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居盆景及室外花卉盆景的制作及养护

家居盆景及室外花卉盆景的制作及养护

金银花盆景的制作金银花为温带及亚热带树种,喜阳,也耐阴,耐寒,耐旱及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对偏酸、偏碱性土壤都能适应,但喜欢疏松、肥沃的中性沙壤土;其性强健,根系发达,萌蘖力强,植株轻盈,姿态婀娜,老桩古雅,是制作盆景这佳材。

一.树桩的来源1.播种繁殖。

8~10月份采收成熟的果实,用清水洗去果皮,捞取种子晾干,然后装入布袋低温沙藏到翌春。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播前先用25℃温水浸种一天,再混湿沙装进布袋后放入室内,用稻草(秸秆、茅草等)保温,待1/3以上的种子破口露白时,播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中,播后10天左右即可出苗。

第二年春季移栽于圃地,一般播种5年后上盆培育。

2.扦插繁殖。

6月中下旬剪取当年生充实的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每段长约15~20cm,插保持床土湿润,我往插穗喷雾,约25天即能生根。

翌年春季移栽于圃地,4年后上盆培育。

3.分株繁殖。

春、秋季将母株根部萌蘖的苗连根掘起(用利刀分割开),带根移植于圃地,4年合上盆培育。

4.压条繁殖。

春、秋季先取母株上较长的枝条,埋入土中长约5cm,深2~3cm,保持土壤湿润,当年秋即能生根,翌年春与母株分离栽于圃地,3年后上盆培育;或在梅雨季节选择苍劲古雅的枝条进行高压,生根后割离母株直接上盆培育,这种方法成型时间较快。

