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茅山风景区发展的途径袁翠云(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 081班)指导教师:蔡海燕【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景区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景区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管理已经成为景区之间赢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首先阐述了茅山风景区的概况,从茅山风景区的管理,优势,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目前茅山风景区知识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1、管理2、对策一、茅山风景区的整体概述(一) 茅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茅山位于江苏省的西南部,常州的西部,中心景区距镇江市和常州市均约60千米左右,南北约长10公里,东西约宽5公里,面积50多平方公里主峰为大茅峰,海拔372.5米。
宛如一条绿色苍龙横卧于江苏省句容、金坛、溧水、丹徒、丹阳五大县(市)之间,是江苏省境内主要山脉之一。
(二)茅山风景区所属地1986年11月19日,经过江苏省人名政府批准,茅山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分属金坛市、句容市两地管辖,茅山以大茅峰峰顶为界,西坡属于句容市管辖,东坡属于金坛市。
1987年金坛率先成立江苏省风景名胜区金坛管理处(1994年8月,金坛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成立后,规划该局管理)。
1991年12月,句容也成立了茅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它的位置涉及了两个地级市和两个县级市。
(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茅山风光瑰丽多姿,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的美景。
众多星罗棋布的厅岩怪石,使茅山形成了独特的大自然风格。
千姿百态、星罗棋布的人工水库使茅山更显湖光山色,可谓“春见山荣,下见山气,秋见山情,东见山骨”。
茅山以它的道教圣地而著称。
又是道教上清派的发祥地,被后人称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美誉。
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
西汉年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泽世人。
抗日战争时期,茅山是新四军苏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被毛主席列为全国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
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地点,六七千名常州知青在这里留下了一代青年的青春和热诚,为茅山的开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二、一山二主导致茅山风景区“三乱”(一) 乱开发同一个茅山景区,却分属句容与金坛两地管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上,一直是矛盾不断,金坛市和句容市各自开发景点,金坛还在茅山顶宫不远处新建顶宫,与原顶宫相对而望,这样就形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盲目的开发。
(二)乱收费从句容市登山可购70元联票,而在金坛买门票后登顶宫还要交钱,双重费用的支付使得游客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投诉问题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外在形象。
(三) 乱管理两主之争,使得管理混乱,从而导致黄牛四处拉客从金坛买票登山,从中赚取利益,但同时也损害了游客的利益,管理上的漏洞直接影响了茅山风景区的人流量,阻碍了茅山风景区未来的发展。
三、茅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一)红色革命根据地茅山是神圣的革命圣地。
茅山因山区地势险要,西邻南京,北濒长江,东至淞沪,南下浙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8年,陈毅、栗裕、张鼎丞率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
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茅山的红色之旅,已成为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首选地。
茅山以其独特的形式享誉海内外,“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为纪念苏南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于1995年9月1日落成此碑,全高31.3米寓意由镇江市31.3万共产党员捐资所建。
“碑前放鞭炮,空中响军号”的奇特现象堪称“世界一绝”,已被列为江苏省精品景点之列。
许多建筑学家、声学专家对此奇特现象,经多次研究,仍未达成共识。
(二)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道教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
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
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
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
茅山风景区就被誉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三)交通方便句容客运公司乘112(茅山宁杭路线)、113(茅山旅游专线)路可达。
镇江火车站右侧黄山客运公用站(黄山南路穿过天桥)到茅山客运站旅游班车首班车7:50,1小时一班,车票12.5元,车程2小时,返程末班车14:00;南京中华门客运站到茅山客运站班车每天9:00、9:30、16:30、17:00,返程6:30、7:00、14:30、15:00;金坛客运北站也有直达茅山客运站的班车等。
