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庆丰街小学邱承英
07—08学年度,我们年级组选择的小问题研究是:“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法”,通过重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写话教学的方向和目的,总结出“低年级写话教学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向有关专家和同行的请教与学习,各位研究员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年段教学特点,积极钻研,加深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认识与实践,写法教学方法得到改进与提高。
拓展了写话材源,丰富了写话形式,保证了写话热情,形成灵活而开放的写话课堂。
并初步探索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
现总结如下:
一、低年级写话教学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一)写话教学的内容:保证写话兴趣,关注生活体念《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要求是:“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句、句号、问号、感叹号。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将低年级作文改为写话,明显降低了难度,强调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学生在写话中积累经验,符合儿童年龄心理特征。
第1条主要是对写话内容的一个界定,依据小学
生年龄心理特征,从内容情感方面入手,使学生乐于接受写作,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营造宽松、和谐的情景化写话环境,开展各种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趣味活动。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以宽容和欣赏的心态评价学生的写话内容,珍视童真童趣,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二)重视语言基本功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要求比较模糊,在第2、3条中除了要求运用词语和学习标点符号外,对诸如“语句通顺、完整、连贯”等均未明显提及。
但是,大多教学事实证明:如果在低年级不重视语言基本功训练的话,到了中高年级,教师对习作中出现的各种语病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鉴于此,就更需要我们在低年级写话教学这个起步阶段,扎实训练学生语言基本功,即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最基本的“内功”训练。
通过激发兴趣,降低难度,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并分层渗透到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终达成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据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们将低年级写话分为“专题写话”和“小练笔”两类。
“专题写话”主要根据教材编排的写话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成句、成段、成篇”的写话练习。
“小练笔”则是在阅读、生活中随机进行的各种书面语言表
达练习。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写话,我们始终把“对写话有兴趣”放在首位,体谅学生在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上的困难,遵循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力存在的差异原则,力求每一位学生体会到写话的成功与快乐。
在具体操作时,我们一般采用:先多说、多交流,互相学习,拓展内容;先说后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及时评价,及时交流,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
“专题写话”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1、组词成句:
一年级下学期,在学生已有一定识字量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对写话教学的安排,进行仿写练习、造句练习、据给定的词语组句练习等,帮助学生建立完整句子概念,并学会使用“。
”或“!”。
还可以通过组词或句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动态生成句子概念,建立句子书写格式的正确表象。
如在课堂上由老师提供写着词语或标点符号的卡片,让学生给词语、符点符号排队,组成完整通顺的句子。
二年级则在小组中间开展,通过合作组成句子。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掌握句子概念。
2、抄写词、句、段的练习
从语言单位逐级扩大的发展来看,首先是识字学词,然后是连词成句,连句成段,最后结段成篇。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让学生抄写课文中有关词语、句子和学生感兴趣的段落。
并结合教材中“金钥匙”方法注意词的连写,防止写错别字,在熟读的基础上整句连写,扎扎实实练习,以形成句感。
3、仿写练写
仿写是低年级学生易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年级下学期,进行句子的仿写,二年级上学期,则进行段或小节的仿写。
仿写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相结合,即学生先说,先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引导,然后动手写下来。
只要引导得法,学生会乘着想象的翅膀,自觉结合生活体验,写出的句子、诗歌精彩纷呈,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我有一盒彩笔》后练习仿写:有一位女孩望着窗外的冬雨写道:“我有一盒彩笔/我用它画五彩的雪花/为了让冬天更加温暖,更加美丽。
”学习叶圣陶先生的《风》后,孩子们这样写道: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蒲公英飞起来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传播种子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桌上的书自动翻页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早读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国旗飘扬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敬礼了。
4、写日记
低年级写话对日记作了明确的要求,并以范文的形式先学文再学写,强调日记格式,内容则强调表达真情实感,避免说大话、空话、假话。
无论是老师的引导还是学生练习,都应做到持之以恒,以养成良好的写日记的习惯。
此外,据教材内容还有“看图写话”、“续编故事”、“听说写话”练习等。
“小练笔”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1、“画画、写写”式写话
低年级学生还保留着幼小时“涂鸦”的习惯,鼓励学生为自己画的画写出一两句说明,或者为自己写的几句或一段话配上插图,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写话训练方式之一。
这样既锻炼学生写话能力,又培养学生绘画、审美能力,一举两得,学生还将一些“写画”整理成册,加上封面、封底、起个名字,很有成就感呢。
2、“活动、游戏”式写话
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发展心智,把这些有
趣、好玩的游戏记下来了,就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写话兴趣,真正达到“善于动笔,乐于表达”。
这需要我们整合学科:《体育》、《音乐》、《品德与生活》……中的活动都可以写下来,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如校运会、郊游,甚至公开课等,都可以作为写话内容。
如我上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中,有一个“身体消化器官”表演,我先让孩子们自己准备“牙齿、胃、肠、蔬菜、水果、坚果……”等头饰课,课堂上笑声不断,既了解课文内容,又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再和孩子们一起表演。
孩子们印象深刻,再引导孩子们回忆,互相交流,然后再鼓励他们写下来,当我和全班一起分享“优秀写话”时,我们仿佛又回到游戏时的快乐时光。
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体念式写话
亲自感受,亲手体念,据亲身感受说出自己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老师帮助学生写出这些词语(板书),再把这些词语尽量用在自己的写话中。
这就是在写话时,训练学生“乐于运用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有效方法。
如在开展《班级玩具展览会》时,让学生观察触摸各种玩具,再说出这件玩具给自己的感受,学生兴趣大增,乐此不疲,摸到绒毛小狗他们说出“柔软、可爱、舒服……”抱着芭比娃娃,他们说出“樱桃小嘴,翘翘的睫毛……”摆弄着机器
人,他们说出:“帅气、聪明……”在此基础上,只需稍稍提示学生将话说完整、通顺,学生只能轻而易举地把句子说得具体、生动。
并在收到大面积提高写话能力的效果。
4、情景性遣词造句。
造句是小学生练习写话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处理不当很可能变成无意义的机械的文字练习。
例如用“高兴”造句,学生写出了“我今天真高兴”一句。
单纯从语言的角度看,这句话完全符合语法要求,但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就很成问题,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会写出具有一定情景性的句子:“今天,爸爸从广州回来,给我买了一架数码相机,我真是高兴极了。
”学生一高兴,也有可能写出这样的句子:“今天,爸爸从广州回来,给我买了一架数码相机。
这可是我做梦都想要的啊!我激动得扑在爸爸怀里,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学生高兴得连“高兴”这个词也忘记用了。
这时,教师不必苛求,因为这个句子的内涵和质量都明显高于前几句子,如有需要,只要稍加点拨就可以了。
5、日常生活随机小练笔。
小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可充分利用作为书面语表达的课程资源。
下面是从一年级学生的记事本上摘录的几句话:“向老师,你没有来那几天,我好想你啊。
想得快要哭了,我cai你可能是生病了吧”“明天,陈俊杰的爸爸来我们班上课,我觉得应该买一瓶彩花。
陈爸爸一进来,我们就一起把彩花pao向他,给他一个惊喜。
”
短短的话语中呈现了低年级儿童的真实生活和感情。
这种自发性的书面小练笔是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下写成的,持之以恒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于这样的小练笔字数不多,能使教师更多地关注语言的质量,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反馈和矫正。
经常进行这种小练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尤其是中下学生收益更大。
把“专题写话”和“小练笔”有机结合,交替练习,拓展了写知材源,丰富了写话形式,形成了灵活而开放的写话教学课堂。
写话成为学生快乐表达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