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第三章文字与视觉传达设计

03第三章文字与视觉传达设计


字 体 的 编 排 设 计
第三节:字体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二、字体的编排设计
1、字距、词距、行距 2、文字的方向编排 文字的格式编排形式有:横排式、竖排式、斜排 式、倾斜排列、曲线式、s形与自由曲线式的排 列、分离式、渐变式、重叠式。 文字的头尾编排形式有:齐头散尾式 、散头齐 尾式、齐头齐尾式、中间对齐式、适形式
第一节:文字与字体设计的含义
一、汉字的历史发展 5、楷书(真书)
楷书实际上是吸收了篆书的圆转笔划,继承了隶 书的方正平直,以楷书的横、捺取代了藏锋、翻 笔的隶书的“蚕头燕尾”,创新了一些基本笔划 的标准写法并开始有了较完整的书法理论。从字 势看,隶书是向外扩散的“八分字”,而楷书则 是向内集中的“永”字方块字(有永字八法之理 论)。楷书通行后,汉字结构大体固定下来,一 直流传至今无多大变化。
行 书 宋 朝 米 芾
-
行 书 宋 朝 蔡 京 -
行书-元朝-赵孟頫
草 书 明 朝 祝 允 明
-
行 草 明 朝 文 征 明 《 滕 王 阁 序 》
-
行 草 清 朝 朱 耷
-
行 草 清 朝 郑 板 桥 《 行 书 诗 轴 》
-
清 末 民 初 吴 昌 硕 -
清 末 民 初 康 有 为 信 札
第一节:文字与字体设计的含义
二、拉丁文字 1、规范字类古典罗马体。 2、规范字类过度时期罗马体字系。 3、规范字类现代罗马体字系。 4、规范字类方饰线体字系。 5、规范字类无饰线体字系。 6、手写字类哥特体字系。 7、手写字类装饰首字母字系。 8、手写字类花体字系。 9、现代变体字类新字体设计。 10、现代变体字类变体字设计。
-
第一节:文字与字体设计的含义
二、汉字常用印刷体 汉字常用的印刷体有老宋体、新宋体、 老黑体、新黑体、仿宋体等。
第一节:文字与字体设计的含义
世界上应用拉丁字母的国家有 100多个,我国的 三、拉丁文字 汉语拼音及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字都采用了拉丁字 母。汉语拼音字母已经广泛使用并逐渐被群众所 熟悉。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及外经贸事业 的发展和要求,写好外文美术字已经成为不可忽 视的任务。拉丁字母美术字是外文美术字的基础。 在欧美,文字设计师把拉丁字母分成很多种类, 为了便于讲解,我们把这些字体大致分为三大字 类共十个字系,每个字系里又包含多种系列的字 体.
大篆-钟鼎文-《盂鼎》
大篆-钟鼎文-《毛公鼎》
大篆-石鼓文
第一节:文字与字体设计的含义
3、小篆
一、汉字的历史发展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社会各方面进行了较大改 革,其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就是废止了字形各异五 花八门的异形字。受权丞相李斯对文字进行收集 简化并加工整理。最终产生了具有进步意义的统 一的文字,就是秦篆。后来通称为小篆。李斯等 人又以小篆为标准,写出范本《仓颉篇》。小篆 的产生使汉字得到了统一,也是古文字史上第一 次文字简化运动的总结。 。
字 体 种 类 的 搭 配
字 体 大 小 的 搭 配
汉 字 与 拉 丁 字 的 搭 配
第三节:字体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二、字体的编排设计 字体设计除单字单句外,编排处理是形成视觉传 达效果的重要因素,它与字体设计本身一样都是 表达设计意图的语言。编排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从 整体构成形式出发,根据文字的内容属性,文字 有主次、虚实、疏密的对比,使消费者的视线随 文字的次序而流动,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有一条 理想的流向线,造成一个悦目、明快并具有整体 感的视觉层次。编排设计要处理字与字的关系, 行与行的关系,构成形式十分多样,效果变化非 常丰富。
第一节:文字与字体设计的含义
一、汉字的历史发展
仓颉造字
第一节:文字与字体设计的含义
一、汉字的历史发展
汉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具有六千余 年的历史,它也是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汉字是意形文字的代表,它有独特的形象和符号 体系,独具魅力。汉字俗称方块字,它的形体演 变过程是:甲骨文一大篆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一 行书一草书一印刷字体。
第一节:文字与字体设计的含义
一、汉字的历史发展
1、甲骨文
古代占卜时刻在甲骨或者兽骨上的文字,故名 “甲骨文”,也称“殷墟文”或“占卜文”。
甲 骨 文
甲 骨 文
甲 骨 文
第一节:文字与字体设计的含义
一、汉字的历史发展
2、大篆
大篆的字形较甲骨文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考古发 现,周代出现了青铜器上的钟鼎文和石鼓上面的 石鼓文。这些均称大篆。由于在汉代流传着古字 书《史籀篇》相传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创写,所 以也称大篆为籀文。
