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高中三年制)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3月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熟练掌握机电产品(自动化)的加工工艺、安装、调试及维护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工作岗位
1、产品设计员、车间工艺员和生产线操作员。
2、机电技术设计主管或助理。
3、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
4、机电产品销售。
5、数控编程员。
(二)知识结构
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如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机械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等。
3.掌握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方向)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电工与电子学、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基础、PLC技术、测试技术、微机原理等。
4.掌握数控设备应用与维修技术人员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如常用数控设备、自动线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使用与调试,加工与编程、故障分析与处理,设备的数控改造,CAD/CAM 等。
5.具有运用新技术的理论知识。
如计算机操作应用,特种加工、测试技术等。
6.具有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设备管理、经营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
(三)能力结构
1.具有对常用数字控制设备的使用调试、加工编程、养护维修的能力。
2.具有分析和排除数字控制设备一般故障的能力。
3.具有对一般的专用机械和工艺装备及其电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的能力。
4.具有对一般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能力;掌握钳工和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计算机运用技术的初步能力。
6.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图形表达能力和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者。
2、学制:三年。
四、主干课程及说明
1、机械制图、主要讲授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图、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绘图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家有关的制图标准及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
2、电工学与电子学、主要讲授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工业电子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3、机械设计基础、由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优化而成。
重点突出机构原理、运动分析,机械零件的结构和工艺要素,机械零件的力学性能和强度校核等。
安排中等复杂机械拆装、测绘等实训环节。
4、机械制造基础、主要讲授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选择加工方法、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热处理方面的知识。
安排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编制实训环节。
5、CAD/CAM软件应用基础、培养学生使用CAD/CAM软件的能力,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的一般技能。
6、PLC控制技术、主要讲授机床常用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与选用,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环节,典型数控机床的强电控制线路的原理、控制特点、PLC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
7、微机原理、讲授微机的指令系统、接口技术及开发系统与应用系统开发。
重点让学生熟悉单片机工作原理、编程技能、组成应用系统的方法。
8、液压与气动技术、液压传动的流体学基础知识,组成液压系统的动力、执行、控制和辅助等四种液压原件,以及传动介质,组成液压系统的若干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9、机电一体化技术、讲授机电系统的组成及各个组成部分在控制过程中的作用,机、电、液在自动控制过程中的结合及时序控制原理,典型的机电控制系统的应用。
10、金工实训、主要包括金属切削加工实习和钳工实习。
理解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基本理论,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1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机械设计的理论和计算有深刻的了解,进一步学习机械的基本结构和校核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机制工艺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编制方法,通过设计,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工艺过程的编制能力。
13、毕业实习、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工厂实际相结合,同时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和调研,确定自己的设计题目;通过查阅技术文献对设计题目进行论证,完成实习报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毕业设计。
使学生掌握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任务,能完成技术数据的收集、查阅参考文献,设计总体设计方案和具体的结构设计和理论计算,完成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五、教学时间安排表(三年制)
见附表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表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说明:J:军训 A:金工实习 S:课程设计 D:等级鉴定 E:毕业设计、答辩 B:毕业实习
其它为理论教学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进程表
八、有关说明
1、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是依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精神,结合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订各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及工业工程系的实际教学条件编写而成。
2、不计任意选修课,总课时为2990,理论教学占:51.1% 实践占:48.9%。
第五学期安排二门课程,其它时间在校内进行生产实习。
第六学期安排在工厂进行毕业顶岗实习,然后回校进行毕业设计与答辩。
3、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的应用)、液压气动技术和PLC控制技术。
4、课程考核考试与考查是督促学生学好功课、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每学期安
排3~5门考试,其余为考查。
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单独进行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