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2020届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
第I卷
2020.03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距离东京市中心约30公里的习志野市政府与当地公司合作,利用地下闲置的管廊建起了地下植物工厂。
管廊内温度常年保持在18—22 0C,非常适合蔬菜生长。
地下工厂的LED光照和营养液输送都自动化完成。
蔬菜生长过程中,LED灯每天熄灭
10个小时,生长24天后被传送带送到地面,包装后在超市销售。
据此完成1—3题。
1.与地面种植相比,习志野市地下管廊生产蔬菜的突出优势是
A.距离市场较近B.生产技术水平高C.温度调节费用低D.环境污染较少
2.蔬菜生长过程中,LED灯光每天熄灭10个小时,主要是为了
A.改善蔬菜品质B.提高蔬菜产量C.减少能源消耗D.保护照明设备
3.当地政府建设地下植物工厂的直接目的是
A.研发农业技术B.改善城市环境C.利用闲置设施D.增加就业机会
常住人口是实际居住在某地一段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非户籍人口是户口不在目前所在地的人口。
图1示意我国某市近二十年来常住人口与常住非户籍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回答4—5题。
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二十年来该市
A.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B.非户籍人口比例逐年上升
C.曾经出现招工难现象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5. 2010—2015年,影响该市常住非户籍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房价高低B.户籍政策C.环境污染D.产业升级
消落带是水库周期性蓄洪和泄洪过程中,水位升降所造成的库区边缘被周期性淹没
的土地(图2)。
为满足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需要,三峡水库形成了高差30米、面积达400多km2的消落带。
据此完成6—8题。
6.夏季,三峡水库消落带“淹没一出露”频繁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发电B.防洪C.灌溉D南水北调
7.水库消落带容易发生
A.沙尘暴B.地震C.滑坡D泥石流
8.对消落带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是
A.大量采挖砂石B.修梯田种植水稻C.发展水产养殖D.种耐淹抗旱植物
地理爱好者小明在环游世界的过程中,于2019年11月某日拍摄到某城市行道树照片(树冠和树干),如图3所示。
此种树木是该城市最主要的行道树种、大部分行道树叶子已经落去,个别枝杈开始发黄,但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些行道树依然保留较多树叶。
据此完成9—11题。
9.推测图中城市最有可能是
A.旧金山B.海口C.惠灵顿D.天津
10.同一街道内,导致行道树落叶时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B.水分C.光照D.气温
11.行道树下铺设塑料网格替代原来的地砖,其主要目的是
A.美化地面环境B.增加雨水下渗C.加快雨水蒸发D.减弱热岛效应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北卡罗莱纳州位于美国东南部大西洋沿岸,早期,该州是个农业州,经济基本上依靠烟草和棉花种植,20世纪中期,烟草和纺织等传统产业不断萎缩。
该州教育发达,有三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
当地政府受到“硅谷”崛起的启发,发挥本地优势,建设了“研究三角园”(图6)。
目前,“研究三角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园区,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典范。
(1)分析北卡罗来纳州种植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
(6分)
(2)推测20世纪中期,北卡罗来纳州传统产业萎缩的原因(6分)。
(3)分析“研究三角园区”兴起的区位优势。
(8分)
(4)“研究三角园区”预留有大片绿地,指出其主要目的。
(4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春季,是横断山区容易发生森林火灾的季节,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如果风力较小,也会用“点倒火”(图8) 方式快速灭火。
2019年3月31日,位于横断山区东侧的四川凉山州发生森林大火,由于风力、风向突变,突发山火爆燃。
图7示意凉山州森林大火位置及地形(等高线单位:米)。
(1)简述横断山区春季易发生森林火灾的自然原因。
(8分)
(2)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点倒火”灭火的原理。
(6分)
(3)推测此次凉山州大火中,发生山火爆燃的原因。
(4分)
(4)山火对森林生长的环境有害也有益,请任选一个方面进行说明。
(4分)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自2005年以来,我国某AAAA级旅游景区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整,有效促进了景区的发展。
图10为200 5-20 17年该景区土地利用状况变化示意图。
指出2005—2017年间该景区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及对景区发展的意义。
(10分)
44.【地理―选修3:环境保护】(10分)
“煤改电”是在煤炭产地发展坑口电站或利用其他能源发电,将电能输送给用户,用户能源结构由直接燃煤为主改为用电为主。
2018年以来,我国积极稳妥地推进北方地区“煤改电”工作,取得了良好环境效益的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煤炭资源。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煤改电”对煤炭资源的保护作用。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