5.山野采掘。

金银花野生桩材资源丰富,宜于早春到山野挖取根茎粗壮、苍老奇特、扭曲多姿的老桩,可达到快速成型之效。

采挖的方法是先采截干蓄枝,适度修剪地上部,保留一两条主干枝,然后扒开表层土,搞清主根生长方向,沿主根走势由远及近耐心细致地挖取。

这样有利于根第的保护,减少损伤。

树桩掘起后,及时装进布袋放入水中浸湿(或用湿稻草、蒲包、布、苔藓等材料包根保湿),然后运回栽植。

二、金银花树桩的培养金银花生性强健,茎着地即能生根,可裸根移植,采掘的老桩不带须根也易栽培成活1.根部修剪。

山野采掘或圃地挖出的金银花树桩的根系往往很长,栽培时不要急于短剪,应认真观察构思。

根部往往可以进行盘曲造型,用来以根代干然后按盆钵大小、栽培需要,适当修剪根系,再上盆栽植,切勿过猛用力或大幅度盘曲粗根,以防折断。

这样处理,成型后便盘根错节,十分悦目。

2.枝干修剪。

金银花野生于路旁、山坡灌木丛或疏林中,是攀援植物,喜缠绕,常在附近的条状物(如树木、枝干等)上呈螺旋式地缠上去,往往尾部才有叶片。

因此,挖回的老桩多数无叶,枝干不多,只需剪去无用枝、弱枝、病虫枝,按比例和造型需要适度截短主枝即可。

圃地挖取的树桩,已经过多年的培养,枝叶较旺盛。

需适当疏剪枝叶,使其疏密得当,聚散有序,符合自然,富含画意3.修剪后处理。

金银花树桩一般不带土团移栽。

根和枝干修剪后,最好先放进水中浸泡1~2小时,让其吸足水分,加快萌发新根和新芽,然后用白乳胶涂抹枝干伤口,用新净毛笔蘸0。

3%~0。

5%高锰酸钾溶液涂根部伤口,再上盆栽植。

4.上盆。

金银花对土壤不苛求,但最好使用山泥或以山泥为主加适量腐叶土、煤球灰等配制成培养土。

上盆时间以早春为宜。

悬崖式,垂枝式金银花盆景宜配用形式古雅、优美的高深盆盎,有利于枝蔓散披,表现婀娜风姿;曲干式金银花盆景宜配用较浅的圆(椭圆)形或长方形陶盆或釉盆。

上盆时,先将选好的盆洗刷干净,然后用2~3片碎瓦(盆)片,错落叠放覆盖在排水孔上,高深盆还须用工业炉渣(或碎瓦片、小石等)将下层垫空,再填入培养土,栽入树桩。

栽植的深浅和位置应根据盆钵和造成型的需要而定。

栽后墩实盆土,浅透水,在盆面铺上苔藓或栽种小草如翠云草、石胡荽、铺地草、马蹄金等,既可作点缀又可保湿,然后移置半荫处,保持盆土湿润,常往树桩、枝叶喷水。

一个月后可进行全日照管理,但应增加浇水和喷水次数,一般睛天第天浇水2~3次,喷水4~5次。

5.加工造成型。

树桩的加造型应因材六意、因材施艺。

金银花一般宜作提根式盆景,可在上盆时露根栽植;或在翻盆时逐年把根上提3~6cm;也可把深盆栽植多年的树桩与盆土同时脱出,不要弄破土坨和伤及根系,换比深盆略大的浅盆栽植,四周空隙处填上营养土,墩实后用水龙头冲刷掉盆面以上根系之间的泥土,露出根系后剪掉多余的毛根即成。

金银花盆景造型以悬崖式或垂枝式为主,这样可将其天赋的动感姿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因其茎蔓具有左缠性,其枝干造型也可采用曲干式,利用截干蓄枝法修枝,但应避免一年内造型修剪次数过多,否则会影响花蕾形成。

对不到位的枝条可用适度铁丝蟠扎、牵引,待枝条转木质化定形后,应及时解除铁丝。

造型采用自然式,使桩上枝顺其自然,下垂流畅,枝叶间疏密有致;并合理运用空白,使其富含画意,增加艺术美。

杜鹃盆景养护管理与观赏(一)养护管理放置场所:杜鹃宜放于既通风又庇荫之处,为杜鹃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夏季阳光强、温度高,须置于荫棚或树荫之下。

明代文震亨《长物志》记载:"花极烂漫,性喜阴畏热,宜置于树下荫处,花时,移置几案间。

"冬季宜放进室内养护,春鹃稍能耐寒,可埋于室外土中越冬。

浇水:杜鹃喜湿,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也不可过湿。

花期需水量稍多,夏季更应注意喷水,早晚喷洒枝叶,也同时喷浇盆土。

秋季须酌情减少浇水量,以防止抽生秋梢,影响来年花芽的形成。

施肥:杜鹃喜肥,但其根极细,故施肥切不可浓,施肥过多过浓,会造成枯萎现象。

最好采取"薄肥勤施",适时适量施肥,才能使杜鹃花大而美,植株健壮,抗病力强。

在生长期中,除梅雨季节外,每隔2周就可施一次薄肥。

肥料可用腐熟的豆饼、菜饼、鱼腥水、骨粉、鸡粪等。

鸡粪腐熟晒干搓成粉状,撒在盆土上,养分随浇水渗下,效果很好。

如发现叶尖枯焦,多为肥大所致,应立即除肥换土,用大水冲洗几次,以减少肥量。

秋后无需施肥。

修剪:一般盆养杜鹃花多以观花为目的,不讲究造型,听其自然生长,因此枝多而乱,不但有碍生长,且影响花的质量。

为保持树形优美,应根据造型要求,进行必要的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促进生长,提高开花质量。

杜鹃在每年开花后,最好将花蒂全部摘去,减少养分消耗。

修枝在休眠期进行,剪去交叉枝、直立枝、倒枝、内向枝、对生枝等,以调整枝幅,显示优美树形。

翻盆:杜鹃宜每隔2~3年翻盆一次,在开花后进行较好,早春晚秋翻盆亦可。

翻盆时去掉约1B3旧土,剪去少量老根,换上疏松的腐叶土或山泥。

在盆底放上少量鸡粪及豆饼作基肥。

由于杜鹃的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土壤表层,故翻盆时要保留表土层。

病虫害防治:杜鹃的虫害主要有大蓑蛾、网蝽和杜鹃叶蜂为害叶片,可用敌百虫1200倍液喷杀,或在嫩叶上采取灭卵块和幼虫的方法。

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锈病等,可用代森锌或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二)观赏杜鹃盛花时,簇聚如锦,绚丽多彩。

春鹃、夏鹃、西鹃各品种花期不同,通常从4~7月份便陆续开花,是众所公认的最佳观赏花木。

如采取措施,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保证肥料的供应,可使杜鹃提前到春节开花。

诗人白香山赞《山石榴花》诗:"哗哗复煌煌,花中无比方。

艳妖宜小院,条短称低廊。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

千丛相面背,万朵互低昂。

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

"描绘了庭园中配置杜鹃的观赏价值。

榕树盆景养护管理和观赏(一)养护管理放置场所:榕树为南方树种,宜放置于温暖湿润、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场所。

