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回忆》读书报告

《我的回忆》读书报告

《我的回忆》读书报告
本书的作者是张国焘,他是中共创始人之一,并且长期担任党的主要领导,在工人运动、军队建设都有重要建树。

但是由于长征途中与毛泽东等人产生的分歧,他于1938年叛党,所以他一直被视为“分裂主义”、“军阀主义”的代表。

在中共成立以后,苏联与中国的关系比较复杂。

在当时,苏联政府不得不与各国政府建立外交和通商关系,它在中国的外交对象是北京政府,它有必要和北京政府建立关系。

然而共产国际是由各国共产党共同组织起来的世界革命的大本营。

它在中国要联络的对象则是中国共产党。

俄国共产党虽然是共产国际的一员,不过因为俄共在各兄弟党中是唯一一个获得革命胜利的,而且它的领袖列宁与托洛茨基又都具有极高的国际声望,所以俄共在共产国际具有领导党的地位。

当时在中国的苏联人有三种,一是苏俄政府在北京政府的外交人员;二是苏俄党和政府在国民党的人员;三是共产国际在中共的代表。

与中共发生关系的主要是后两种人,由于身份不同,他们之间观点也就不尽相同。

苏共党内斗争频仍,领导人对中国革命的看法也不一致,带到中国的莫斯科指令也就前后矛盾。

但总的规律是,共产国际受到苏联政府外交部政策的制约。

革命与性的关系也是革命史研究的问题之。

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后,由于陈独秀远在广东,周佛海暂代陈任党的总书记,他本是一个有家庭的人,又在上海与其同乡商界某闻人的女公子闹恋爱,女方的父亲找上门来。

张国焘认为周佛海卷入这样的恋爱纠纷里,对党对个人都不是一件好事,他猜测由于周佛海与那个富商家庭来往日益密切,而且他不满意党内同志对他的严峻态度,终至于革命热情消失,最后成为汪伪政权的一员。

但是坚定的革命者也并不拒绝性。

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内就曾发生过领导人之间的恋爱。

1926年初,在中共中央的会上,蔡和森太太向警予首先报告在其丈夫蔡和森离沪期间,她与彭述之发生了恋爱。

她表明她陷于痛苦的境地,因为她不愿使和森受到创伤;但同时对彭述之也发生了不能抑制的感情。

她要求中央准她离沪,派她到莫斯科去进修。

陈独秀先生开始赞许蔡向的结合,表示不愿见他们因此而离异。

继而他批评彭述之不能自我节制,有伤同志的亲爱关系。

他准许向警予的
请求。

男女之情是人之常情,但革命党的中枢在男女问题上闹纠纷,至少说明革命党也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

政委制是中共的法宝,它是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

中共军中的政治委员,有监督同级军官的特权,而且同级军官下达的命令,如果没有政治委员的副署,是不生效力的,并且在必要时,政治委员可撤换或逮捕同级军官。

中央政治保卫局的任务是严防奸细、制裁反革命反党言行及维护军纪党纪,政治保卫局不但权力极大,生活待遇也比较好,而警卫员就是由中央政治保卫局直接指挥的。

从军师各高级指挥部直到连队,每级都暗中派有警卫员,他们名义上隶属各级政治部,但实则不然。

各级干部的警卫员都是经过政治保卫局训练的,平时保卫长官的安全,附带着监督长官的言行,如遇长官有反动行为,警卫员可以紧急制裁。

遵义会议上,毛泽东等人主要批评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路线,没有触动政治路线,而张国焘在毛儿盖会议上却说是政治路线错误,张国焘这显然说明不具备政治家深谋远虑。

会师之后,军事优势在张国焘,以八万雄兵对几千残兵,毛泽东居劣势;但毛泽东手中有中央,政治优势在毛泽东。

张国焘受过共产主义多年教育,且有一定君子之风,不能完全置中央于不顾。

但无论他是过于急切地纠正极左路线,还是想借此削弱中央权威,总之他的话一出,博古、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人都不高兴,毛泽东也不高兴。

如果政治路线错了,中央自然一文不值,而毛泽东此时正要用中央的名义控制四方面军。

在苏维埃运动、王明中央的政治路线问题上,毛泽东与张国焘并无二致,但张国焘提早公开了,加速了自己的覆灭。

张国焘另立中央后,他的南下发展不利,并且与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就没有了国际的认可,所以他的中央就是非法的。

此时,中共驻赤色国际代表林育英从莫斯科回国,而毛泽东、张闻天则想借共产国际让张国焘领军回来。

林育英先是表彰张国焘的做法,又抛出诱饵说自己奉命携带密码回国,这解决了他与国际的联系问题。

为了使张国焘放弃他成立的“中央”,毛泽东和中央作了很大让步,这就是毛泽东说的“组织上可以让步到不一定受我们指挥”。

事实上也指挥不了,因为
张国焘的部队远远强过中央红军。

后来的发展当然不会是如此,仍由毛泽东张闻天担任军委会主席和书记,而他则任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

至此,四方面军已转交中央,张国焘的实力被削弱了。

张国焘对毛泽东的评价是:毛泽东是一位较活跃的白面书生,他的常识非常丰富,但是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并不比王尽美、邓恩铭等高明多少。

他在大会前和大会中,都没有提出过具体的主张;可是他健谈好辩,在与人闲谈的时候常爱设计陷阱,如果对方不留神而堕入其中,发生了自我矛盾的窘迫,他便得意地笑了起来。

善于为对手设计陷阱,确是毛泽东的特点。

不过张国焘这样说时,并不含有贬义。

张国焘对毛泽东的赞扬和批评都比较准确的,他说毛泽东的成功靠的是农民和枪杆子,毛泽东也承认他自己的帝王思想,矛盾是毛泽东一生政治谋略的中心,而干部则是毛泽东的工具。

只有一点不太好确定,即人民在毛心目中的位置。

从他发动大跃进的后果来看,他似乎不怎么看重具体的人命,但说他一点不想为人民办事似乎也过头了。

张国焘对毛泽东有不少好的评价,但是作为毛泽东的手下败将,张国焘在整体上对毛泽东评价很坏。

党的几个大叛徒中,向忠发被国民党所杀,卢福坦被共产党枪杀,林彪折戟沉沙被烧死。

比较而言,张国焘的结局是最好的。

尽管在延安的批张大会上口号震天,四方面军有不少人或终生受压或被秘密杀害,但国焘张本人始终是安全的。

张国焘的叛逃,帮助了毛泽东彻底收服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所以不但张国焘的生命没有危险,毛泽东还让他的妻子杨子烈离开延安与之会合。

这样一来,张国焘没有任何理由说毛泽东不够朋友,毛泽东也没有任何理由要打死这个叛徒,双方各得其所。

然而,这样一个大叛徒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出路,这在后来是不可能的。

即使从触犯毛个人来说,彭德怀、刘少奇都没法与张国焘比,其结局都是屈死于监狱中,这就是张国焘的幸运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