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_战__乱__较少,相对稳定。 (2)中原人南迁,带去_先__进__的__技__术__,增加劳动人手。 (3)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合农业发展。
2.表现: (1)北宋从越南引进_占__城__稻__,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2)太湖流域的_苏__州__、__湖__州__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苏 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3)_棉__花__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4)_茶__树__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丘陵新辟了许多茶园。
3.纸币产生: (1)概况: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交__子__,是世界上最早的 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作用:纸币的产生,有利于_商__业__发__展__。 四、经济重心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_南__宋__最后完成。 2.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_东__南__地区。
【记一记】 ☉南方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 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人手。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而不是最早的货币。 ☉三国吴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开发;南北朝时,江南经 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唐朝中后期开始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读一读】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
(3)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问题的回答,总结宋朝海外贸易发达 的原因。 提示:宋朝农业和手工业发达,为海外贸易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宋朝与西方陆路交通受到阻碍,促使通过海路与外国发展贸易 关系。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宋朝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调动了中外商人的积极性。
【核心点拨】 1.宋代南方商业繁荣的原因。 提示:(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 (2)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为南方商业的繁荣 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3)宋朝时,少数民族政权控制北方,宋朝重视商业特别是对 外贸易的发展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A:_北__宋__ B:_四__川__ C:_纸__币__
【线索构建】 A:_自__然__条__件__ B:_商__业__ C:_长__江__流__域__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 区,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自东汉末年以来,由于战乱等因素, 北方经济衰退,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备选探究】 探究主题 宋朝的海外贸易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1)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政府的什么态度? 提示:意思是海外贸易获利最丰厚,如果经营得当,可以获得 上百万的收入。说明宋朝政府重视和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2)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海外贸易的盛况。 提示:宋朝时期,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在主要港 口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近至朝鲜、日本, 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
足”。 【解读】南朝时,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宋代,南方 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以上 两段材料说明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读图学史】
时期: A 前期 地区: B 地位:世界上最早的 C
【盛世繁华百业兴——经济兴盛】 材料三
(3)图一中说的纸币在当时叫什么?纸币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图二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它可能航行 的范围。 提示:交子;纸币的出现说明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它可东 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经济腾飞铸辉煌——以史为鉴】 (4)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 何启示? 提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 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 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要 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2.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相比有什么不同?城市发生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提示: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店铺营业 时间有限制。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 昼夜不绝”。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是城市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提示:随着宋代商业活动发展,金属货币因沉重不便携带,因 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 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 品的流通。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_蜀__地__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 2.棉织业:兴起于_海__南__岛__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 沿海地区。 3.制瓷业: (1)南宋时,_江__南__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2)浙江哥窑烧制的_冰__裂__纹__瓷__器__,给人以别致美感。 (3)北宋兴起的_景__德__镇__,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4.造船业: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_广__州__、__泉__州__造船 业发达。
【鱼米闻香看江南——重心转移】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 (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材料一反映的是西汉时期的江南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 始落后、物资贫乏。材料二反映的是南方农业发达、物资富足。 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哪些。 提示: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 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 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 (1)最大的是_开__封__和杭州。 (2)南宋都城_临__安__人口多达百万。 (3)有早市和夜市。 2.海外贸易: (1)_广__州__、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_阿__拉__伯__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_市__舶__司__管理海外贸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