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评分标准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评分标准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评分标准编号部门得分
比赛标准的操作流程与细节手法
(依据CPR’2010国际指南)
1、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
2、检查意识:到达患者身边,跪于右侧,就地抢救。

应尽量靠近患者身体,双膝分开、距离与自身肩部同宽,左膝盖平患者肩部水平(操作过程中膝盖无来回移动)。

判断是否昏迷的方法为呼唤、拍肩,应凑近病人耳旁5公分,分别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各大声呼喊一遍:“喂、喂,你怎么啦?”、“喂、喂,你醒醒!”,同时用手拍打患者的双肩,不能击打或摇晃其它部位,检查意识限时2秒钟完成。

3、观察呼吸:发现患者无反应,接着用眼睛扫描患者的面部和胸部,观察呼吸是否正常(例如有无呼吸急促、呼吸缓慢甚至临终前异常呼吸),而不用检查有无自主呼吸。

规范数数计时“一千零一、一千零二”,观察呼吸限时5-10秒
4、启动BLS:一旦发现患者连呼吸也不正常,立即高声呼救:“患者无反应,叹气样喘息,快来人呐、准备抢救!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5、摆放体位:将患者体位摆放成标准仰卧位,置于平整的地面上,稍后口述“理顺患者身体”,保持身体平直、四肢无扭曲;同时跪姿和体位也保持正确。

6、判断循环征象: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规范手法在正确部位触摸患者的右侧颈动脉搏动(如果正确,模型人显示器的颈部指示灯将会点亮绿光),同时眼睛沿顺时针方向巡视患者四肢,检查肢体是否还在抽动,最后将目光停留在脸部看有无咳嗽反射(顺便观察病人面色)。

数数计时(从“一千零一”数到“一千零六”),时间刚好控制在6秒钟完成。

7、建立人工循环:一旦判断患者无心跳,尽快由实施第一轮胸外心脏按压(必须在看表后30秒内开始胸外按压)。

在做第一轮心脏按压动作的同时,注意,第一轮胸外心脏按压只对流程质量作主观评估(即只由考官凭肉眼观察选手的操作步骤和手法、对比赛过程进行评分),
徒手做胸外心脏按压的规范要点(六要素):
(1)按压部位——胸骨正中线的中、下三分之一段交界处,单手快速定位的方法为“掌根部居中、左手中指刚好平患者两乳头之间的连线上”,对体型异常者应改用双手定位法——“胸骨下切迹之上两横指”。

每个轮回周期按压之前,比赛都要求先用左手单手定位,部位准确、动作清晰;施救者的左手掌根部应始终贴住患者的胸壁皮肤,做到“放松不离位”,牢牢将左手掌固定在正确的按压部位上,不得进行跳跃式按压。

(2)正确手势——快速定位后,施救者马上抽出右手搭在左手的手背上,双手重叠并十指交叉、相互扣起来;只能用左手的掌根部与患者的胸骨接触(面积越小越好),左手五个指头必须全部翘抬起来,不可将按压力量作用于患者的两侧肋骨上,以免造成骨折。

(3)按压姿势——施救者双膝跪地,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双肩位于双手正
上方,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施压(利用杠杆原理),而不是靠两个手臂的力量发力;因此双臂必须绷直,肩、肘、腕三关节呈一条直线(尤其肘关节不得弯曲),无晃动或摇摆;而且手臂这条直线须与患者胸部形成90°直角、不能倾斜,以施救者的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过程中要求平稳、有规律,用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不得进行冲击式按压;操作者的目光应始终盯着患者脸部,全程观察其面部表情和面色改变,以便及时评估胸外按压是否有效。

(4)用力按压——按压深度应使成人胸骨下陷超过5厘米以上(至少需要施加30kg 的力量,比赛标准规定最多不超过6cm),而儿童为5厘米、婴幼儿4厘米;简便、直观的评估指标为每次按压都能触摸到患者颈动脉搏动,同时面色逐步变红润。

每次下压完成后手臂力量都要松解,保证压力释放、充分放松,让患者胸廓完全回弹,使得心脏能充分舒张受血。

(5)快速按压——按压频率要达到100次/分钟以上(比赛标准限定在110±10次/分范围),但由于还要交替做人工呼吸,故每分钟不可能压够100次;具体地说16~17秒钟要完成30次按压,即每次按压用时不超过0.6秒,往下按压与向上放松的时间要基本保持相等。

应通过数数来掌握节奏,规律为个位数加多一个尾音(如“1下、2下、3下、4下、5下…10下…11…21…30”,数数始终发两个音),建议施救者大声地数出来。

(6)中断按压的时间最好能控制在5秒钟以内、最多不准超过10秒钟,以免影响人工循环效果,降低心肺复苏的抢救质量。

(7)通气:要求仰头提颏,通气时间1秒,呼气时间1秒。

通气可采取口对口、及口对面罩通气。

8.电击除颤(D):国际指南规定,对于当场目击的成人心搏骤停,电击除颤越早越好,只要除颤仪一到达病人身边,就应尽快开始实施电击除颤,此时除颤是第一优先。

比赛要求使用除颤仪或全自动体外除颤仪(简称AED),选用AED比使用半自动除颤监护仪更为简单、实用,CPR国际指南推荐在基础生命支持阶段应该选用AED进行电击除颤。

除颤仪使用:(1).迅速打开除颤仪开关,调至监护位,除颤仪电极板显示“室颤”,进行电除颤。

(2).迅速擦干患者皮肤,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电极板上。

(3).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上缘上胸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电极板上缘放在左下胸、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并观察心电波形,确定仍为室颤。

(4).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双向波用200J ,
(5).按压除颤器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并大声口述充电“旁人离开”,充电完毕“旁人离开”
(6).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键,并有下压动作,完成除颤放电。

除颤器使用中,除颤部分口述,禁止调至除颤档选择能量除颤,避免误伤选手及损伤器材。

9.放电结束,电极板归位并立即进行5个周期30:2的按压与通气。

10.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5-10秒,报告呼吸心跳恢复,复苏成功。

11.整理患者衣物,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

整理病人,穿好衣服,收拾物品,摆放侧卧位(又称“恢复体位”,比赛结束时将模型人的头象征性侧向一边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