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经济学案例(规模经济与供求关系)

管理经济学案例(规模经济与供求关系)

伊利集团发展案 例分例
-----从规模经济与供求 关系角度看
背 景 知 识
• 内蒙古伊利集团自1997年进入液态奶行业 以来,短短5年间发展成为中国液态奶行 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 为什么在液体奶这种传统的区域性较强的 产品市场上,伊利能够后来者居上,几年 内获得快速发展?
机 遇
• 1996年下半年开始,伊利集团开始对进入 液体奶市场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市 场调查发现,国内缺少高档液态奶产品, 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问 题
• 伊利液体奶首战告捷后,很快面临供货不 足的压力。 • 伊利很快意识到,在一条或给定数量生产 线上提高产量和挖掘效率终究是有限的, 超过经济合理性的限度,会造成设备维修 费用增加,故障停机发生率提高,产品耗 损及不合格率上升,最终导致成本增加。
• 因而,有效的办法就是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在投产一年后的1998年,伊利增添了三条利 乐包装线,在原先第一车间旁边扩建第二车 间,1999年又兴建了第三车间,新进了9条 利乐包装线。
举 措Βιβλιοθήκη 影 响 与 分 析• 规模扩大带来规模经济 • 1.大量购买使设备采购成本大幅度下降, 生产原辅材料价格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 2.由于市场广告的规模采购及投放,提高 了广告促销作用 • 3.由于多点生产就近配送,使产品运输成 本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 4.规模生产使工人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举 措
• 伊利为产品作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定位,即 “高质、高价格、高利润、高铺货率”。 • 250毫升奶零售价为2.5-2.8元,这在当时是 国内牛奶的很高定价。然而,凭借优良的产 品品质,液体奶产品迅速进入全国许多城市 市场,不出半年就取得了初步成功
分 析
• 用管理经济学角度分析伊利第一步成功的 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了市场的供求关系, 看准了国内消费者对于高档液态奶产品需 求量的剧增而按需生产供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