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江林学术研究报告之基于“标准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通用1)PPT课件

吴江林学术研究报告之基于“标准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通用1)PPT课件


小结:辨析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明确学习结果的 基本思路
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不能被直接检测
课程标准
教学主题
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教材分析
核心素养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学习结果
关于教学主题的具体知识,可被直接检测
第二步: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
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有生活经验与兴趣,对各种几何图形
⑤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小学数学内容标准: 辨认四边形
内容标准/学 段目标能作 为课堂教学 目标吗?
①辩认四边形 的哪些内容?
②这些内容 如何辩认?
③这些内容分别要 辩认到什么程度?
显然,内容标准不能直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标; 所以,将内容标准转化为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起点。
二、基于课程标准研制行为目标

特点、再从特点区分不同的四边形,
应用特点辨认不同四边形 需要较强的图形观察、系统分析、逻
辑推理能力,才能初步形成四边形的
程 序
难点
系统认识,这对中下水平学生有难度。 有感性经验,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性 性质:相对三角形不稳定 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四边形不稳定的

特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分析
识 建模和实验的方法
不同四边形
区别不同的四边形
观察、系统分析、逻辑推理能力, 才能初步形成四边形的系统认识,
程 序 性 知 识
难点
性质:相对三 角形不稳定
建模和实验的
简述四边形相对三 角形是不稳定的
这对中下水平的学生有难度。
有感性经验,对实验有浓厚的兴 趣。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四边形 不稳定的特征,对学生的动手能 力、比较分析能力、数学表达能
教学目标
功能
质 量 标 准 指向
教学活动 教学评价
情感态度 过程方法 知识技能
情感目标 过程目标 知识目标
检测 实现
④三维目标的关系
标 目 阶 三
三维目标是递进的不能分割的整体,无须分开叙写
②教学目标的取向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应采取何种目标取向 呢?
以行为目标为主,生成性和表现性目标为辅,
以结果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相结合的方式,反映 学习目标的三个维度。
•应该达到怎么的认知程度? •达到期望的认知程度需要怎么的认知条件?
第三步: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行为程度
知识体系
行为程度
学情分析
特点:4条边和 4个角
能从边和角两个角 度归纳并 说出四边
有生活经验与兴趣,对各种几何 图形 有感认识,已学过边和角,
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从边 和角的角度归纳得出特点,需较
数学思考: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
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1.2 基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
空间观念 (核心素养)
生活情景图
几何图形(陈述性知识)
数学推理 (核心素养)
从边和角认识 四边形特点
形的定义(二个特 强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数
点)
学表达能力。
陈 述 性 知 识
重点
图形:有多种 会用二个特点 判断 不同类型 四边形,学会以边
应用特点辨认 和角的特点为依据
能凭经验辨认四边形与非四边形、 不同的四边形。三年级的学生有 较强的探究兴趣,从不同的几何 图形中归纳特点、再从特点区分 不同的四边形,需要较强的图形
去哪儿?
编写 依据
学习 基础
•“五步法”:基于课程标准研制行为目标
例1:三年级数学(上):四边形
第一步: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学习结果
1.1 分析课程标准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运 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辨认四边形
知识技能: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 常见的平面图形;掌握初步的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要求很高,学生
都有较大困难。

小结: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的 基本思路
三点辨析: ①重点和难点确 立的依据 是什么? ②教材和学情分析结束后,为何可以确定重点和难点? ③教材和学情分析结束后,为何必须确定重点和难点?
陈述性知识 分析 知识基础
程序性知识
能力基础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实践中,目标的取向还与一门课程的性
质和某个课题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结果性目标所占比例 大一些,语文、英语、思品、体育、艺术等课程, 体验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所占比例大一些。政治、 历史则介于两者之间。
③行为目标的要素
建议进一步阅读: 马杰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特点:4条边和4个角 从边和角认识四边形特点
有感认识,已学过边和角,有一定的 观察和分析能力。从边和角的角度归 纳得出特点,需较强的观察、分析、
推理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述 性
重点
凭经验能辨认四边形与非四边形、不 同的四边形。三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
知 图形:有多种不同类型
探究兴趣,从不同的几何图形中归纳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教育部国培专家 教育部基教二司校本教研专家组成员
吴江林学术报告系列之五
什么是教学评一致性? 学生要去哪里?如何去?到哪了?(目标、活动、评价)
第一部分:如何设计适切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之理论基础





①教学目标的意涵
教学目标是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 质量标准(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它由“知识”和 “认知过程”组成),它是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 评价提供依据。
四边形的几何特点(陈述性知识) 从边和角认识特点(程序性知识)
四边形的特点
应用意识 (核心素养)
生活情景图
数学推理 (核心素养)
数学模型 (核心素养)
四边形分为不同的种类(陈述性知识) 从边和角对四边形分类(程序性知识)
四边形相对三角形不稳定(陈述性知识) 建模方法及实验方法(程序性知识)
1.3 明确学习结果
课本资源
校园生活情景图1 常见几何图形 常见四边形 校园生活情景图2 实验


述 性
识知

方程

序 性


特点: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从边和角认识四边形特点
图形:四边形有多种几何图形 应用特点辨认不同四边形
性质:四边形相对三角形不稳定 建模方法和实验的方法
核心 空间观念、推理能力 素养 模型思想、应用意识
方法
力要求很高,学生都有较大困难。
第四步: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行为条件
知识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