夏季须略遮荫,不可曝晒,冬季在温度低于5℃时,及时移至室内越冬。

浇水:榕树喜湿润,应经常保持盆土潮湿,但也不可积水。

生长期浇水宜勤,浇则须浇透,不浇半截水。

施肥:每年4~9月间,追施3~4次腐熟的饼肥水即可,肥水不宜过多过浓,以免枝叶徒长,冬季可施一次有机肥作基肥。

修剪:榕树的萌发力较强,修剪可常年进行,一般在春初疏剪,剪除不需要的交叉枝、重叠枝、对生枝以及枯枝、病枝等。

平时可随时剪去徒长枝,以保持树形美观。

翻盆:榕树盆景不宜经常翻盆,以免块根受伤腐烂,一般每隔3~4年翻一次盆,时期以晚春4~5月为好(秋冬季一般不宜进行翻盆),同时要去掉部分宿土并剪去老根、腐烂根。

病虫害防治:榕树病虫害少见,偶有介壳虫为害,发现即用刷子人工刷除。

(二)观赏榕树叶绿苍翠,郁郁葱葱,四季常青,气根蜿蜒下垂,蔓根盘根错节,块根古态盎然,是优良的盆景材料,一年四季均宜观赏。

福建泉州有两盆树龄在百年之上的榕树盆景,名《凤舞》和《蟠龙》,一似凤凰起舞,一如势若游龙,根须纠结显露,如龙盘虎踞,颇具古树气韵,令人观后叫绝。

九里香盆景养护管理和观赏(一)养护管理放置场所:九里香宜放在半荫处,夏季尤须注意防曝晒;冬季需放进温室,温度不可低于5℃。

放置处宜经常喷水,保持空气湿度。

浇水:九里香喜湿润,应经常保持盆土潮湿,但又不宜积水,夏季将盆放在湿砂上或流水处最好。

施肥:每年4~9月间,施用2~3次腐熟饼肥水即可。

一般秋季不宜施肥,以防萌生新梢,遭受冻害。

冬季可施一次有机肥作基肥。

修剪:九里香枝条萌生性强,为保持一定树形,须注意经常修剪。

平时可剪去不需要的交叉枝、重叠枝、对生枝以及枯枝、病枝等。

对于有用的枝条,可留待春季4~5月份,结合造型进行一次修剪。

翻盆:每隔2~3年翻一次盆,时期以晚春4~5月为好,秋冬季一般不宜进行翻盆。

结合翻盆进行一次根系整理和枝条的修剪。

病虫害防治:九里香的病虫害较少,较为常见的有天牛、介壳虫等害虫,防治方法同雀梅。

(二)观赏九里香树姿秀雅,枝干苍劲,四季常青,开花洁白而芳香,朱果耀目,是优良的盆景材料。

一年四季均宜观赏,初夏新叶展放时效果最佳。

榆树盆景的制作与管理榆树为榆科、榆属落叶乔木,树干灰白或灰褐色,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单锯齿。

其品种很多,适合制作盆景的是榔榆、红榆等叶片细小而稠密,根干苍劲虬曲的品种。

榆树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一般在冬春季节的休眠期进行移栽,犹以萌芽前的二三月成活率最高。

制作前要先栽在沙土中“养坯”,栽种前要对枝干、根系进行修剪,其伤口处常有粘性树液流出,若这种树液渗出过多,会严重影响成活率,可用蜡、漆等涂在切口处,也可涂上一层红霉素药膏,然后洒上细沙土,以防树液外流,但千万不能用水浸泡,否则会加重树液的流失,造成树根沤烂,植株死亡。

栽后将土压实,但不必浇水,可每天向树干喷1至2次清水,等2至3天后浇一次透水。

以后将植株放在通风透光处养护,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严禁土壤积水。

榆树盆景的造型既可在生长期,也可在休眠期,但要避开萌芽期,以免树液流失过多,影响植株生长。

其形式可根据树桩的基本形状加工成直干式、曲干式、斜干式、枯干式、临水式、悬崖式、丛林式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盆景。

树冠既可用潇洒扶疏的自然型,也可采用圆顶的大树形,还可加工成规整的圆片造型。

造型方法是扎、剪并用,先用金属丝蟠扎出基本形态,再细细修剪。

榆树成活后习性强健,管理粗放。

制作好的盆景可放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养护,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夏季空气干燥时应向植株喷少许的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色清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