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发明1895年X射线1895年电影1897年阿司匹林1900年输血1901年原子核1902年无线电传真机1903年飞机不锈钢1904年手表1907年复印机塑料1911年空调1913年汽车组装流水线钨丝电灯1920年信用卡1923年8线图像的装置(早期电视)1927年电视机1928年青霉素1929年盘尼西林1935年雷达1939年核能1940年彩色胶卷1942年核武器1943年计算机1945年人工肾隐形眼镜1948年半导体收音机1953年DNA1954年避孕药1957年人造卫星1958年心动记录器1960年激光器1964年软质隐形眼镜1967年器官移植因特网1978年试管婴儿1983年机器人1997年克隆技术1923年喷气发动机飞机:1903年,两位自行车制造商莱特兄弟进行了第一次机动飞行试验。
1930年,英国工程师弗兰克·惠特尔首次申请喷气式发动机的专利。
但是德国在航空研究领域的成就使其成为第一个研究成功喷气式飞机的国家,德国研制的海因克尔·赫178型飞机于1939年飞上蓝天。
第一架喷气式客机——英国的彗星1号于1949年试飞成功。
20年以后,在这种飞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波音7 47宽体喷气式飞机使得国际间空中旅行更加快捷、舒适和廉价。
未来的发展项目包括可容纳700名乘客的超大型客机;更新的超音速协和式飞机;以及令人不可思议的“空中轿车”——也能在空中飞行的汽车。
电视机:提起电视机的发明,人们最常想到的是苏格兰工程师约翰·贝尔德。
他在1923年首先为他制造的有8条显像线的装置申请了专利。
1930年,第一台电视机投放市场,他将这个装置命名为“电视接收器”。
1932年,英国广播公司开始传送世界上第一套定期播放的电视节目。
今天,电视节目通过无线中继站、有线以及卫星传送已经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
然而舆论仍在为它是有益教育还是文化祸害而争论不休。
青霉素:这种世纪神奇药物是1928年由苏格兰人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的。
当时他在培养皿中发现一种霉菌可以杀死细菌。
但是直到10年以后,牛津大学的三位研究人中找到了对这种霉菌进行提纯并作为药物使用的方法时,他的发现才得到广泛应用。
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开始于1943年,并在二战中得到了大大推进。
青霉素拯救了无数生命,也带动了整个抗生素家族的诞生。
原子裂变:颇有争议的原子时代开始于1942年。
当时,作为研制核武器的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设在芝加哥大学体育场的一个核反应堆达到临界状态。
1945年7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爆炸成功。
一个月之后,两颗原子弹(一颗铀弹和一颗钚弹)相继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上空爆炸。
二次大战结束之后,美苏之间的对抗又把世界卷入了可怕的军备竞赛。
核能如今已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实用型电子机械计算机是1943年由英国数学艾伦·图灵发明的。
这台名为“巨人”的计算机是用来破译纳粹密码的。
此后的不断革新使得电子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能力却提高了成千上万倍:晶体管(1947年)、集成电路(1 959年)和微处理器(1970年)的发明提高了数据运行速度;硬盘(1956年)、调制解调器(1980年)和鼠标(1983年)的发明了又提高了获取数据的能力。
未来还会出现一些“智能”型装置:诸如手表型对话器,能及时提醒你购买牛奶的冰箱等等。
避孕药:1954年由美国医生格雷戈里·平卡斯发明。
这种口服药片——由两种可抑制排卵的荷尔蒙混合而成——引发了一场性与社会革命。
妇女们第一次可以有效地节制生育,使她们能够选择是否要孩子以及何时要孩子。
在这场革命过程中,妇女们摆脱了在性自由和工作权利方面所受的束缚,最终使她们在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地位。
DNA:1953年2月28日,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剑桥一家酒吧宣布:“我们已经发现了生命的秘密。
”克里克和美国人詹姆斯·沃尔森确定DNA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核中的双螺旋分子,能够决定遗传。
破译人类和动植物的基因密码为攻克疾病和提高粮食产量开拓了广阔前景。
在今后的1/4世纪里,研究人员可能为癌症、心脏病、血友病、糖尿病及许多致命疾病找到基因疗法。
但基因研究也给人们提出了诸如克隆等伦理方面的难题。
激光:激光的概念源于爱因斯坦1917年提出的激光波的设想。
但直到40年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戈登·古尔德发现了“刺激辐射散发放大光束”(即激光)的强大威力,并将这种光束应用于切割加热物质和测量距离之后,这一构想才成为现实。
古尔德花了将近30年时间才为他的发现申请到专利,当时,他发现的激光技术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焊接、扫描、手术、计算、CD唱片、VCD影碟和零售业等。
器官移植:1967年是一个里程碑。
那一年南非医生克里斯蒂安·伯纳德为患者实施了世界上首例心脏移植手术。
随着研究控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药物不断开发出来,如今的医生已经可以为患者进行手、肝脏、皮肤、视网膜甚至睾丸的移植手术。
今后要攻克的领域将是治疗阿耳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的脑细胞移植,还有异体移植——即把动物器官移植到人身上。
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今年度过了她的21岁生日。
这位英国姑娘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由从她母亲体内取出的卵子和她父亲的精子孕育而成。
胚胎冷冻技术的首次应用是1984年,胚胎移植于1990年开始。
试管技术为不育夫妇带来了希望与欢乐,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
例如50多岁甚至60多岁的妇女是否有权利生育孩了,因为孩子在童年时期父母就会过世。
太空探索:1957年10月4日,随着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一号(一个环绕地球轨道运行、发出嘟嘟信号的小型卫星)的发射成功,太空时代开始了。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标志着美国人赢得了登月竞赛的胜利。
其它航天大国有西欧(欧洲航天局)、中国和日本。
