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说课稿
说目标
阅读和鉴赏活动的目标是充实精神,完善人格提神 境界,加深个人对自身,社会和自然的思考 。
课 程 目 标
过程应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鼓励学生 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解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习古代优秀作品,要体会其中蕴含的名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并且能够背 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词题 《望海潮》
意象选择或典故使用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十万人家 云树 怒 涛 霜雪 天堑 珠玑 户盈罗绮 三秋桂 子 十里荷花 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 阔、杨柳、晓风、残月
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 用了比喻、夸张、点染等手法,极力 铺排渲染
情绪意境和主旨
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的惊叹 艳羡、赞美之情,词风一反惯常风格。
《声声慢》:是晚期词。深重的家国 之愁和个人境遇悲苦之愁。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般认为 是豪放派词作的千古佳作。
苏轼 豪放派
《定风波》:则是苏轼大观洒脱人 生态度的鲜明表现。
辛弃疾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都是表达 金救过主题,倾吐不满与忧愤。
横向整合
横向:宋词属于教材“阅读鉴赏”部分 第二个单元,与前面的中外戏剧和后面 的社会科学论文和随笔以及古代人物传 记单元分别代表了集中不同的文学体裁。 通过宋词的学习,能够品味和赏析不同 题材、风格的宋词所传达的情思和意境。
一、 单 元 教 学 模 式 二、 三、
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初步诵读 感知情调 品读鉴赏 自主探究
回归课文 学写生字 拓展延伸 自我展示
2分钟 8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四、
五、
回归文本 总结升华
情绪意境和主旨
鉴赏
预习
了解词的常识和作者生平简 介及相关作品。
诵读 达 成 策 略 单 元 目 标
诗词教学的核心,增强语感, 把握情感和意境。为鉴赏诗 歌奠定基础。
清秋 落日 断鸿 游子 吴钩 栏杆 许汜 恒温
张翰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用典抒情
上阕写景抒情,表达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下阕用典抒情, 直抒胸臆,阐明了了一心报国,不可动摇的人生信念。
《永遇 乐· 京 口北 顾亭 怀古》
孙仲谋和刘裕雄才大略 刘义隆草率出兵 佛狸祠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廉颇
上阕追慕英雄人物,表达抗金救过的热情;下阕借古讽今,批评 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重用人才的愤懑之情。两首词既 印证了辛弃疾作为伟大了爱国诗人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 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
《雨霖铃》
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塑造离别场景,渲染了凄清冷清的意境,表达了不忍与爱人离别 痛惜伤感之情。舒缓而哀恻中传递出一种烟水迷离的凄美 正是最典型的“婉约”词风的体现。
《念奴 娇· 赤 壁怀 古》
《定风波》
大江 乱石 惊涛 千堆雪
写景抒情 虚实转换、细节刻画、对 比衬托的艺术手法,表达深刻 的人生哲理。
课程目标 立体整合
单元目标
单元设计
说目标
内容分析
说教材
单元编排体例 模块编排体例
说教学
教学评价 课程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
研 说 流 程
说教材
二、宋词
三、社会科学 与随笔
四、古代人物 传记
一、中外戏曲
阅读鉴赏 表达交流
梳理探究
名著导读
体模 例块 编 排
单 元 编 排 体 例
单元提示 主体课文
点明本单元内容的主题,并明确 学习要求;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宋词的有关词牌、词题,小令、中 调、长调等知识和作者生平简介及写作背 2、掌握诵读技巧。整体感知不同作品风格 和艺术魅力。 3、感知作品内容,体味作者情感和主旨, 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4、背诵8首词。
单 元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点拨指导和自主学习与合作 习相结合,深入体味作者情感,学会鉴赏 词的方法。(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描绘壮丽之景、刻画英雄人物,抒发对古代英雄豪杰的仰慕之情 同时表达对人生苦短功业未成的无限感慨和最终在失落中 找到解脱的豪迈之情。
竹仗 芒鞋 一蓑 春风 斜照 风雨
以小见大 一语双关手法
面对人生风雨的沉着、泰然自作、随遇而安,表达了乐观、旷达 洒脱的人生态度》
知 识 整 合 纵向整合
纵向:古典诗词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 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名族的瑰宝。所 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人 教版实验教科书五个模块一共安排了四个 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和古代诗词,前面 学生已经通过新诗的学习、唐前诗歌和唐 宋诗歌的学习,掌握了分析诗歌的意象、 把握节奏以及知人论世等分析主旨的方法, 这样的安排也符合学生的认识习惯。所以 本单元与前面的学习相辅相承,完善了学 生的知识结构。宋词安排在第四册,学习 本单元还应该带领学生总结诗词鉴赏的基 本方法,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 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或体悟真挚情 汲取人生智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品味鉴赏,感受 词的艺术魅力。
说教学
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本着打造高效课堂的 课改理念,制定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概采用以下授课步 骤:
主体课文是围绕单元的主题 选编的几篇课文,分为精度和略 读课文。
研讨与练习
对理解文本内容的重要提示,也 是拓展和延伸。
《望海潮》:壮阔宏大,一反柳永 一贯风格
柳永 婉约派
单 元 内 容 分 析
《雨霖铃》:缠绵婉转 ,是柳永的 代表作
李清照
《醉花阴》:是词人早期词。抒写对 醉花阴:是词人早期词。抒写思夫 丈夫的思念。 之愁。
《醉花阴》
薄雾 浓云 酒 西风 黄花
比喻、烘托
前期闺怨词,表达重阳佳节独守空房,因对丈夫刻骨的思念而哀 怨难诉、愁肠百结的情绪。
《声声慢》
淡酒 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黄昏
叠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后期避乱江南,经历了国破家亡之痛、颠沛流离之苦、老年寡居 之悲等一系列悲剧,词中包含着孤独寂寞和凄苦之愁!形 成了易安词凄美、哀怨的婉约风格。
说设计 《声声慢》
本课地位 学情介绍
声 声 慢
本文属略读篇目,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是作 者南渡后的名篇之一,本课将重点赏析,写词 人历遭国破家亡夫丧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 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