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ord完整版)高三一模物理质量分析

(word完整版)高三一模物理质量分析

2015年2月高三一模物理试题质量分析报告按照我区教研室对期末检测及阅卷工作的要求,现将阅卷工作中发现问题,进行如下分析,为高三教师今后的复习备考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物理试题特点试题保持稳定。

试卷结构和比例与2014年高考保持一致,共13个题110分。

Ⅰ卷为8个选择题,48分;Ⅱ卷5个题,占62分:分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题4个,两个实验和两个计算题,47分,选考题33、34、35三选一,15分。

题型、题量、设问、阅读量、思考量、书写量均保持稳定。

考查结构紧扣《物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以及教材,试题围绕物理学科中重点部分的主干知识、重要知识进行考查,从不同角度和程度上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90%试题趋向常规,无偏题和怪题,试题表述科学、规范。

突出力电,突出实验,结构合理,指向清楚。

物理试题特点如下:1、试题考查内容具有合理的知识覆盖面和比例,突出考查了物理学科主干知识。

试题突出考查了物理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力学、电学这两大块是必考内容。

2、这次试题注重基础,重视回归,注意主干、重点物理知识的考查。

试题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尤为突出。

三、Ⅱ卷试题分析:1、22题分析第22题是实验填空题,此题考查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

涉及内容有:1).用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平衡摩擦力2).利用纸带求加速度3).如何解决a-F图像不成正比例的因素。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一个空完成情况良好,85%学生都能做对;第二个空利用纸带求加速度,错误表现为:1 ).算不对; 2 ).算对了但是有效数字的位数不符合要求;第三空较难有50%的学生只选对一个答案。

复习建议:对a—F图像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原因应加强练习,同时应多角度提出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2、23试题分析:该题是高考必考的电学实验题,本实验是教材实验中测金属电阻率的实验原理的拓展与变化,满分9分,共4个小题,涉及的知识点有1)螺旋测微器的读值,2)电流表仪表的选择,3)数据处理的其一法——图像法,难易程度稍偏难。

从学生的答卷总体来看,较差,平均1.92分,第一小题是螺旋测微器的读值,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一半学生不会读值,会读的有的没有估读;第二小题是电流表的选择,同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一半学生就不知道电表选择的原则及要求,直接就蒙,少数同学对电路问题也不清;第三、四小题是图像法数据处理及教材实验的实验原理的拓展与变化,多数学生不明白此实验求金属的电阻利用等效替代法,及不明白题意。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复习要注意:1)、加强对实验基础知识的巩固;2)、加强对实验电路图的分析处理;3)、加强对图象题解题方法的教学;4、加强对教材实验的实验原理的拓展与变化的灵活应用。

3、24题分析本题考查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向心力来源,向心力与合外力的公式。

通过本题可体现学生受力分析和对圆周运动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

学生答卷情况分析:一部分学生分析解题问题能力较强,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对本题解答思路清晰,步骤完整;一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基础不牢固,受力分析掌握不够,不能区分向心力来源,合力计算错误;少部分学生为白卷,究其原因时间不够,没有时间解答。

复习建议及改进措施:(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将基本公式概念理解清楚,通过平常练习熟练应用。

(2)加强学生受力分析能力培养,区分性质力与效果力的区别与联系。

(3)理综考试应让学生合理分析试卷的结构,合理安排接题时间,提高解提速度,树立物理学习的信心。

4、25题分析第25题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匀减速运动为模型;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运动公式;动能定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但作为一道压轴题,本题在设置上还是有些简单。

通过阅卷来看: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基本能得满分,作为压轴题历年的一模考试中很少出现这种情况,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做这道题;整个卷面的整洁度不好,字迹潦草的比较多;答题中不能用合适的文字来描述和设未知量;没答满分的学生对基本公式的掌握不够,公式乱套。

复习建议:后期要继续夯实基础,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基本规律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落实学生的规范化书写;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5.33—35题分析选修部分和以往有所区别:其中选修33题,只有很少的考生选该模块,解答第一道选择题的关键是结合不同温度下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理解,能正确理解温度是平均动能的标志含义。

解答第二道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转化公式,能正确理解A—B 为等压过程,B—C为等容过程,能熟练掌握盖·吕萨克定律。

选修34是填空题,考查了机械波的图像与机械振动问题综合应用,关键是能从机械波中的质点的振动判断机械波的传播方向(面向波的传播方向,上波下,下波上),并且熟知振动周期和频率的倒数关系。

