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氨基酸含量测定

氨基酸含量测定

茚三酮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
一、实验原理
氨基酸在碱性溶液中能与茚三酮作用,生成蓝紫色或黄色化合物(除脯氨酸外均有此反应),可用吸光光度法测定。

生成的蓝紫色或黄色化合物颜色深浅与氨基酸含量成正比,其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70nm或350nm,故据此可以测定
样品中氨基酸含量。

二、实验试剂
(1) 1.2%茚三酮溶液:称取茚三酮1g于盛有35mL热水的烧杯中使其溶解,加入40mg氯化亚锡(Sn。

2?出0),搅拌过滤(作防腐剂)。

滤液置冷暗处过夜,加水至50mL,摇匀备用。

(2)pH 8.04磷酸缓冲液:
I、准确称取磷酸二氢钾(KH2PO4)4.5350g于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备用。

U、准确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11.9380g于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
解后,定量转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备用。

川、取上述配好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0.0mL与190mL磷酸氢二钠溶液混合均
匀即为pH8.04的磷酸缓冲溶液。

(3)氨基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干燥的氨基酸(如异亮氨酸)0.2000g于烧杯中,先用少量水溶解后,定量转入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准确吸取此液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到标线,摇匀,此为200卩g/mL 氨基酸标准溶液。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
( 1 )标准曲线绘制
准确吸取200卩g/mL的氨基酸标准溶液0.0、0.5、1.0、1.5、2.0、2.5、3.0mL (相当于0、100、200、300、400、500、600卩g氨基酸),分别置于25mL容
量瓶或比色管中,各加水补充至容积为 4.0mL,然后加入茚三酮溶液(20g/L)
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H为8.04)各1mL,混合均匀,于90C水浴上加热至显色恒
定为止(该加热过程至少需要25 分钟),取出迅速冷至室温,加水至标线,摇匀。

静置15min后,若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在570nm波长下,以试剂空白为
参比液测定其余各溶液的吸光度 A ;若生成的化合物呈黄色,则在350nm波长下,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液测定其余各溶液的吸光度A。

以氨基酸的微克数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图1 350nm波长下氨基酸与吸光度线性关系图(雷恩,2016)(2)提取样品
称取1.0-2.0g植物样品(新鲜样或干样),加5mL 10%醋酸,在研钵中研碎,用水洗移入100mL容量瓶,水定容,过滤到三角瓶中,取滤液测定。

该样品提取液可继续用来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考马斯亮蓝G-250法)
(3)样品测定
吸取澄清的样品溶液4mL,按标准曲线制作步骤,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吸光度A 值,测得的A值在标准曲线上可查得对应的氨基酸微克数。

(4)结果计算
____ ——-——x 100
氨基酸含量(卩g /1oog =
式中:
C—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氨基酸的质量数,卩g
m—测定的样品溶液相当于样品的质量,g。

四、说明及注意事项
(1)茚三酮受阳光、空气、温度、湿度等影响而被氧化呈淡红色或深红色,
使用前须进行纯化,方法如下:取10g茚三酮溶于40mL热水中,加入1g活性炭,摇动1分钟,静置30 分钟,过滤,将滤液放入冰箱中过夜,即出现蓝色结晶,过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氨基酸含量/⑷
1
a
y= 0.000935X + 0.002679
6
a
o o o o 5 4 3 2 a a a a 值度光
滤,用2mL 冷水洗涤结晶,置于干燥器中干燥,装瓶备用。

(2)应控制反应溶液的pH 才能得到重现性好的结果,反应液pH 在 6.2 - 6.4 之间为宜,所加试液和缓冲液的量的比例可为2:1 或1:1。

(3)要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温度过高容易褪色,温度低发色不全。

沸水
浴中加热发色快,但可能受热不均匀及容易褪色,可以降低温度(80C),延长
加热时间,使发色均匀。

也可以在烘箱中加热,105C烘10分钟。

(4)茚三酮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的颜色在 1 小时内稳定,浓度高时褪色较快,应在发色稳定、加水定容后,在半小时内比色。

(5)明显带色的试样,可以用活性炭脱色,但某些氨基酸(酪氨酸等)也被活性炭吸附,会使结果降低。

(6)茚三酮与氨、胺类、氨基糖类、尿素、蛋白质等也发生反应,这些物质会干扰测定。

(7)植物样品处理方法不同,游离氨基酸组成会有变化,应用分析结果时应说明样品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