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营销得以实现的基本过程是:企业将信息发布在网站上成为以网页形式存在的信息源;搜索引擎将网站/网页信息收录到索引数据库;用户利用关键词进行检索(对于分类目录则是逐级目录查询);检索结果中罗列相关的索引信息及其链接URL;根据用户对检索结果的判断选择有兴趣的信息并点击URL进入信息源所在网页。

这样便完成了企业从发布信息到用户获取信息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也说明了搜索引擎营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

Yahoo一词发明于《格列佛游记》的作者Jonathan Swift。

在小说里,它代表一个在外表和行为举止上都非常讨厌的家伙。

Yahoo!的创始人杨致远和David Filo选择这个名字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自己就是Yahoo。

还有一种说法,David Filo和杨致远坚持他们选择这个名称的原因是他们喜欢字典里对Yahoo的定义“粗鲁,不通世故,粗俗”。

风云历史1999年9月,中国雅虎网站开通2005年、2006年,中国雅虎分获由IT风云榜评出的“搜索引擎年度风云奖”和第五届互联网搜索大赛“搜索产品用户最高满意度奖”等殊荣。

2005年8月11日,雅虎投资10亿美元于阿里巴巴,同时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雅虎中国,成为阿里巴巴旗下网站。

LYCOS(来科思)Lycos是一家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和门户网站。

最早诞生于1994年麦克·马丁博士(Dr.Michael Mauldin)在Carnegie Mellon(卡内基梅隆大学)大学的一个搜索项目,当时的Lycos搜索引擎被用于该校的数字图书馆工程。

“Lycos”是Lycosidae(一种很善于捕捉猎物的狼蛛)的缩写。

在Lycos搜索引擎被开发后不久,Lycos公司成立了,波士顿人鲍勃·戴维斯(Bob Davis)任当时的CEO。

随后鲍勃·戴维斯将Lycos总部从匹兹堡迁至马萨诸塞州,并致力于将Lycos建设成一个以广告作为收入来源的门户网站。

1996年公司成功上市,尽管盈利并不多。

Lycos在1998年收购了提供个人网站空间的著名站点Tripod,提供搜索人的服务和电子邮件站点WhoWhere,以及Wired数码。

2000年10月8日...美国来科思(Lycos)集团———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公司、第三大网络集团、美国第四大入门网站Lycos在2000年10月以125亿美圆的价格被泰若网络(Terra Networks)并购。

泰若网络是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ónica的子公司。

合并后的公司更名为泰若-Lycos(Terra Lycos)。

Lycos在2002年逐渐衰落,它在搜索引擎市场和门户网站上的优势地位分别被Google和Yahoo取代。

2004年8月2日,泰若网络宣布以9540万美圆价格出售Lycos给韩国的Daum 信息技术公司,尚不及当初买下时价格的 1%。

2004年10月交易完成,公司名称被重新改回Lycos,泰若网络余下的业务半数被Telefónica接管。

2006年初一个全新的运营团队开始管理Lycos。

Lycos是一个强大、无所不包的搜索引擎。

但Lycos逐渐变得像Yahoo那样成为主题索引,在搜索图像和声音文件上的能力强。

分类目录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收集网站资源,并把这些拥有一定价值的网站资源资源通过人工的方式对他们的主题进行整理组织之后,存放到相应的目录下面,从而形成的网站分类目录的体系。

分类目录专案效仿一些在20世纪最重要的编辑员/志愿者项目。

就像牛津英文字典通过志愿者的努力成为权威的工具一样,Open Directory跟随着它的脚步也成为了权威的互联网分类目录。

分类目录专案是建立在开放资源共享的理念上的,是唯一100%免费的大型目录。

提交一个网站或使用目录数据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开放目录专案的数据在同意遵守我们免费使用条款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2008年,建立在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旗下独有的搜索技术和强大社区资源的基础上的,百度有啊推出了网络购物平台,突破性实现了网络交易和网络社区的无缝结合,为庞大的百度用户及网购消费者提供更贴心、更诚信的电子商务服务。

谷歌未老跨界试水更精准的展示广告展示广告在互联网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过,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展示广告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对于广告主来说,通过展示广告很难吸引用户。

用户并不会只停留在某一个门户或网站上,而是在无数的网站上获得信息。

这意味着广告主需要在无数的网站上无数次地投放和管理自己的广告,这是一个复杂和令人厌烦的过程。

但结果是,广告主和消费者在网上关注的事物,并不完全匹配。

同时,广告主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去投放、管理和衡量展示广告。

另一方面,对于网站发布商来说,在合适的时机发布合适的广告并且与无数不同的广告主、广告公司、内容网络沟通,是非常困难的。

一个发布在网站中简单的几秒钟的展示广告,需要花费好几百个小时、几十个步骤去计划、制作、管理和衡量。

这些挑战意味着目前的展示广告比其应该呈现的规模小得多。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之下,很多广告主经众多努力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从而减少或放弃了他们在展示广告上的投放。

另一方面,发布商也停止了代售的广告位,或以底价的方式把它们卖出。

如何解决这些现有的挑战?Google的三个目标是:一、简化广告购买和销售系统;二、提升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可衡量的效果;三、开放展示广告系统给新的制作者。

当然,做到这些,都是以Google在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为前提,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Google在搜索领域的经验可以帮助客户降低目前展示广告运作的复杂性。

