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教育和谐与教育竞争

浅谈教育和谐与教育竞争

浅谈教育和谐与教育竞争【摘要】教育和谐是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在校园生活中学校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体现出育人环境的自然和谐,体现出温馨和教化和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良好外因;有序的教育竞争能使教育得到稳定发展,将和谐和竞争有效地统一起来。

共同进步能极大地开发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校园文化教育和谐教育竞争有效统一胡锦涛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起来,就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着力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

“和谐”是一种生存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我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理想,社会和谐涵盖的是社会的方方面面,校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重要组成部分。

有人说,和谐与竞争是一对死敌,不可共存。

其实不对。

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在一个单位内部,差距和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每年的教职工考核不同程度的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所以,高明的管理者一方面利用这种差距,来激励教职工进行竞争,以竞争型的提升机制来促进和谐,让每个人各适其位,各重其职,各展其才;另一方面制定人本的管理机制,注意让教师在宽容、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竞争,或多增加点关于团队合作方面的指标内涵,大力培植群体精神和群体意识,以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从而打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江津二中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认为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

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挥,依法治校得到真正落实。

公平正义,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师生员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安定有序,就是学校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学校保持安定团结。

和谐发展,就是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提高、教职员工生活富裕、工作生活环境良好。

“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教育的竞争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竞争,是教育理论、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竞争,是干部和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竞争,是教育质量和教育品牌的竞争。

没有竞争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

”江津二中坚持竞争的办学思想,以竞争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以竞争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以竞争培养创新型人才。

和谐社会向失序的教育竞争提出挑战。

失序何以谈和谐?教育竞争失序何以保障教育的和谐发展?断裂失衡的社会何以构建和谐社会?显然,无序的教育竞争与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构建和谐社会对失序的教育竞争提出了挑战。

一种以秩序为本位的教育竞争是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程序和深厚动力。

当我们把视角投入于教育竞争的失序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教育失衡。

什么是教育失衡?教育失衡意指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基础教育失衡的负面效应表现在:不同地区人口教育程度产生差异;不同民族人口教育程度产生差异;一些群体面临不利的教育机会;助长了性别教育差异。

这些本可以消除的差异,或者说至少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差异,因为制度和非制度的关系仍在扩大。

是谁制造了这些差异?又有谁能够消除这些差异?这是对教育竞争的失衡与构建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的负面影响的追问。

有序的教育竞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和谐是指合乎规律、稳定安全、合作、同意和互补,是对“同”的欣赏、对“异”的尊重。

和谐是秩序所指称的最高境界。

在和谐的秩序状态下,个体无论怎样怪异地行动,不仅不会有损于和谐,而且本身就是和谐的体现。

教育竞争秩序,就是教育竞争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而不是过度的、无序的、恶性的竞争。

有序的教育竞争能使教育得到稳定发展,能够保持张力平衡性。

我们的社会确实是充满竞争的社会,政治竞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而且有时还很激烈。

竞争是个人或团体之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行为。

竞争能使人努力进取,竞争能使社会进步,竞争能使国家富强。

当今社会需要有竞争意识的人才。

现在的学生比起前辈来总体上更加敢想敢做,敢于竞争。

但也有一些现象需要老师去正确引导,使他们展开正当的竞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

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全社会奋斗目标的时候,江津二中人感受到二中学校文化的精髓正在和谐二字上。

学校领导层的理念是不仅要关注教师的社会价值,而且要关注教师的自我发展的需求;教师有自我发展的广阔空间,才能体验到职业幸福,才会产生专业情意,从而发挥个人才智,促进学校工作的发展。

他们把关心群众生活作为切入点,实实在在地为教职工做事。

教师生病,领导去看望,带去一份祝福;教师有苦恼、有困惑,都爱找领导聊聊。

学校投入资金,鼓励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没有爱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就不会有枝肥叶茂的参天大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对学校管理而言,这个爱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爱,也是对教师的爱,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师生与领导之间的爱。

