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影像诊断.
基本病变
腹部异常X线表现
异常液体:升降结肠内移、小肠间隔增宽、肝 三角消失、肾脏及腰大肌轮廓消失。
肿块:肿瘤、假性囊肿、假肿瘤征 与急腹症有关的钙化 (1)右上腹钙化灶:胆囊阳性结石、钙胆汁、
胆管结石、肝吸虫及肝包虫钙化; (2)右下腹钙化:阑尾结石; (3)左上腹钙化:脾脏脓肿、血肿、动脉瘤 (4)其它:肾结石、胰腺结石、椎旁脓肿、腹
倒立前后位(主要用于新生儿肛门闭锁,狭 窄测量闭锁距离。肛门处需放金属做标记)
正常影像解剖
小肠解剖
(一)形态位置 小肠长5~7米,位于腹腔中下部。上接幽
门下续盲肠。 (二)分部 小肠全长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1.十二指肠 (1)上部:起自幽门,指向肝门。起始处称十二
指肠球,粘膜平滑,是溃疡好发部位。 (2)降部:沿脊柱右侧下降,后内侧壁有十二指
腹部正常解剖
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一日内吃少渣的食物 检查前一日晚,吃缓泻剂 检查早上,禁食,禁水,或者清洁灌肠(检
查前2小时,用淡肥皂水1500ml,变换体位)
பைடு நூலகம்
综述
腹部脏器很多,结构复杂,脏器及组织结构间 缺乏天然对比,所以平片作用有限。现在多被 CT或超声所替代。但腹部平片简单、快捷、经 济,对一些病变,仍然能提供进一步检查线索, 特别在基层,仍然广泛用于临床。
增大,阶梯状气液平面数量多,遍布全腹 类型:单纯、绞窄、麻痹;完全、不完全 病因:腹部术后粘连、蛔虫团、肠套叠等造影检查
可以诊断。 CT检查对于显示病因意义较大,尤其 是发现胆石、肿瘤,绞窄性肠梗阻可以显示肠系膜 血管情况。
单纯性小肠梗阻
病因病理
小肠阻塞,梗阻平面以上的小肠扩张而梗阻平 面以下的肠腔空虚萎陷。
上接乙状结肠,下接肛门,约15cm。全 长有两个弯曲,骶曲凸向后,会阴曲凸 向前。以盆膈为界分为盆部和肛门部。
(1)盆部:下份膨大,称直肠壶腹,内有 2~3个直肠横襞,结肠镜检时应避免损伤。
结肠
(一)形态位置
大肠起自回肠,终于肛门。约1.5米,呈“门框” 状包绕在小肠周围。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 部。盲肠和结肠表面有三个特征性的结构,即: 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结肠带共三条,交 汇于阑尾根部。
大 量 腹 水
腹部异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
胃肠道外气体:(1)气腹:游离、局限
(2)脓肿
肠壁间气体:肠壁坏死、肠壁气囊肿
脏器及血管内异常积气:(1)胆囊积气:胆囊肠 道瘘、气肿性胆囊炎;(2)胆道内积气:肿瘤、 结石、溃疡引起胆道肠道瘘、胆肠吻合手术;(3) 气肿性膀胱炎,壁内或腔内。
胃肠腔内异常气体: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降段梗 阻-双泡征;小肠扩张、大肠扩张(中毒性巨结肠、 乙状结肠、盲肠扭转)、大小肠同时积气(肠麻痹、 肠系膜动脉栓塞)。
一,机械性
原因:肿瘤,肠套叠,肠扭转,疝气等 位置:高位(回肠近端)低位(回盲部远侧) 梗阻程度:完全性,不全性 血运情况:绞窄性,单纯性
腹 膜 炎
肠梗阻等急腹症影像检查的优选
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主要用腹部平 片检查。近来也主张运用CT进一步进 行精细检查,对于显示病因及病变范 围更有利。
腹部脏器炎症、腹部脓肿及实质脏器 闭合性损伤主要运用CT检查及超声检 查。
1.盲肠
左接回肠,上续结肠,下连阑尾。
异常气体
正常腹腔内没有气体。有气体:一般多 为穿孔,但手术后,穿刺,腹膜透析等 人为因素可见。
胃,十二指肠穿孔,新月形气体多位于 膈下,一般4-5小时平片才能见到。但, 有10%--25%穿孔者看不到气体影。
肠腔异常气体影像表现
肠梗阻(三类:机械性,功能性,血运 性)
(2)回肠:腹腔右下部,空回肠后3/5,管径略 小,管壁较薄,血供稍差。
阑尾:长6~8cm,末端位置不定。根部固定, 恰是三条结肠带交汇处,是临床手术寻找阑尾 的重要标志。其体表投影为麦氏点,即脐与右 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
2.结肠
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 肠。
3.直肠
肠纵襞,末端为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 胰管的共同开口。
(3)水平部:向左横过第二腰椎。 (4)升部:末端向下弯曲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
被十二指肠悬肌(韧带)固定于腹后壁。十二 指肠悬肌是上、下消化道的分界,也是临床外 科手术识别空肠起端的标志。
2.空肠和回肠
(1)空肠:腹腔左上部,空回肠前2/5,管径较 大,管壁较厚,血供丰富。
一,临床应用
急腹症(结石、穿孔、肠梗阻、外伤金属异物等) 骨骼系统(骨折、钙化)
体位.投照(一般用滤线器。屏气)
照片上包括横膈,下包括耻骨联合,两侧包 括腹壁,且均匀对称
站立前后位(主要用于消化道穿孔,肠梗阻 观察气—液体平面)
卧位前后位(主要用于尿路结石,腹部异物 , 气体)
卧位侧位(主要用于腹部异物,鉴别胆囊结 石尿路结石以及钙化)
影像学表现:梗阻部位的判断
十二指肠梗阻:双泡征 空肠梗阻:扩张肠腔可见环状皱襞,扩张的肠
肠腔扩张以邻近梗阻部近段开始并较重,越向 上端扩大就越轻。
气体和液体潴积在梗阻以上的扩张的肠腔内。 梗阻程度严重或梗阻时间长,肠腔内压力大及
肠腔扩大明显,则容易使肠壁内的血管受压而 造成血供障碍及形成肠壁坏死穿孔。
临床表现
腹部绞痛、呕吐、腹胀、便秘与肛门排 气停止。
脐周或下腹阵发性或波浪式绞痛,肠蠕 动增加。常见腹部膨胀及肠蠕动所致的 肠型。
一般无腹膜炎症的压痛。 肠鸣音明显亢进。
影像学表现:梗阻的确定
肠腔扩张、积气积液,立位片可见高低不 平的气液平面呈不连续的阶梯状排列。
卧位片可见连续扩张的肠腔,此时能较清 晰地观察扩张肠腔的程度及肠腔的粘膜结 构,空肠的粘膜皱壁显示为横贯肠腔环状 或弹簧状的粘膜皱襞,而回肠相对光滑且 往往弯曲聚拢。
主动脉钙化。
单 侧 膈 下 游 离 气 体
双 侧 膈 下 游 离 气 体
腹股沟斜疝嵌顿并发 胃肠道穿孔
肝脏镰状韧带
肠穿孔大量游离气体 气液腹
气液腹
肠梗阻
肠梗阻概述
急性小肠梗阻的原因:肠粘连最为常见 有无肠梗阻:胀气肠袢(卧位片)和气液平面(立
位片) 梗阻部位:高位-左上腹部;低位-胀气肠袢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