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本教育为先
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近年来,淅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县委卢书记亲自安排部署我县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作,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切入口。
从改变学风,校风,从而带动社会道德风尚的转变。
培养孩子们道德修养,明辨真善美,从而影响民风,改变民风!在过去一年里淅川德育教育可以说是效果显著,孩子们的精神面貌也大有改变!在我县教体局局长李晓辉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卢书记的指示精神,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提出了“德育为首、质量核心”的教育理念。
在全县中小学通过强力规划引领,注重课堂渗透,做实主题活动,突出家校共育等措施,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
促使家长,学校,社会,同心协力,共同构建德育大课堂,组织德育大网络,是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道德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为了使淅川县中小学道德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二月十九日,新年伊始,县教体局李局长利用周末时间,亲自组织带领我县教育系统中小学校长30余人到灵宝函谷关中心小学初中,对那里的教研道德经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进行调研学习。
调研团首先在灵宝第三实验小学听了一场《无为之治不言之教》的报告,对学校道德根文化教育有了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
随后,调研团与孩子们一起参加了函谷关镇中心小学庄严的升旗仪式。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背诵了上周《道德经》选章,诵读了本周要背诵的选章。
在道德根文化教育特色活动展室里,该校校长李大治介绍了《道德经》进校园活动的成果,李局长及研学团成员欣赏了老师们手写各种字体的《道德经》,翻阅了该校编写的校本教材及课外阅读教案,观看了学校特色活动短片.详细了解了《道德经》文化深入校园的具体做法,对“文能诵道德经,武能打太极功”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表示赞叹。
随后,函谷关镇中心学校校长、函谷关道德经研习社社长王鹏儒以《传承经典以德润心以文化人》为主题,向研学团汇报了函谷关道德经研习社成立前后,全镇道德根文化教育的思维脉搏与行动轨迹。
在函谷关中学的《道德经》进校园活动成果展台前,李局长及研学团成员认真查阅了道德根文化档案资料,不时与学校负责人沟通以德养慧,寻根问道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研学团观摩了《道德经》1—3章内容的研习交流常态活动。
研习活动由“诵读正音断句、分组推选代表释义、分享研习感悟、总结点评”四部分组成。
研习成员搜集资料、研读不同版本的《道德经》注解、联系实际详细解读。
分享研习感悟时,有的引经据典,有的以
史寻道,有的畅谈从中领悟的教育规律、管理之智。
一上午紧张地参观学习后,李局长及调研团成员顾不上休息,下午又参观了函谷关道家之源太初宫、函谷关修德养廉馆和函谷关关楼。
在函谷关景区老子广场,淅川县道德根文化教育研学旅行团三鞠躬拜谒老子金像。
集体诵读《道德经》,体验道德根文化的博大精深。
函谷关文化中心主任王赞芳女士在讲经堂里,为研学团准备了题目为《研习道德真经享受幸福人生》的精彩演讲,深入浅出的讲解、贴近生活的案例使研学团成员个个都为之动容,对道德教育先修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对于此次研学活动,大家一致认为,收获最大的是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了发现和发挥《道德经》在教育教学中,为教育改革和民族复兴提供的智慧与能量,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的心灵鸡汤和精神营养,以滋养和启迪人生慧识和自性光明。
达到了考察调研的预期的效果。
李局长对研学团谦虚认真的学习态度给于高度称赞。
李局长强调:“研习《道德经》是一项纯学术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去中心化,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唯上,不唯权威;二要去行政化,校长和教师一样,教师学生一样;三要去功利化,研习经典目的是汲取智慧,释放正能量,不为功利”。
撰稿人陈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