意 象 构 成 字 体 设 计
意 象 构 成 字 体 设 计
第二节:字体变化设计
三、传统书法设计 与印刷字体的视觉感染力截然不同。完美的书法 作品不求约定图形排列均匀,而求类整体协调。 中国传统书法早己形成一整套完美的书写技法、 风格与审美体系,它在汉字艺术设计中有着广泛 的运用并有着多种设计方式。
秦 小 篆 李 斯 《 秦 峰 山 刻 石 》 -
小 篆
第一节:文字与字体设计的含义
一、汉字的历史发展 4、隶书
隶书是秦朝狱吏程邈出于工作之便整理了在民间 流行的简便字约三千字,用于抄写有关文书之用。 这种写法初期只限于下级衙役、狱吏应急使用, 不能上大雅之堂,故称隶书。隶书的出现显示了 很强的生命力,它产生在秦代,却通行于汉朝, 所以也有秦隶和汉隶之分,整个两汉四百年是篆 书渐退而隶书大盛马体
规范字类现代罗马体
规范字类方饰线体
ABCDEFGHI
规范字类无饰线体
手写字类哥特体
手写字类装饰首字母体
手写字类花体
现代变体类新字体设计
现 代 变 体 类 变 体 字 设 计
第一节:文字与字体设计的含义
语言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媒介,文字是记录语言 的符号。语言以“音”的形式表达,文字以 “形”的方式体现,“形”、“音”、“义” 构成了文字的三要素,因此文字是利用形体, 通过声音表达意义的。意美达到心理视觉的美 感;音美造成听觉的美感;形美给人以视觉的 美感,这种赋予文字美感的设计被称为字体设 计。
隶书-《石门颂》
隶 书 《 衡 方 碑 》
隶 书 《 乙 瑛 碑 》
隶 书 《 张 迁 碑 》
隶 书 《 曹 全 碑 》
第一节:文字与字体设计的含义
一、汉字的历史发展
5、楷书(真书) 楷书的历史大约有1700多年。据史料记载,楷书 在西汉时开始萌发,魏晋时兴盛起来。当时的书 法家钟繇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首创真书(后统 称楷书)。他们集前人书法之大成,冲破隶书的 规矩,大胆改革,使楷体以全新姿态站到前列。
表象装饰-形状设计
表象装饰-笔画设计
表象装饰-结体设计
第二节:字体变化设计
二、意象构成设计
意象构成设计又可称为意象变化字体图形,特点 是把握特定文字个性化的意象品格,将文字的内 涵特质通过视觉化的表情传神构成自身的趣味, 通过内在意蕴与外在形式的融合,一目了然地展 示其感染力。意象化字体图形渗透了现代设计思 想,赋予文字以外的强烈意念,通过丰富的联想 别出心裁地展示浪漫色彩所变化出的意象文字超 脱了具体的“形似”,将具体的“形”提炼成抽 象的“意“,从而获得媒体功能意构传神的表达。
-
民 间 字 体 年 画 文 字
民 间 字 体 年 画 文 字
民 间 字 体 剪 纸 文 字
民 间 字 体 剪 纸 文 字
民 间 字 体 剪 纸 文 字
第三节:字体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一、字体的搭配设计
字体设计应根据具体设计的特定要求、设计对 象的特质性能、传达对象、造型与结构、材料 与工艺条件手段得出视觉传达效果最为合理有 效的方案 。 1)字体种类的搭配 2)字体大小的搭配 3)汉字与拉丁字母的协调
四、字体设计
可口可乐标志-形、音、义的完美结合
第二节:字体变化设计
现代设计中为了引起人们视觉注意或体现某一设计内 容的特质特点,在进行字体设计时往往运用不同的表 现手法,进行变化处理,加以特殊的装饰美化。这是 在印刷字体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文字内容进行装饰、变 化、加工而成的。变体美术字的特性是在一定程度上 摆脱了字形和笔画约束,可以根据文字内容与视觉效 果的各种需要,运用丰富的想像力,灵活地重新组织 字形,在艺术上作较大的自由变化,以加强文字的感 染力。
第一节:文字与字体设计的含义
一、汉字的历史发展
6、草书
草书的发展年代与楷书基本相同。开始是一种真 书的草写,后来发展成为固定的笔划规范,多数 字的部首都有与楷书不同的固定写法。
楷 书 钟 繇 《 灵 非 经 》
-
楷 书 东 晋 王 羲 之 《 黄 庭 经 》 局 部
-
行书-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日 本 书 道 井 上 有 一 作 品
-
日本书道-井上有一作品
日本书道设计应用
前 卫 书 法
前 卫 书 法
绘 画 书 法
绘 画 书 法 曹 操 《 短 歌 行 》
-
第二节:字体变化设计
五、民间字体设计 在文人士大夫创造了优秀的书体与创作了无数 杰出的书法作品的同时,民间艺人也以他们的 聪明才智设计出无数巧妙而极富视觉意趣的字 体图形。这类设计形式与经济生产、贸易、流 通等商业活动紧密相联,是民俗文化及节庆、 礼仪、习惯与日常生活形态的反映,在表现手 法上具有浓郁的装饰性,效果多姿多彩,十分 丰富:蝌蚪文、八体文、鸟虫文、瓦当文、钱 币文、剪纸文字、木版年画文字等。
楷 书 东 晋 王 献 之 《 洛 神 赋 》 局 部
-
楷 书 魏 碑 南 北 朝 《 北 大 将 军 》
-
楷 书 初 唐 四 杰 欧 阳 询 《 九 成 宫 醴 泉 铭 碑 》
-
楷 书 初 唐 四 杰 虞 世 南 《 破 邪 论 序 》 -
楷 书 初 唐 四 杰 楮 遂 良 《 大 唐 圣 教 序 》
相关主题