如同在搜索引擎的投放一样,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在展示广告中寻找同样的精准性、可衡量性和相关性。

Google也正在尝试逐步整合搜索广告和展示广告,根据Google最近的研究显示,展示广告可以增加搜索流量。

而研究表明,好的整合搜索和展示广告营销,可以让两者获益,并增加线上和线下的交易量。

Google的目标是,为创造、计划、服务和衡量在线广告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不管它是搜索广告还是展示广告,或者是两者的结合。

周杰是前谷歌中国技术总监,2007年年底离开谷歌自己创业,他的公司现名叫浪淘沙,自主研发了包括智能广告投放系统、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广告渠道监测系统等一整套互联网营销工具,并致力于效果付费广告市场。

“近一两年,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有的专门提供给广告主群体,有的专做数据分析、做标签,有的专门提供广告位置交易,谷歌只是其中的一环。

但中国产业还没有细分,我们公司做的有点儿像全产业链的事情,帮助客户完成全部的投放过程。

”“百度也在尝试展示广告,展示广告和搜索的结合能否成为趋势还不好说,但对于客户来讲,精准、效果、互动是营销的趋势。

”范锋总结道。

无限放大的移动市场去年9月谷歌已推出了自己的Google Places。

谷歌的这一服务帮助商户建立自己的网页,并在网页上显示它们的位置、所处街道的景象、客户对服务或商品的评价,无论它是比萨还是干洗店,都能使用这项服务。

商家还可以通过自己的Google Place网页打广告。

谷歌已为数以百万计的公共场合创建Place页面,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商户。

联系谷歌的企业可以申请一个Place网页,对于该网页上的内容拥有更多控制权。

他们还可以看到访问他们网页的谷歌用户的背景,并向谷歌搜索和地图服务的用户发布他们的服务广告。

位置服务(LBS)不仅能给消费者带来有用的信息、实在的优惠,同时还是有效的生财之道。

位置服务拓展了搜索引擎广告的局限性,让商户有更好的空间做在线广告。

当然,这也是与移动业务相结合的最好的一个突破口:通过手机确定用户所在的位置,并向潜在目标客户的手机即时发送广告或是实惠的打折信息。

“定位服务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服务,可能会是移动互联网的主流应用之一。

”范锋评价道。

不仅如此,Google还非常看好移动广告前景,手机智能终端的普及,会让更多的人转向移动互联网服务。

用户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互联网,而且在移动互联网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广告商认识到手机上做广告的价值。

在Google看来,整个亚太地区集中了全世界40%以上的互联网使用者,和超过半数的移动电话用户。

亚太区将会是移动广告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

Google在亚太移动广告领域已经有所尝试,在日本推出了手机广告。

当然,无论是对于广告主还是对提供技术的互联网公司,在如何利用手机实现有效的营销方面还都没有成熟的模式,“现在对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商业模式还只是探索阶段,未来几年内,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市场可能很快会超过桌面互联网。

”虽然只是探索,但范锋认为这一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就在最近圈内人组织的一次关于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论坛上,谷歌开发技术推广部中国市场主管经理栾跃分析了当前全球互联网市场的发展趋势,指出计算机发展的新一代浪潮——移动互联网已经汹涌袭来,全球每天Android手机激活量已达到20万次,就在未来几年之内,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传统的桌面设备上网。

他在演讲中提到,未来手机的新型商业模式包括五大方向:一是基于用户实际地理位置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透明价格比较模式;三是给用户提供个性化和实时的折价券;四是给用户创造及时的当下满意心理;五是个性化的移动广告。

“移动互联网所引导的新技术和新服务模式,将带来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企业不及时把握机会,就将被时代淘汰。

”栾跃强调。

阿里巴巴与百度都希望蚕食对方占据绝对优势的市场,搜索+购物已经演变成两家公司交火最激烈的战场搜索+购物=新战场门户、网络游戏、视频、输入法、浏览器等多项业务构成的搜狐矩阵中,唯有电子商务始终缺席。

这一次,搜狐终于结束了门外的徘徊,联手百度最大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试图用“搜索+购物”的新模式,寻找至今仍被百度垄断的搜索引擎市场中新的突破口。

一个开发的是人类的第三种能力,一个是互联网领域增长最为迅猛的黄金市场,当二者叠加起来,将打开搜索引擎新的想象空间。

各取所需2010年8月9日下午4点,搜狐宣布将旗下的子公司搜狗分拆成独立公司,阿里巴巴及包括马云个人在内的战略投资人将对搜狗进行注资。

根据协议规定,搜狐将以出售优先股形式引入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和云锋基金在内的战略投资人,成为搜狗在线搜索业务的少数股东。

这部分股权共占搜狗公司16%的股份。

此外,搜狐CEO张朝阳的投资基金也将购入搜狗16%的股份,搜狐将保留68%的搜狗公司股份。

“我个人非常看好搜索引擎未来的市场潜力。

就算这并不一定能得到华尔街的认可,但我愿意用自己的钱赌一下搜索引擎。

”张朝阳对本报记者说。

在下一步的合作计划中,阿里巴巴与搜狗将在更深的业务层面中展开合作。

搜狗CEO王小川透露,未来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电子商务领域,双方在通用搜索和垂直搜索中会探讨可能的合作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