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PPT
一、 谈话导入。
1 .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 , 回顾过去 , 总 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画面 , 在这之中最难忘的 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留恋、感激老师 , 想 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现在 , 就请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 2. 有同学用自己的文笔来抒写对老师的怀念、 感激之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灯光》。
灯光
作者:韩少华 授课老师:洞口七中 张玉萍
作者简介:
韩少华(1933~2010)著名作家,60年代初 发表的《序曲》被认为是其成名作,70年代 后期以来的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报告文学 和小说,曾获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报告文 学奖以及散文、讽刺小品、儿童文学和小说 等多项创作奖。作品结集有《韩少华散文 选》、《暖晴》、《碧水悠悠》、《遛弯儿》 等。有些作品被选入国家正式教材,或者被 介绍到海外华人读书界并译为英、法、日等 国文字。
教学重点 及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 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通过深情地回忆四十年前老师教导“我”写作文的,赞扬了崔老师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2: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3自然段】回忆了崔老师教导“我”写作文的往事。 第二部分【第24-25段】写半年后,当“我”再回母校时,崔老师因病住进了 医院。 第三部分【第26自然段】抒发了“我”对崔老师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
B“迎着我的视线,昂然站在案头的,是那盏 油灯:灯罩上蒙着灰尘;灯盏里的油,几乎 熬干了……”
一个“站”字,表达了作者对崔老师的无比崇敬之情。油灯 “昂然站在案头”,象征着崔老师崇高的形象巍然屹立。“灯 罩上蒙着灰尘”说明老师住院很久了。“灯盏里的油,几乎熬 干了……”一语双关,赞扬了崔老师为了学生耗尽了生命的无 私奉献精神。
3:全文以什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 的思想感情。
以“灯光”为线索,表达了对崔老师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
句子理解
A“透过浓黑的树影,我看到了一点昏黄的亮 光,从一扇小小的窗格内浸了出来。”
“一点”突出灯光的昏暗。“浸”字特别准确传神,它表明灯光仿佛 是一点一点透出来的,突出了“我”去老师宿舍时微妙的心理,也表 明了老师在夜深之时,还在辛勤地工作。
读课文 , 升华感情。
①学生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 , 有感情地 朗读。 ②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 你读了文章 后 , 有什么感悟呢 ? 学生联系自己的 生活实际 , 畅谈体会。
拓展练习
同学们说说,你和老师发生的故事。
课堂小结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 , 同学们一定有很 多的收获吧 ? 请同学们好好总结吧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读懂课文内容 ,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 , 读中想象、感悟 i 联系学生 生 活实际 , 交流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感悟老师无私奉 献的精神。
小小练兵场
一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 的树影 ( ) 的亮光 ( ) 的院落 ( ) 的目光 ( ) 的小书 ( ) 的面容 浓黑 昏黄 小小 严肃 泛黄 憔悴
二 按要求改写句子。
孩子从母亲那里学说话,能算剽窃吗? 《改为肯定句》: 孩子从母亲那里学说话,不能算剽窃。
按要 求改 写句 子。
同学们,这节课就学到这里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