卫星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为人们提供了廉价与即时的通话、电视、广播和数据链接服务,同时也为航海、天气预报和科学研究提供信息。
人类已开始对太阳系的各大行星进行探索。
随着国际空间站在下个千年的建成,载人航天将进入一个新纪元。
因特网:它是打破信息堡垒的工具,它使人们廉价地获取各种知识成为可能。
因特网是由五角大楼一个秘密的通信网络发展起来的。
它如同一个蜘蛛网,即使一部分网线中断,整个网络仍完好无损。
网络的首次通信,好数据包交换,是196 9年,在南加州两个实验室的计算机之间进行。
因特网在民间真正得到广泛应用是在1989年。
英国计算机奇才蒂姆·伯纳斯—李设计出一种不受中央二十世纪影响人类的重大发明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传统的马力或者水力无法提供工业革命所需的动力,蒸汽机能量的开发为世界带来了一种更有效更强大的动力。
虽说古人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机面市后,才真正开启了蒸汽机的商业价值。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蒸汽机的开发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冶金、煤矿和纺织业的发展。
蒸汽机的出现及纺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
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铁技术和煤矿业的改进,同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1804年出现的蒸汽机火车和1807年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辅助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这是1876年3月10日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从此诞生了,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人类进行无线通讯的梦想则是1973年在美国纽约实现的。
当时,这台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手机体积大,重达1.9 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
26年后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机也诞生了,它只有寻呼机那么大,也比第一代手机轻了不少。
1964年是人类通讯史上另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观众通过电视第一次收看由卫星转播的日本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实况。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屏幕同时间观看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人们除了感叹奥运精彩壮观的开幕式和各种比赛外,更惊叹于科技的进步。
这一切都归功于哈罗德·罗森发明的地球同步卫星。
1969年夏天,国际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它由四个电脑网站组成,一个在加州大学分校,另三个在内华达州。
1972年,实验人员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国际互联网开始与通讯相结合。
到了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
1995年网络发展到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年。
在电子商业浪潮的推动下,国际互联网在21世纪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汽车改变了人类的整个交通状况,拥有汽车工业成了每一个强大工业国家的标志。
汽车走过这样一段历史:1771年,法国人居纽设计出蒸汽机三轮车;1860年,法国人雷诺制造出了以煤炭瓦斯为燃料的汽车发动机;1885年,德国人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完成了装有高速汽油发动机的机车和装有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三轮汽车,并且成功企业化;1908年,美国人福特采用流水式生产线大量生产价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快的T型汽车。
汽车的大众化由此开始;1912年,凯迪拉克公司推出电子打火启动车,使妇女也开始爱上汽车;1926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1934年,第一辆前轮驱动汽车面世;1940年,大战令许多汽车制造商停产,欧洲车商开始转向生产军用车辆;50年代,德国沃尔沃的甲壳车轿车一经推出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汽车;1970年到2000 年,日本车在亚洲走俏,丰田、本田、三菱以及日产特高技术小型车入侵欧美市场,改写了欧美牌子垄断的局面。
实际上,汽车的发明使人类的机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使20世纪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更追求自由。
当然,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道路网挤占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和高昂的车费等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汽车确实载着人类向前发展,向前奔驶。
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现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没有电视。
电视的设想和理论早在1870年就出现过。
1884年,德国发明家保罗?尼普科夫设计了全个穿孔的“扫描圆盘”,当圆盘转动的时候,小孔把景物碎分成小点,这些小点随即转换成电信号,另一端的接收机把信号重组成与原来图像相同但粗糙的影像。
1926年,苏格兰人约翰·贝蒙德采用尼普科夫的“大圆盘”制造了影像机。
真正制造出画面稳定的电视是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拉基米尔·佐里金和出生在美国犹它州的菲洛·法恩斯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