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学家杜威
01 PART ONE 生平简介
1896年,他创办了“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作为他教育理 论的实验基地,他的太太任该校校长。 杜威反对传统的灌输和 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实践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的口号。 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 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影响很大。后来,杜威跟他 妻子还创办了芝加哥大学的附属实验小学,但因归并的问题与 芝加哥大学校长产生分歧,遂辞职离去。 1904年,他前往哥伦 比亚大学任教。 1904-1930年,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教职, 直至退休。退休后仍笔耕不辍。直到93岁(1952年)在美国纽约 去世。
02
教育思想 PART TWO
02 PART TWO 教育思想
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杜威
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杜威
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 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杜威
我们能有意地利用教育,使青年从正路开始,由此排除显著的社会恶习, 我们可以利用教育作为实现人类更好希望的工具。——杜威
02 PART TWO 教育思想
教学理论
1. 从做中学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 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 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 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PART ONE
01 PART ONE 生平简介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 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教育理念 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 动中心”。杜威的教育理念在当时美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01 PART ONE 生平简介
教育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学家 (1)杜威
主讲人:严聪
教育学家约翰·杜威
1859——1952 2006年12月,美国《大西洋月刊》
"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
目 录 CONTENTS
Part 1
生平简介
教育思想
P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2
Part 3
教育著作
人物影响
Part 4
Part 5
反思与讨论
01 生平简介
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正是由于受到了杜威先生的教学方法影响再联系中国国情而 产生的理论。
05 反思与讨论
PART FIVE
05 PART FIVE 反思与讨论
① 试评论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内容与现实意义。
②试评述杜威的教学理论 ③课后自主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并比较分析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理论
通过教育,社会却能够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能够组织它自己 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明确地和有效地朝着它所希望的前进目标塑造 自身。——杜威
02 PART TWO 教育思想
什么是教育?
02 PART TWO 教育思想
① 教育即生活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生活的一种形式,即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 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 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教育的目的 就是“生长”。
04 人物影响
PART FOUR
04 PART FOUR 人物影响
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职其间由于接触外籍学生的缘故,使他将教育的思想也能影响到世界其 它各地。 这其中的留学生包括胡适、冯友兰、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一批国学大师和 学者。
胡适这样评价:"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 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先 生这样大的。""我们可以说,在最近的将来几十 年中,也未必有别个西洋学者在中国的影响可以 比杜威先生还大的。"
1859年,约翰·杜威出生在新英格兰的维蒙特州的柏林顿。 1879年,杜威毕业于佛蒙特大学,开始了他一直想要从事 的教职工作,并且继续研读哲学史。 1884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84-1888年、1890-189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1889年曾 短期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 1894-1904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 育系主任,1902-1904年还兼任该校教育学院院长。
1919年访华合影
04 PART FOUR 人物影响
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原名陶文浚。中国人民教育家、 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 主要领导人之一。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其间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教育即 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对陶行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②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经验的过程是主动的过程,不仅仅是机体受环境的塑造,也存在机体对环境的 主动改造。
③ 学校即社会
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 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02 PART TWO 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理念意在解决以下三个重要问题: ①教育于社会的脱离 ②教育与儿童的脱离 ③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演讲完毕
End
2.思维与教学方法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 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 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杜威要求课程、教材应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互 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03
PART THREE
教育著作
03 教育著作 PART THREE
推荐阅读书目(运用网络搜索并写一篇读后感)
《我的信念教条》 《学校与社会》 《儿童与课程》 《教育上的道德原理》 《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 《明日之学校》 《民主主义与教育》 《进步教育与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的资源》 《我们怎样思维》 《教育和社会变动》 《经验与教育》 《教育和社会秩序》 《人的问题》 《芝加哥实验的理论》 《<教育资源的使用>一书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