滑移摩擦
• 固定后复查X线片不应是洋葱皮样(图1),而
应是一条实现(图2)
图1
图2
5/• 16/图20片20引自《石膏固定操作手册》2014年,【加拿大】Stephen R. Thompson 【美】Dan A. Zlotolow 著,赵宇 张保中主译,人民军医出版社:P5169.
石膏的分类
• 有无衬垫分类
5/16/2020
8
固定的范围和时间
5/16/2020
9
固定的位置
➢除外紧迫原因,则每个关节都应固定于最佳位置以确保 解除固定后关节有良好的活动度(功能位)
• 肩关节:内收内旋位 • 肘关节:屈曲90°位 • 腕关节:背伸30°位
• 拇指:最大伸展和外展位的中间位置 • 手指:掌指关节140°,近指间关节130°,远指间关节150° • 髋关节:外展10°-30°,屈曲20-45°,外旋15° • 膝关节:屈曲15-30° • 踝关节:背伸中立位
其下骨骼=腕骨;管型石膏/夹板固定应终于接近掌指关节处
• 胫骨干骨折
其上关节=膝关节;管型石膏/夹板固定应起自大腿,以限制膝关节活动
其下关节=踝关节;管型石膏/夹板固定应终于足趾以限制踝关节活动
• 踝关节骨折(腓骨/胫骨远端)
其上骨骼=胫骨+腓骨;管型石膏/夹板固定始于膝关节远端(胫骨结节以远)
其下骨骼=距骨;管型石膏/夹板固定终于足趾近端
• 平放入水,待无气泡后水平取出,水温21℃-26℃ • 手握住其两端,将多余水分轻轻挤出,勿绞扭 • 置于台上,手掌密贴快速抚平,并置于衬垫上
• 紧贴皮肤,务使平整无皱褶 • 管型石膏固定时,边固定边抹平,勿折叠,后一圈覆盖前一圈1/2
• 临界点到达前迅速用手掌鱼际部进行塑型,切勿用手指,以免形成凹陷造成 局部压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