(四)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茅山,是优美的风景胜地。
茅山自然风光清新秀美,山区形胜独特,繁叶茂,景色迷人,自古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
这里的山不高却秀雅,这里的水不深却澄清。
春游茅山,山林滴翠,草木芬芳。
薄雾轻如纱,夕阳宛如画。
夏游茅山,绿树成荫,葱茏一片。
游茅山,天高云淡,色彩斑斓。
冬游茅山,银装素裹,雾松飘情。
万簌俱静中聆听那道家仙乐,大有“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池十二层”之感!四、为加快旅游发展的策略(一)管理规范化,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养生是丰富和发展了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与方法。
在这么好的前提之下,可进行养生活动。
1.度假式养生规划田园式的养生度假区域,通过一些主题酒店、养生别墅、文化场馆、疗养院等服务设施共同构筑养生度假产品体系,精选素材,活化文化,形成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度假区,以此来创造自己的品牌。
当然要高度重视会议市场,建设高品位多功能会议中心,形成区域性会议度假胜地。
2.运动型养生健康的生活离不开运动,此地可以结合区内起伏变化的地形特点,引入国际流行的山地障碍越野运动概念,建设大型障碍赛车场地作为核心运动项目,周边配套网球基地、草地滚球中心、自行车竞驰、野外极限运动等康体运动项目,与高尔夫项目形成呼应,成为健康、动感十足的养生运动区域。
3.休闲式养生结合高速公路的建设,在滨水区域建设汽车营地,推广“汽车旅馆“和”休闲房车”概念,结合水域景观建设景观别墅,发展休闲度假。
4.生态型养生通过大面积、多种类的花卉、药材的种植构筑田园式的乡村养生环境,同时结合现有的山地林带,发展呼吸养生度假,与高尔夫球场相呼应 .(二)打造休闲,商业,旅游等一体化的景点1.每一个有特色的农村景区都有机会打造自己的农家乐,餐饮服务设施采取集中布局方式。
以中型的餐厅、茶楼为主,以快餐、流动餐车为辅。
各个景点内根据项目特色内容合理安排餐饮设施,例如主题酒店、养生农庄、高尔夫会所适宜设立特色餐厅,汽车营地则以自助野餐、快餐为佳。
旅游度假区可以依托薛埠镇的餐饮设施解决高峰期的旅游消费问题。
2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旅游的带动,而发展的速度取决于交通,住宿等,所以可以建造一个夜游城市,以此吸引游客,留住他们的步伐。
这样不仅可以带动餐饮,同时也使得住宿有一定的利益,达到双赢的前景。
3.为提高经济效益,商业服务设施将主要集中在一级服务区即旅游度假区出入口,可近距离的接触游客。
同时在各项目地块设立多个小卖部或流动购物车,出售食品饮料、食物,胶卷及旅游纪念品等。
4.另外各个游览接待主体建筑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商品柜或小型超市,方便游客的购物需求。
(三)领导部门的重视,起到带动作用1.领导自己要有风范,可以每年在茅山景区举办茶话会,打造一个噱头,不仅提高了茅山风景区的知名度,同时也带动了茶叶的发展。
2.网络是现今社会主要与外界联系的工具,相关部门可以开个微博,有专门人员进行网上链接,提高茅山风景区的曝光率。
3.建造数字化景区再造工程。
以数字化再造服务流程,设计制作完成茅山风景区票务管理软件,进一步规范景区票务流程,使景区的票务更便于管理、统计、分析与监控,未来实施电子化门票。
4.按照创建标准,重新制作景区官方网站,开通中英日韩文的数字茅山网站,使之成为宣传推介景区旅游资源,游客咨询交流、政务公开、数字化信息和虚拟景区游览平台;5.建立电子商务,提供网上订票、购买旅游纪念品、预定住宿、餐饮等服务。
使之成为一条龙的服务。
6.要邀请著名的道教法师来此做法,吸引道教徒前来,从而打造声势。
起到宣传的作用。
(四)大力宣传,欲速则不达1.对于现状来说,旅行社的力量是不能忽视的,要与各大小旅行社有潜在的联系,有一定的协议,靠旅行社打造声势,同时利用旅行社来增加客流量。
2.宣传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可以通过网络免费宣传,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当然广告也需要及时打出来,让游客知道还有这处景点的存在。
3.在创建过程中,通过国内主流媒体深入有效宣传,凸显茅山神秘的道教文化、光辉的革命历史、秀美的山水景观,进一步扩大了茅山风景区对外知名度与美誉度。
(五)有效,健康的管理茅山风景区1. 在茅山风景区25度以上坡度的山地,也就是敏感区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游住宿设施,限制车行道建设和机动交通工具进入,同时严禁建设任何永久性设施,限制车行道建设。
中敏感区,两个水库周围的环湖路以内地段。
中敏感区内也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不安排旅游住宿设施,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
低敏感区,在茅山旅游度假区范围内,对以上各级敏感区之外的地区应划分为低敏感区。
在低敏感区内,应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并要与风景环境相协调。
2.茅山景区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应该是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持茅山景观的完整性和观赏性,从长远来看要每天控制游客的数量,减少污染。
3.景区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景区开发建设,对景区内员工进行每年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道德等各方面,同时要招揽人才。
4.开展技能竞赛,使景区员工自觉主动地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在树立和展示景区文明形象的同时也为游客营造一个和谐的文明旅游环境。
5.景区资源有效地保护、开发、建设,景区自然资源积极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人文资源进一步挖掘、整合和提升。
6.为了使茅山风景区能持续的发展,金坛与句容应成立一个共同出资、共同管理的企业化管理机构,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1]江苏省旅游局,江苏导游基础知识(2009年5月第6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2]陈扬乐,旅游策划(2009年10月第1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3]丁宗胜,旅游市场营销,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