这种爱是激励、是动力,更是一种和谐。

人的行为是受激励而产生的。

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有很多种,其中被尊重、被关心、被承认是很重要的需求。

学校里每一个人的工作都非常辛苦,充满着竞争和压力,金钱并不能调节所有的矛盾,惟有感情显得弥足珍贵。

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先进的学校文化是核心,提高学校领导的决策力和中层的执行力是关键,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办学的根本,必要的办学条件与和谐的发展环境是基础,教育创新是不竭动力。

学校领导班子是建设和谐校园、廉洁从教的具体实践者和组织者。

班子和谐是民主的前提,校长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倾听群众意见,代表群众意志,形成民主和谐的集体氛围。

不断加强群团工作,凝心聚力,创新工作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中继续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

干群和谐是民主的关键。

学校领导与师生亲密和谐,学校才充满生机与活力,要搞好干群和谐,就要突出领导的服务意识。

领导不是简单“管住”教师,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不但给教师提供事业上的用武之地,而且要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江津二中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和计划,把廉洁从教作为活动的载体。

在学校班子成员中开展以“廉洁从教、勤俭办学”为主题的校园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在校内设立了“投诉箱”,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了学校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和反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全体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争当园丁先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此外,学校领导班子还定期做好校务公开,坚持学校重大举措经教代会通过等工作,促使学校管理更加民主和科学,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

学校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体现出育人环境的自然和谐,体现出温馨和教化。

它像一本无声的立体教科书,像一股涓涓的细流,潜移默化地陶冶着置身其中的师生们,使校园真正成为学子们的学园、乐园、花园。

教师是“建设和谐校园”和廉洁从教活动的关键因素。

学校定期召开教职工会议,在全体教师中大力开展“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

要求每位教师承诺尊重学生人格,不收受家长钱物,不搞有偿家教,不向学生推销学习材料等。

学校党委还将廉洁从教活动与“建设和谐校园”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让党员教师首先成为校园内廉洁从教的典范,带领广大教师齐心协力共建和谐校园。

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通过教代会做到大政共议,制度共定,大事大家办,敏感的事透明办。

民主理事、民主议事、真诚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

合作、和谐、平等,共享“家”的温暖,达到人和、气顺、干劲足的和谐局面。

在活动中,教师还有意识地把课堂作为廉洁文化的主阵地,充分挖掘思想品德等学科所蕴含的廉洁教育教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为建设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建设和谐校园,学生是主体,江津二中把感恩社会、诚信立人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从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把感恩社会、诚信立人教育与建设和谐校园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常规教育作用,围绕“诚实守信、遵守规范、公平竞争、和谐相处”等方面,开展“学会感恩,构建和谐”、“敬廉崇洁、诚信守法”的主题教育。

同时,学校还与家长联合起来开展“小手拉大手”、“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活动,让学校和家庭、社会共同建设和谐校园。

竞争不忘合作。

善于合作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通过合作,就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正所谓“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竞争时不忘合作,虚心向别人学习,许多情况下,合作能取得更大的效益,创造出单凭个人不可能创造的成绩。

老师可以结合身边的事例使学生明白,竞争与合作并不矛盾,应该做到“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和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良好外因,能极大地开发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创建和谐班集体,需要引入竞争机制与和谐理念,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老师要尊重、爱护、信任学生。

“和谐的人际环境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重要条件。

师生关系的和谐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这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江津二中的老师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尊重启迪的话语送给每一个学生。

和谐并不意味着止步不前、一潭死水,和谐的校园同样需要发展,有发展就会有竞争,竞争是现代生活的常态,我们的事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发展,在竞争中壮大。

总之,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既要讲和谐,也要讲竞争,将和谐和竞争有效地统一起来。

在竞争的氛围下形成和谐,才能保证和谐的不断前进、持续发展;在和谐氛围中进行竞争,才能促使竞争的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关山千万重,任重而道远。

二中人的事业是无止境的,二中人前进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二中人总是把目光投向未来。

开拓进取谋发展,春华秋实展宏图。

我们二中人一定能够谱写出更加雄伟壮丽的和谐乐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