第二道计算题目考察的是光的全反射及光的折射问题,其中第一问考察光的全反射是常见考点,第二问考察7中颜色的光的折射率大小的问题,属于简单问题。

选修35是填空题,考查的是重核裂变中的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问题,第二空考察的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表达式。

第二道大题考查的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问题,关键是列好能量守恒方程式和动量守恒方程式。

答题情况分析,从阅卷情况来看,选做选修3—3的考生很少,就算选做了得分率也很底,得分点主要是第一道选择题,(可能还是胡乱猜的),第二道计算题做了都是错。

选做选修3—4的考生得分率偏高,有好多学生都得了满分,估计平均分能达到6分以上,第一道填空题,第一空大不部分学生都能做对,失分就在第二空,不能求出最小频率,关键是没能理解最小频率对应最大周期。

第二计算题有好多学生能正确画出光路图,但是由于几何功底太弱没能做对。

第二小问学生做粗的主要原因没记住7中颜色的光的折射率大小关系。

选做选修3—5的考生的人数也比较多,只有极个别学生得了满分。

第一道填空题,第一空有不少学生将301n误写为31n,第二个空做错的学生比较多,错误原因就在于没理解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表达式。

第二道计算题大部分学生也做错了,本题考查考查的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问题,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列动量守恒定律的方程。

复习建议:关键在于考生答题的过程中是否能够认真仔细,备考的过程中是否脱离课本。

所以在此我建议在备考今年高考时一定要注重基础,注重课本,注重模型的构建,注重历年真题。

以我个人而言,最好选3-4,因为它比较固定,而且数比较好算一定要注意振动的特征和光学性质,是很好拿分的,3-3的题目虽简单但是数字不太好计算,至于3-5知识太抽象,概念太复杂,学生不容易搞懂。

四、试题定性分析:2014年元月区统考高三理综模拟检测,物理试卷客观题占分为48分,主观题占62分,满分为110分,平均分32.1分,难度0.29,区分度0.36;参加考试的人数为3426人,最高分为106分,优秀率(93.5分以上)为0.12%(4人),优良率(82.5分以上)0.58%(20人),及格率(66分以上)3.6%(123人),零分率为1.08%(37人)。

成绩低于10分(含10分)的学生占6.1℅。

各校人均成绩比较学校物理(人均)名次华清中学40.5 1翟江学校38.5 2新丰职中33.9 3临潼中学28.7 4临潼铁中22.8 5雨金中学16.8 8化工院中学19.5 7陕鼓中学22.6 6马额中学14.4 9鸿门公学12.7 10徐杨职中10.2 11五、存在问题通过答卷分析,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从本试题的的难度看,远大与高考要求的难度(难度系数0.55左右);从区分度看,两极分化严重,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这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

2.基础知识不扎实,获取信息能力和审题能力薄弱,导致失分。

3.物理过程不顺畅,建模能力差,导致失分。

4.物理图象不清晰,运用图象能力差,导致失分。

5.实验能力差,导致失分。

6.计算能力差,解题不规范,表述不科学,导致失分。

六、复习建议从近几年高考理综试题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试题更加注重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考查探究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高三年级的教学中,要把握新课程的核心,把握物理学科基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1.深入学习物理课程标准,立足教材,着眼基础。

教师应深入学习和研究物理课程标准、立足教材,以此为纲把握高三教学方向。

引导学生在复习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眼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注重物理科学素养、科学方法和学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质疑、探究、反思、总结来巩固基知识和提高能力,逐渐提升学科素养。

3.重视实验教学。

高考把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查放在一个显著的地位。

实验能力的提高要靠平时学习的积累,要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要靠不断地进行实践、归纳、拓展和总结。

要重视探究性实验、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复习,要真正做实验,而不是讲实验。

特别是实验的迁移能力,如本次考试的22题。

4.注重物理模型和物理思维过程的分析,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

近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加大了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以及对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

复习中,要重视物理模型、物理过程的分析,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系统复习,使学生能够独立面对学过的知识,逐渐形成学习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1)关键词语的理解。

(2)隐含条件的挖掘。

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3)干扰因素的排除。

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无关的条件,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6、加强学生的表述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考生表述能力差,运算能力不行,使得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造成了无谓的丢分,实在可惜。

7、培养学生的规范解题能力8.发挥学校备课组作用,加强研讨和交流。

研究本届高三复习的特点、要求、内容和方法,把分层教学与指导落到实处。

高三物理阅卷组:刘少康2015.2.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